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琴(烏石化公司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9)
淺談原油凝點測定影響因素
周志琴(烏石化公司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9)
凝點是評價原油低溫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凝點測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生產運行管理,凝點測定在實際操作和結果應用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本文主要以影響原油凝點測定的因素作為出發點,并探討了優化凝點檢測結果精確性的途徑,以期為提高原油凝點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檢測水平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原油;凝點;測定;影響因素
為進一步保障管道工程的有序發展,凝點作為管道停輸后原油膠凝可能性的判據,要盡可能采用先進儀器設備對原油凝點進行測定,提高凝點檢測結構的完整性和精確性,從而保障管道停輸后的安全性。
1.1操作過程
原油凝點測定容易遭受外界環境和工作人員自身因素的影響,具體的取樣過程會影響測定結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比如噪音因素、人為因素的失誤而使油品在未經測定之前就發生改變,在取樣過程中就會導致以下現象。
第一,讀取數據操作因素。我國凝點測定標準和制定標準包括國家標準GB510-83《石油產品凝點測定法》和GB/T510-1983(2004)。這兩個標準對于原有凝點測定儀器和檢測程序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根據實踐表明,執行保準GB/T510-1983 (2004)更符合原有凝點檢測。采用這種執行標準可以對改造過后的原油進行凝點檢測,也可以對油品進行重復加熱。操作人員在執行該檢測程序時,要確保裝置檢測原有的試管及樣品時刻保持平穩,取樣時盡量不要沾污試管內壁,插入的溫度計不得攪動樣品液面,否則影響觀察。工作人員在讀取油樣凝點數據時,保持冷卻液溫度比試樣預期凝點低7~8℃,若試樣與冷卻液溫度差小于10℃,試樣仍未凝結,應將試樣轉移到下一級冷卻液中觀察其流動性,發現液體仍有流動,應重新將試管中樣品預熱至50±1℃,然后用比上次試驗溫度低4℃或更低的溫度進行測定,觀察樣品5s若仍有輕微流動,迅速將樣品放回套管,溫度再降1~2℃觀察,若樣品液面不移動,則此溫度為該樣品凝點。再現性要求在不同實驗室提出,由不同操作者對同一油樣進行重復測定,所得兩次結果之差不得超過3℃。
第二,重復溫升。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原油會發生意外上升現象。溫度意外上升的原因有:室外溫度與室內溫度相差太大;取樣時手部溫度會影響試管溫度,導致試管溫度中的油樣溫度發生改變;實驗室的溫度與地表溫度的差距。發生重復溫升顯現,會導致油品的物性發生改變。做重復試驗,其溫度逐漸回升。
表(1)重復溫升條件凝點(℃)
表(1)重復溫升實驗結果表明,油樣溫度與原油的凝點之間呈正比例關系,即溫度越高,凝點越高。但當重復加熱溫度至上一次已經加熱過的油品溫度時,其物性可以得到迅速恢復。但是當重復加熱溫度低于上一次熱處理的溫度時,油品的物性就會發生惡化。
第三,閥門的剪切影響。當原油采樣的溫度低于析蠟點時,取樣閥門由于開度小,油樣在低溫下物性會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其凝點檢測結構的精確性和完整性。
1.2油樣分層
油樣物性的不同,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會隨著溫度的改變發生分層現象。試管底部和試管上部分別是重組油和輕組油。當出現分層現象時,不要依照測試程序展開檢測工作,這樣只會讓油樣的凝點變得更低。油樣分層除了會影響原油凝點之外,還會影響其物性。因此在測定凝點之前,工作人員應該先進行脫水試驗。取樣油品含水量最好不要超過原油的0.5%,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減少測定中的不可預測風險因素。
影響原油凝點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但是無論是采用試驗測試這種檢測方式還是采用數值計算這種方式,都無法完全完全保障油品物性在檢測和計算過程中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在展開具體的測試方案之前,要以實驗數據作為依據,盡可能地控制試驗中的風險因素,提高凝點檢測水平,讓試驗結果盡可能地接近油品的凝點。第一,在展開油品檢測活動之前,工作人員要提前擬定好檢測標準和規則。根據油品的組成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案和檢測方式。在提供凝點試驗結構時,要說明依據的標準。第二,加強對檢測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在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加強個人素質培養。工作人員在展開檢測工作之前,要掌握和了解檢測方案和測試規則,進一步將操作上的失誤控制到最小,這樣才會盡可能低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三,最好使用先進儀器設備進行原油檢測,提高設備的自動化,避免大量人為因素的干擾。
影響原油凝點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需要相關操作人員加強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和個人素質,避免人為失誤因素造成油品物性的惡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凝點檢測結果的精確性和完整性。
[1]卞亞紅.原油凝點測定規程差異研究綜述[J].廣州化工,2011,09:48-50.
[2]王琴.原油凝點測定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13:47-48.
周志琴(1972-)女,漢,新疆烏魯木齊人,工人技師,主要從事化工產品及原料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