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忠龍(靈石縣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晉中 031300)
淺談制樣過程對黏結指數測定的影響
席忠龍(靈石縣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晉中031300)
黏結指數是反映煙煤黏結性的重要指標,為了準確測定黏結指數,通過對比試驗,從煤的制樣和干燥兩方面討論了不同操作方法對黏結指數測定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黏結指數的制樣過程當中,煤樣粒度和制樣溫度對最終結果的影響起決定性作用.
黏結指數煤樣要求制樣溫度煤樣粒度
黏結指數(GR..I),是我國煤炭分類新標準(GB5751-1986)中煙煤的主要分類指標之一,是在羅加指數基礎上改進的一種測定方法。其特點是,單次測定的時間縮短,對弱黏結性煤的區分能力增強。因此,準確測定煙煤的黏結指數,用來指導煉焦配煤和確定最經濟的配煤比,具有重要意義。
將一定質量的試驗煤樣和專用無煙煤,在規定條件下混合,然后快速加熱成焦,將所得的焦塊在一定規格的轉鼓內進行強度檢驗,以焦塊的耐磨強度,即抗破壞力的大小表示試驗煤樣的黏結能力。
2.1煤樣要求
測定黏結指數時,制備好煤樣中的0.1~0.2mm粒級應占煤樣質量的20%~35%。這就要求制備過程中對煤樣采用逐級破碎方法,以使煤樣的粒度組成能達到要求。具體工作中,可采取如下操作方法:稱取20g分析煤樣,用孔徑0.1mm的篩子過篩,稱取篩上物質量,若能達到4~7g,表明試樣粒度合乎要求;如果超出7g,則應把超出部分煤粒重新破碎至通過0.1mm篩子,然后將篩上物和篩下物混合均勻;如果此時篩上物質量不足4g,則該本次操作因煤樣粒度過小而作廢。為了考查試樣粒度對黏結指數的影響,選取1#煤樣,采用逐級破碎方法,在不同組成粒度下分別測定其黏結指數,結果如表。<1#煤樣>(同一煤種,不同比例同一粒度及不同粒度同一比例下)

樣品制備粒級對G值影響0.1~0.2比例(%)制樣時間30秒檢驗結果制樣時間30秒檢驗結果絕對誤20制備至0.2mm以下(過篩)91樣品不通過0.2mm篩84 30制備至0.2mm以下(過篩)90樣品不通過0.2mm篩83 40制備至0.2mm以下(過篩)78樣品不通過0.2mm篩75 差7 7 3

表1
由表1可見,隨著0.1~0.2mm煤粒在煤樣中所占質量百分數的升高,其黏結指數值有降低趨勢;超過50%時,已不符合制樣要求,故不做分析.1#煤樣在3種不同粒度情況下,所測黏結指數值的差值,均已超過國家標準中所規定的同一化驗室重復性測定允許差。可見,煤樣的粒度組成對黏結指數值的影響是明顯的,日常測試中應引起足夠重視。
2.2制樣溫度要求
不同溫度也會對不同煤種的黏結指數造成影響,如表3:

表3
數據表明:制樣是溫度對煤樣的黏結指數早成很大影響,不同的煤種由于制樣溫度的不同,測定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黏結指數做為一種重要的煤質指標,在工業煉焦的過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通過科學嚴謹的實驗才能得出準確而有意義的數據,才能在指導生產中起到該有的作用.加強黏結指數與煤質工業分析的聯系,并能有效結合膠質層測定等實驗方法,通過科學準確的數據分析,才能更有效的為煤炭深加工做出更有效的指導.
[1]GB5751-1986,中國煤炭分類[S].
[2]GB5447-1997,煙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