曹新林,何家波,張柏清
(1.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2.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27;3.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淺談泥料擠出機的模塊化建模
曹新林1,何家波2,張柏清3
(1.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2.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27;3.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本文介紹了模塊化建模的概念,結合陶瓷泥料的特點,確定雙螺桿泥料擠出機螺桿的基本參數,利用SolidWorks軟件建立螺桿的三維幾何模型。按照產品模塊化建模流程,對泥料擠出機的螺桿進行幾何形狀和結構參數分析,預測分析模塊化建模將為企業提高產品設計質量和效率。
模塊化建模;泥料;螺桿
長期以來,關于練泥機擠出部分的理論研究較少,大部分是定性分析,無法從本質上解決泥料擠出質量差,擠出效率低,混合不均勻等問題[1]。由于泥料既非流體又非彈性體,其運動并不服從內摩擦定律和胡克定律。它兼具流體和彈性體的雙重屬性,跟一般聚合物性質不同,所以適用于聚合物擠出的雙螺桿擠出機不一定適合泥料的擠出。例如在進行運動情況模擬時,聚合物擠出機一般假設“機筒旋轉,螺桿靜止”,而泥料擠出機則假設為“螺桿旋轉,機筒靜止”。一般塑料聚合物擠出機螺桿的螺槽深度較淺,而泥料擠出機相對較深等。正是因為泥料擠出機結構相對復雜,有沒有很好的改進方法,導致幾十年來練泥機設備更新緩慢,考慮利用模塊化設計的方法來優化其結構,降低制造成本,縮短新產品上市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泥料質量。
模塊是指成上一層系統的、可替換或變型的單元,這些單元具有獨立功能和標準接口。一般可分為通用模塊,專用模塊和基本模塊。產品模塊化設計是一種基于模塊的配置設計或變型設計方法,它對產品中相同和相似模塊進行識別、分類、規范并建立通用模塊,在此基礎上對通用模塊組合和變型,設計出能夠低成本、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的定制產品。對模塊化設計而言,模塊化產品建模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模塊化產品建模是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結果,是實現產品資源重用的基礎,實現產品配置設計和變型設計的關鍵。模塊化建模是指在全面分析和研究客戶(包括潛在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根據模塊劃分結果,開發設計面向模塊及基于模塊的各種標準變型的主模型、由這些模塊組成的上層系統的主結構以及描述上層系統構成情況的主文檔。針對真空練泥設備長期以來性能和結構優化甚少的局面,提出結合模塊化建模思想對練泥設備進行改造的設想。
由圖1所示,雙軸式真空練泥機由加料裝置、出料裝置、真空室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工作原理:電動機l通過傳動裝置帶動上鉸刀軸5和下鉸刀軸11轉動,兩根軸上均裝有螺旋絞刀,泥料從加料口2加入,先被不連續螺旋絞刀攪拌和輸送,然后在連續螺旋絞刀的擠壓下通過篩板6進入真空室10。設置篩板的目的是把泥料切成細小的泥條,以便有效地抽走泥料中的空氣。在真空室內,泥料中的空氣被抽走,接著泥料進入練泥機的出泥部分。泥料在連續螺旋絞刀軸11的輸送和擠壓下經機頭12和機嘴13擠出,切斷后即成為具有一定截面形狀和大小的泥段,這些泥段直接作為陶瓷拉坯的坯料。
根據練泥機的結構特點可以將其分為動力模塊,傳送模塊,真空模塊,殼體模塊。其中動力模塊主要由電動機、齒輪箱組成;傳送模塊由鉸刀軸、擋泥板、篩板、機頭、機嘴組成;真空模塊主要有真空管道、真空照明燈、真空表、真空室組成;殼體模塊主要有機筒、支撐架組成。根據顧新建提出的機電產品模塊化設計的“Y”模型的產品模塊建模流程[2],如圖2所示是機電產品模塊建模流程圖,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部分步驟展開模塊化設計,真空練泥機屬于已有產品,只需要考慮已有產品模塊化開發過程即可。我們假設選擇模塊化建模過程的標準模塊設計和模塊接口定義作為研究對象,對模塊幾何形狀分析和參數分析進行初步探討。

圖1 雙軸真空擠泥機示意圖Fig.1 Biaxial vacuum extruder

圖2 機電產品模塊化建模流程圖Fig.2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modular modeling fow chart
2.1 絞刀外徑D1、軸轂直徑D2
參照我國的擠出機標準(ZB G95 009.1-88)規定[3],螺桿外徑一般取20 mm、30 mm、45 mm、65 mm、90 mm、120 mm、150 mm和200 mm。根據歐洲塑料橡膠機械制造廠委員會匯總的擠出機設計方案中,建議螺桿直徑分別為30 mm、45 mm、60 mm、(75)mm、80 mm、90 mm、(100)mm、(120)mm、(125)mm、150 mm、(160)mm、200 mm、250 mm、300 mm、350 mm、400 mm和500 mm,括號中的數值建議少用或不用。我國參考國際上通用的標準也對雙螺桿擠出機的螺桿直徑做出以下規定:30 mm、45 mm、53 mm、57 mm、60 mm、68 mm、72 mm、83 mm、102 mm、150 mm、170 mm、200 mm。
泥料擠出機的螺槽深度比塑料擠出機螺桿的螺槽深度要深得多。塑料擠出機螺桿通常采用同向旋轉方式,而泥料擠出機螺桿通常采用向內異向旋轉方式。根據簡化的生產率公式G=βD3n,G代表質量生產率,D代表螺桿直徑,n代表螺桿轉速,β反映的是螺桿參數和擠出條件綜合影響系數,一般取0.002-0.0045。當前我國雙螺桿擠出機行業規定標準為304 r/min,極少超過600 r/min。目前雙螺桿擠出機使用的螺桿直徑基本在40-150 mm的范圍內,這里設計的泥料雙螺桿擠出機是中小規模生產的,結合實際生產中泥料擠出機產量和螺桿轉速初步設定螺旋絞刀外徑為72 mm,軸轂直徑40 mm。
2.2 長徑比L/D、螺棱寬度e、螺距S、螺紋升角
(1)長徑比是反應擠出機性能的主要參數之一,螺桿的長徑比L/D是指螺桿的有效長度L和螺桿直徑D之比。歐洲塑料橡膠機械制造廠委員會建議長徑比為12、15、(18)、20、(24)、25、28、30 和35,括號中的數值建議少用或不用。
一般來說,大長徑比有利于延長泥料的停留分布時間,提高泥料混合和擠出質量。但長徑比增大后,螺桿和機筒的加工裝配更困難,螺桿更容易彎曲,會影響泥料的擠出。因此,應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長徑比,這里考慮泥料擠出真實情況,選用長徑比L/D為15,滿足了生產需求。
(2)對于單頭螺紋,螺距S、螺紋升角 和螺桿外徑之間關系如下:

依據規定,螺棱寬度取螺桿外徑的8%至12%,這里取其0.1倍,即7.2 mm。為了加工和設計方便,設計時取螺距S等于外徑D1,根據(2)式計算可得出此時螺旋升角等于17° 42' 。
2.3 中心距CL、螺槽深度H
雙螺桿的中心距說明了兩平行螺桿的嚙合程度和螺槽深度。螺桿外徑這里指螺旋絞刀外徑D1,螺桿內徑指軸轂直徑D2,則全嚙合雙螺桿擠出機中心距與絞刀外徑和軸轂直徑之間的關系如下:

中心距與螺槽深度之間的關系如下:

將D1=72 mm,D2=40 mm,代入式(3)和式(4)得到中心距CL=56 mm,螺槽深度H=16 mm。若是部分嚙合型雙螺桿擠出機,螺槽深度則略小于16 mm。
3.1 模塊幾何形狀分析
模塊幾何形狀分析的目的是利用幾何形狀的相似性減少產品內部多樣化,減少零部件種類,建立配置設計和變型設計系統,用盡量少的零部件組成盡可能多的產品,達到優化產品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4]。
以泥料擠出機的螺旋鉸刀為例,泥料擠出機的螺旋鉸刀主要參數如下:鉸刀外徑、軸轂直徑、長徑比、螺距、螺紋升角。當其中某參數發生變化時,泥料擠出機的螺桿發生較大的改變,圖3所示是幾種基本螺桿種類。

圖3 泥料擠出機的基本螺桿種類Fig.3 The basic screw types of ceramic paste extruder
3.2 模塊結構參數分析
模塊結構參數分析的目的是區分變動參數和不變參數,優化參數種類,簡化加工過程,為開展零部件的變型設計做好準備工作。
泥料擠出機模塊結構參數分析過程是:對各個模塊參數的類型分類,如功能參數、工藝參數(如螺旋升角、螺距等);其次確認該參數是變動參數還是不變參數,并根據設計中的約束限制,如強度約束和穩定性約束等條件,進一步找出變動參數中可以不變的參數集合,歸并到不變參數集合中。
這里以異向嚙合雙螺桿為例,所建立的幾何模型的具體參數如下:螺旋絞刀外徑72 mm,軸轂直徑40 mm,長徑比為15,螺棱寬度是7.2 mm,螺距是72 mm,螺紋升角近似17° 42',中心距為56 mm,全嚙合時螺槽深度為16 mm,部分嚙合時螺槽深度為10 mm。

圖4 全嚙合雙螺桿三維幾何模型Fig.4 Three dimensional geometric model of fully engaged twin screw
參照《SolidWorks 2010從入門到精通》[5],在SolidWorks軟件中使用掃描曲面命令得到全嚙合和部分嚙合泥料擠出機雙螺桿的三維幾何模型如下圖所示,具體操作步驟不贅述了。如圖4所示是全嚙合泥料雙螺桿的三維幾何模型,圖5為半嚙合泥料雙螺桿的三維幾何模型。
通過雙螺桿模型的建立可以發現:結構參數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重用的,如對螺旋升角等參數進行固化后,下次設計時可以直接選用17° 42' 。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設計效率和質量,而且能夠固化加工工藝,節約制造成本。所有泥料擠出機的螺桿都采用17° 42' 的螺旋升角,因為這個螺旋升角是經過計算和證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泥料擠出效率的;所有嚙合雙螺桿泥料擠出機采用向內異向旋轉的方式;統一規定一個系列的練泥機的長徑比,保證兩根螺桿的匹配度高;同一系列功能的真空練泥機的螺棱寬度選用統一的尺寸,保證泥料的攪拌均勻和泥條的質量;所有真空練泥機的真空表,真空照明燈和真空管道都采用同樣的結構,那樣只需根據真空練泥機的實際尺寸同比例的放大或縮小就可以了。
由于未來的客戶需求大多是變化的,因此需要預測分析。我們通過這類預測分析將客戶需求轉化為產品的功能和結構需求,并進行產品模塊化規劃和產品模塊接口設計。最終得到的是既滿足未來市場的功能和成本需求,又具有模塊化的特點,能夠較好滿足未來客戶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新產品。通過對零件進行模塊幾何形狀分析可以減少零部件的種類,將相似的零部件劃分成同一組,分為通用模塊,基本模塊和專用模塊;經過零件的結構參數分析,可以減少產品內部多樣化,建立零件參數庫。將泥料擠出機的各零部件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建立基于模塊化的設計產品模型和過程模型,幫助企業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提高設計質量。

圖5 部分嚙合雙螺桿三維幾何模型Fig.5 Three dimensional geometric model of partially engaged twin screw
本文簡單介紹了泥料擠出與一般聚合物擠出的不同特點,結合泥料擠出的實際工作特點,客觀地確定泥料擠出機的雙螺桿幾何參數,并利用SolidWorks軟件對泥料雙螺桿進行三維幾何造型。通過對泥料擠出機的螺桿進行幾何形狀和結構參數分析,可以設想在建立泥料擠出機的零件參數庫,將相似零部件分組別類,有助于企業對零部件進行標準化,系列化和規范化,達到為企業提高設計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1]何家波, 張柏清.基于ANSYS的泥料雙螺桿擠出機的流場分析[J].陶瓷學報, 2012,(03): 339-342 HE J B, ZHANG B Q.Journal of Ceramics, 2012(03): 339-342
[2]顧新建, 楊青海, 紀楊建, 等.機電產品模塊化設計方法和案例[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
[3]ZB G95 009.1-88, 單螺桿擠出機基本參數[S].
[4]劉宏洋, 何家波, 顧新建, 等.混凝土泵車的產品模塊建模方法研究[J].機電工程, 2014, 31(8): 967-973.LIU H Y, HE J B, GU X J, et al.Journa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4, 31(8): 967-973.
[5]暴風創新科技.SolidWorks 2010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0.
date: 2015-11-17.Revised date: 2016-03-16.
Modular Modeling of the Extruder for Ceramic Paste
CAO Xinlin1,He Jiabo2,ZHANG Baiqing3(1.Zhangzhou Ι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 363000,Fujian,China;2.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Zhejiang,China;3.Jingdezhen Ceramic Ιnstitute,Jingdezhen 333403,Jiangxi,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odular modeling.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ramic paste,the screw's basic parameters of twin-screw extruder for ceramic paste were determined,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 model of twin screw extruder which was used to squeeze ceramic paste was constructed by SolidWorks software.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product modular modeling,the screw's geometry and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the screw extruder were analyzed.The predictive analysis modular modeling would improve product design quality and effciency for enterprises.
modular modeling;ceramic paste;screw
TQ174.5
A
1000-2278(2016)04-0413-04
10.13957/j.cnki.tcxb.2016.04.017
2015-11-17。
2016-03-16。
通信聯系人:曹新林(1965-),男,副教授。
Correspondent author:CAO Xinlin(1965-),male,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137093952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