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怡礽(13歲)
故事會
先苦后甜
編輯:楊怡礽(13歲)

小時候,老爸經常拿“先苦后甜”這個詞來教導我,說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對于這個詞的意思,我一直似懂非懂。直到上個月,我終于體會到了它的含義。
期末考試前的一個晚上,我在房間里看書。在此之前,我已經足足寫了兩個小時的作業,眼睛累得又酸又痛,都使勁擦了好幾回。“要不今天就這樣吧,都十點了。以往這個時候,我都在床上了,今天已經可以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想到這兒,我伸了個懶腰,昏昏沉沉地向著床走去。就在我打算上床呼呼大睡時,床頭上所貼的一張紙條映入我的眼簾。“‘先苦后甜’?這不是前幾天我寫給自己的那張紙條嗎?當初,我滿腔熱情寫下這張紙條,貼在床頭,不就是為了讓它在這樣的時刻提醒自己,好好沖刺一下嗎?”我揉了揉朦朧的睡眼,心里很是糾結:“自己真是累了,想睡了。但如果現在去睡了,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當初寫紙條的那番熱情和決心?雖然現在搞突擊是‘臨時抱佛腳’,但抱了總比不抱要好,至少到時不會出現無‘腳’可抱,欲哭無淚的情形吧……”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后我硬是止住了上床的腳步,重新回到書桌前“臨陣磨槍”。
“磨”了半小時的“槍”后,我越“磨”心越驚。“看來我還真有許多地方沒有復習到位。還有那么多東西沒看,那么多東西沒掌握好……這幾天,我要每天晚上比原來多看一會兒。按這樣的方法堅持下去,應該可以亡羊補牢,至少能把以前所學的知識再給鞏固一番……”那天晚上,我一直復習到深夜十一點,才在爸媽的催促下去睡覺。
就這樣,在紙條的“監督”下,我很努力地復習,考試前幾天,在完成學校作業的同時,我每天多做20道計算題,外加兩篇文言文練習題和一些零碎的習題。幾天下來,我發現自己做的習題足足有兩本語文書那么厚!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期末考試,我的年級排名從原來的200多名,一下子進步到了100多名。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會有回報。無論你做什么,只要堅持下去,不放棄,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我會把這次復習的感悟,當成人生的座右銘,為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懈努力下去!(指導老師:)鐘華奇
點評: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對“先苦后甜”這個詞的含義,是如何從似懂非懂到有所感悟,直至最后把它當成人生的座右銘的。此文取材普通,寓意深刻,正所謂:小故事,大道理。
文: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海濱中學七(6)班許榮堃
圖:上海市開元中學初二(2)班孫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