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

2016-09-19 01:49:55張麗娜吳鳳平王丹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6年8期

張麗娜 吳鳳平 王丹

摘要 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具有多階段性、復雜性及不確定性特征。面向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約束,根據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基本假設,引入區間數和隨機數來描述不確定性信息,以因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產生的經濟效益為第1個階段,以因承擔減排責任而可能產生的治污損失為第2個階段,設計實現流域經濟效益最優的目標函數,并以配置結果能夠體現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為約束條件,構建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區間兩階段隨機規劃(ITSP)配置模型,分水污染物類別確定不同減排情形下的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方案。在三種減排情形下,2020年太湖流域各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結果表明:①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COD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沒有明顯變化,其NH3N和TP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②太湖流域各省區因初始排污權的配置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優區間數分別為[335.35, 399.75]億元、[336.63, 401.11]億元和[339.08, 402.74]億元,最優區間數的下限值、上限值及期望值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分類確定不同減排情形下的配置方案,并提出方案實施的政策建議,為排污權配置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決策空間。

關鍵詞 區間數;納污能力控制;省區初始排污權;區間兩階段隨機規劃

中圖分類號 TV2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6)08-0088-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8.013

由于人類對水資源的無序開發和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水環境惡化和水生態退化等問題在世界各地頻繁出現,導致可用的淡水資源的水量繼續減少,水質日益惡化,嚴重影響和制約著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1-2]。為了解決我國日益突出的水問題,2011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的決定》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并確立了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2013年中國水利發展報告》指出,流域水生態問題十分嚴峻,流域入河湖污染物不斷增加,水體水質持續惡化[3]。因此,如何有效落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從根本上緩解水污染問題,保障21世紀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課題。

1 文獻綜述

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的確定需充分考慮水域納污能力,是對入河湖排污總量的宏觀總量控制和微觀定額管理,主要用于改善水質和維護河湖生態健康[4]。在省區初始排污權的配置過程中,應加強水污染物分類控制,科學核定水域的納污能力,實行水體納污能力控制。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是指政府及其授權環境主管部門,根據一定規則,確定各省區合法合理的水污染物的排放權利。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即省區初始水權微觀調控層面的排污權配置,作為省區初始水權配置的第二個關鍵階段和重要內容[5],是實施排污權交易的重要前提和關鍵條件,是排污權交易中爭議最大和最困難的問題[6],也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術支撐之一。同時,將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合理有效的配置給流域內各省區,實現水環境容量資源的優化配置,是確保減排任務完成的關鍵所在。

結合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內涵,系統梳理國外與此內涵相同或相似的同類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如下:①基于經濟學最優或公平性思想的排污權配置方法。Mostafavi等[7]指出,水污染物排放量配置問題是一個包含水質模擬過程的,以改善水質和污水處理費用最小為目標的多目標規劃優化決策問題;Sun等[8]基于兼顧公平效率的思想,選取水資源量、人口、GDP和COD最大允許排放量指標,構建基于信息熵最大的水污染物排放權配置模型。②多階段的排污權配置方法。Wang等[9]提出了基于兩階段的排污權配置方法,第一階段是通過分析加權信息熵來考察公平性,第二階段是通過分析單位GDP的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來考察效率性。

隨著我國水問題的日益凸顯,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問題,即面向區域的流域或河流初始排污權配置問題,正逐漸成為很多學者關注的一個熱點,代表性成果如下:①單目標配置模型。高柱和李壽德[10]以通過減排保護水體環境為目標,基于太湖流域水功能區劃,利用等比例削減法對太湖流域初始排污權進行配置。②多目標配置模型。黃顯峰等[11]以經濟最優和水質最優為目標,以污染物濃度控制、排污者臨界排污量、總量控制及公平性為約束條件,構建河流排污權多目標優化配置模型。③多指標決策模型。于術桐等[12,13]在分析流域排污權初始配置影響因素及相應指標的基礎上,構建了流域初始排污權多目標配置模型。④混合配置方法。王慧敏等[14]從多利益相關者合作的角度,構建一種政策型政府主體監管、經營型政府主體主導、多利益相關者參與、流域工業初始排污權政府限額定價合作配置體系;王潔方[15]提出了總量控制下流域初始排污權的競爭性混合配置方法,即在模擬“排污方”在排污管理者總體控制下,以“自身排污配比最大化”為目標,按競爭性配置方法進行配置。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們主要是以配置結果體現經濟最優性、公平性等為目標,以各省區的政策、水環境容量等為約束條件,構建單目標或多目標配置模型或多指標決策模型。但將不確定方法應用于初始排污權配置,解決流域入河湖主控污染物在各省區間配置的研究較少。事實上,省區初始排污權的配置對象可能是多種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使得設計一套共用的配置指標體系,實現多種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在省區間的有效配置變得不切實際。多種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被產權界定后產生的多重復雜屬性,導致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問題具有復雜性特征[16]。同時,排污權權益配置和減排負擔配置是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兩個方面,具有多階段性;且面對各省區的多種污染物排放需求水平,決策者很難對規劃年減排責任做出精確的判斷,包含很多的不確定性,且該種不確定性能夠被表述為某種概率水平下的隨機變量。因此,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是一個處理多階段、多種需求水平和多種選擇條件下以概率和區間數形式表示的不確定性問題,具有多階段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特征。

針對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特征,設計如下關鍵步驟予以配置:利用區間兩階段隨機規劃(Inexact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ITSP)方法在處理多階段、多種需求水平和多種選擇條件下以概率和區間數形式表示的不確定性問題的優勢[17-18],構建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同時,基于區間優化的思想將ITSP配置模型轉化為目標上限值子模型和目標下限值子模型,通過Matlab7.0軟件予以求解。最后,以太湖流域為例進行實例分析,驗證配置模型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2 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的構建

2.1 基本假設

結合目前我國環境監管及各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及發展趨勢,作出如下假設:

假設1 利益和負擔分配構成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兩個方面

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是對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的分配,而按照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或政策規定,水污染物的入河湖排放總量必須呈現一種逐漸遞減的趨勢,逐漸遞減的排放總量按照一定比例附隨在待配置的每一具體排放權份額上面,故流域內省區i在獲得污染物d排放權利益的過程,同時,也是在接受不斷遞增的排放負擔的過程。

假設2 統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是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一般策略

在嚴核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的前提下,中央政府或環境主管部門雖然理論上是為實現公共利益而存在,但現實中仍無法擺脫“經濟人”的利益傾向[19]。為了保證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結果能夠體現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保證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應秉持統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一般策略,即在配置結果能夠體現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的約束條件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優目標。

2.2 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

2.2.1 目標函數

利用兩階段隨機規劃(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TSP)方法[20],以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WP)o為配置對象,根據基本假設1,構建以因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而獲得的初始排污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為第1個階段,以因承擔減排責任而可能產生的減排損失為第2個階段,以經濟效益最優為目標,構建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TSP配置模型的目標函數。

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過程涉及水生態條件、氣候條件、區域政策等因素,具有技術復雜性和政治敏感性,其中包含很多不確定因素,決策者很難對流域的污染物入河湖允許排放量WP進行準確預測;產業結構的變動導致單位排污權所獲得的收益BWP難以用單一實值量化;流域內各省區相關水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水生態及氣候條件的改變使單位污水減排損失CWP也難以精確量化。為了表示這種不確定性,本文引入區間數的概念,以“+”表示配置參數及變量的上限值,“–”表示配置參數及變量的下限值,結合TSP配置模型的目標函數,構建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的目標函數:

將第2個階段因承擔減排責任而產生的治污損失視為期望損失。其中,EWP±idt可視為規劃年t省區i對污染物d的納污能力控制排污量GWP±idt與初始排污權量WP±idt之差,受歷年來水量水平AI、歷年污染物入河湖排放量WPEL、入河湖系數、科技進步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情形,較難確定。鑒于研究資料的可獲取性及計算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年來水量水平和流域歷年污染物d入河湖排放量作為影響排污責任配置的主要因素,故將流域AI和WPEL按離散函數處理,綜合流域AI概率分布值ph(AI)和WPEL的概率分布值pdh(WPEL)為不同情形出現的概率pdh。當h=1時,表示規劃年內來水量最少,排污需求最高,減排責任最大;當h=2時,表示規劃年內來水量較少,排污需求較高,減排責任較大;當h=H時,表示規劃年內來水量最多,排污需求最少,減排責任最小。則式(1)可變形為:

2.2.2 約束條件

根據基本假設2,設計使得配置結果能夠體現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的約束條件,約束條件的具體量化過程如下:

(1)體現社會效益的約束條件。在省區初始排污權的配置過程中,高效和公平是初始排污權配置公認的兩大原則,流域排污權管理機構除了考慮經濟效益問題外,還必須考慮配置的社會效益問題。社會效益體現在流域內各省區能夠獲得公平排污權,配置的結果有助于提高各省區防污及減排的積極性,促進各省區的協調發展。體現社會效益的約束條件的量化過程如下:①描述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公平性的代表性指標。借鑒相關領域表征資源初始權配置公平的代表性指標的選取標準,如Van der Zaag等[21]認為以人口數量作為國際河流的水資源配置指標更能體現配置的公平性。因此,選擇人口數量指標作為表征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公平性的代表性指標。②基于代表性指標的污染物排放量基尼系數不大于現狀值。計算各省區人口數量的累計百分比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累計百分比,采用梯形面積法[22],計算出規劃年t基于人口數量指標的污染物d排放量的基尼系數G±dt,則其不大于現狀值的約束條件可表示為:

mi=1M±it為規劃年t流域所轄省區i人口數量的累計百分比,%;M±it為規劃年t流域所轄省區i的人口數量,萬人;Y±idt=Y±(i-1)dt+WP±idt/∑mi=1WP±idt為規劃年t省區i關于污染物d的初始排污權量的累計百分比,%;WP±idt是規劃年t省區i分配到的關于污染物d的初始排污權量,t/a;G±dt0為人口數量指標對應污染物d排放量的基尼系數現狀值;當i=1時,(X±(i-1)t,Y±(i-1)dt)視為(0,0)。

(2)體現生態環境效益的約束條件。生態環境效益主要體現入河湖排污量對生態系統的壓力作用,目的是嚴格控制流域整體的入河湖排污總量,減緩入河湖排污量對生態系統的壓力。為了使省區初始排污權的配置結果能夠體現生態環境效益,須要求流域內各省區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規劃年t中央政府或流域環境主管部門根據水環境容量,確定主要污染物入河湖允許排放量區間,由此可以確定規劃年t流域內污染物d的年排污總量限制區間,記為W~P±dt。則體現生態環境效益的約束條件可表述為:

(3)體現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的約束條件。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應體現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原則,尊重現狀排污情況和歷史排污習慣,保證各省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連續性。保障措施是使各省區配置到的初始排污權與各省區歷年配置到的平均排污權相比,變化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即

其中,λ±t 為矯正系數,0<λ-t≤λ+t<1,它將規劃年t省區i理論配置到的污染物d的初始排污權WP±idt與歷年配置到的平均排污權WP-±id之間的差異,控制在該省區基準年t0污染物d排放量WP~*idt0 的某個百分比之內;λ±t的取值越小,體現省區社會經濟發展連續性的效果就越顯著,其取值范圍將根據流域內各個省區的經濟發展趨勢、水量大小、河流的自凈能力等具體實際情況而定。

(4)一般性的約束條件。一般性的約束條件包括各省區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約束和決策變量的非負性約束,即規劃年t省區i理論配置到的污染物d的初始排污權WP±idt不大于省區i關于污染物d的限制排污總量GWP±idt;以及決策變量WP±idt和EWP±idt的非負性約束。即

2.2.3 相關參數的率定

(1)決策參數α±it的率定。①采用算術平均數公式計算流域內省區i的歷年GDP平均值GDPi,其中,為了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GDP應按照起始年t=1的不變價格進行調整;②利用指數平滑法計算流域內省區i的歷年GDP加權平均值GDPt;③規劃年t中央政府或流域環境主管部門對省區i的偏好α±it。鑒于我國各省區的GDP值在總體上呈逐年增長趨勢,計算省區i的歷年GDP平均值時,倚重的近期數據越多,歷年GDP平均值越大,故GDPi≥GDPi,設定省區i的歷年GDP平均值占流域GDP總值的比例區間數為α±it,即[α-it,α+it]=[GDPi/(GDPi+∑ml≠iGDPl),GDPi/(GDPi+∑ml≠iGDPl)]。

(2)決策參數BWP±idt的率定。設規劃年t流域內省區i的經濟發展指標為Qit(WP±it),可用GDP等經濟發展指標表示,令省區i的排污績效函數用Vidt(WP±idt)=Vidt(Qit(WP±it)/WP±idt)表示, Qit(WP±it)/WP±idt可利用Matlab7.0軟件的cftool工具箱,通過指數函數擬合法進行擬合,BWP±idt值由Vidt(WP±idt)/WP±idt中冪指數前的系數表示。

(3)決策參數CWP±idt的率定。根據省區i對污染物d的歷年單位處理成本,利用Matlab7.0軟件的cftool工具箱,基于“厚近薄遠”的思想,結合省區i對污染物d的歷年單位處理加權成本的散點圖,選擇合適的擬合方法予以確定。

(4)減排責任概率分布值pdh的率定。先對歷史統計區間年的來水量水平AL和污染物入河湖量WPEL進行離散化處理,確定不同減排情形h下,AL出現的概率ph(AL)和WPEL的概率分布值pdh(WPEL)。由于AL對減排責任期望值具有負向影響,而WPEL對其具有正向影響,為了使ph(AL)和pdh(WPEL)具有可加性,應統一兩個概率分布值的影響方向,故pdh=ξph(AI)+(1-ξ)pd(H+1-h)(WPEL),∑Hh=1pdh=1,其中,0≤ξ≤1,d=1,2,…,D,h=1,2,…,H。ξ的取值將視流域的具體水環境狀況和水資源稟賦等而定,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pdh受AL的影響越大;若ξ=0.5,表明WPEL和AL對pdh的影響相近;ξ的取值越接近于0,表明pdh受AL的影響越小。

2.3 配置模型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知需要求解的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如下:

3 配置模型的求解

決策變量WP±idt和EWP±idt是以區間數的形式表示的不確定數,很難判斷其取何精確值時,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經濟效益最大,故需要將ITSP模型轉化為確定性模型,即基于區間優化的思想,將模型(7)轉化為目標上限值子模型和目標下限值子模型,并利用Matlab7.0軟件的GA求解器予以求解。

3.1 目標上限值子模型及其求解

由于構建ITSP配置模型的目標是最大化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經濟效益,因此,將目標函數f+定義為目標上限子模型,且可變形為:

鑒于目標上限值子模型(8)是一個含有復雜約束條件的優化問題,對于目標上限值子模型,利用通過Matlab7.0軟件的GA求解器進行求解得WP+idtopt,EWP-idthopt,并可據此計算得出f +opt。

3.2 目標下限值子模型及其求解

同時,基于以上分析和目標上限值子模型的求解結果,可得到滿足目標上限約束的目標下限值子模型:

4 案例分析

4.1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十二五”期間,太湖治理初見成效,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環境質量穩中趨好。2012年太湖流域現狀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湖量已經控制在其納污能力547 055 t/a之內,污染物NH3N入河湖量和TP入河湖量仍大幅度超過其納污能力(NH3N為37 487 t/a、TP為3 567 t/a)。面對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的要求,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減排的壓力依然很大。

4.1.1 基礎數據

利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委托項目“太湖流域初始水權配置方法探索”(2009-2010)部分成果資料,通過《太湖流域及東南諸河水資源公報》、《太湖健康報告》、《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13年)》、《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以及太湖流域各市區《環境狀況公報》,以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編《太湖流域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及研究》和調研等方式,得 2000-2012年太湖流域各省區主要污染物入河湖量,如表1所示。

4.1.2 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控制總量的確定

由于《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13 年)》、《太湖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及研究》等各個規劃方案的規劃范圍與納污能力計算方法不同,致使規劃年2020年主要污染物入湖控制目標控制總量并不統一。為盡可能真實的反映水域納污能力,本研究以區間數來表示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控制總量,如表2所示。

4.2 太湖流域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結果及分析

基于區間優化的思想,將模型(7)轉化為目標上限值子模型和目標下限值子模型2個子模型,代入相關決策參數值,利用Matlab7.0軟件的GA求解器求解。結合兩個子模型的求解結果,得三種減排情形下2020年太湖流域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方案,具體見表3。

(1)從表3可知:①在h=1,2,3三種減排情形下,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COD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沒有明顯變化。原因是現狀年三省區COD排放量之和為488 939.80 t/a,而根據《太湖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計算成果,按照1971年降水過程P=90%作為納污能力計算的設計降雨條件,計算得流域水功能區關于COD納污能力為547 055 t/a,故現狀年的COD排放量已控制在流域水功能區關于COD的納污能力之內。因此,COD限制排放總量在三省區之間的配置與減排情形的關系較小,致使在三種減排情形下,三省區的COD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沒有明顯變化。②在h=1,2,3三種減排情形下,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NH3N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原因如下:一是現狀年三省區NH3N排放量之和超過流域水功能區關于NH3N納污

能力,即48 379.82 t/a >37 487 t/a,NH3N限制排放總量在三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將會受到減排情形的影響;二是在減排情形h=1時,即太湖流域在規劃年2020年內來水量較少,排污需求較高,太湖流域減排責任較大,為了將流域NH3N入河湖排污總量限制在其納污能力之內,會相應的減少NH3N在三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③在h=1,2,3三種減排情形下,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TP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原因如下:現狀年三省區TP排放量之和超過流域水功能區關于TP納污能力,即8 306.60 t/a >3 567.00 t/a,減排情形將會影響TP限制排放總量在三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二是在減排情形h=1時,太湖流域減排責任較大,為了將流域TP入湖排污總量限制在其納污能力之內,會相應的減少TP在三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

(2)在h=1,2,3三種減排情形下,太湖流域各省區因初始排污權的配置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優區間數分別為[335.35, 399.75]億元、[336.63, 401.11]億元和[339.08, 402.74]億元。在h=1,2,3三種減排情形下,①太湖流域各省區因初始排污權的獲得而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優區間數的下限值分別為335.35億元、336.63億元和339.08億元,總體上呈上升或遞增趨勢;②太湖流域各省區因初始排污權的獲得而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優區間數的上限值分別為399.75億元、401.11億元和402.74億元,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③太湖流域各省區因初始排污權的獲得而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優區間數的期望值分別為367.55億元、368.87億元和370.91億元,總體呈上升或遞增趨勢,這表明若太湖流域在規劃年2020年來水量較少,排污需求較高,減排責任較大時,其因初始排污權配置而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較少。

結合表2和表3數據,將配置結果與2020年水域環境質量控制目標進行對照分析,具體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規劃年2020年關于COD、NH3N和TP的配置量較2012年的消減率,與2020年水域環境質量控制目標量較2012年的消減率相比,消減區間更加符合水環境質量控制要求。如綜合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相關規劃的不同要求,確定2020年COD排放量較2012年消減率為[-2.55, 21.88]%,本文面向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約束,考慮太湖流域的水環境狀況及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計算出三種減排情形下配置結果較2012年消減率分別為[10.01, 19.12]%,[10.01,19.45] %和[10.01,19.05] %。

4.3 太湖流域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方案的實施建議

結合太湖流域的自然條件和區域經濟特點,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下,提出實施配置方案的相關政策建議。

(1)基于納污能力分情形嚴核省區初始排污權量,嚴格控制主控污染物的入河湖排污量。由控制COD為主向控制COD和NH3N、TP并重轉變,綜合治理太湖水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結合2020年來水量和排污需求,從嚴核定減排責任,分減排情形確定三種主控污染物的排污權量,并以此確定各省區的控制目標。責任主體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控制目標: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來減少污染源,同時,強化科技支撐作用,通過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農業面源NH3N及TP攔截生態工程等措施提高污染物削減能力。二是充分發揮價格調節機制的作用,完善環境價格體系。在提高COD排污費征收標準的同時,全面開征NH3N和TP排污費,依據“獎優罰劣”原則,建立超標倍數計收超標排污費懲罰機制,以及污染損失補償、治污控源獎勵機制。

(2)推行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分類建立排污權交易平臺。由于2012年COD排放量已控制在流域水功能區關于COD的納污能力之內,同時,在三種減排情形下,三省區的COD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沒有明顯變化。在此基礎上,太湖流域可開展COD排放權初始分配有償試點,開展排污權交易,并逐步擴大到NH3N、TP控制指標,培育排污權交易一級、二級市場,分類建立排污權交易平臺,實現排污權交易,督進排污單位加快污染物減排和深度治理。

(3)加強環境宣傳與教育,提高維護環境權益意識。當太湖流域在2020年減排責任較大時,其因初始排污權配置而產生的總體經濟效益較少。為此,太湖流域應加強

環境宣傳與教育,提高公眾對太湖“藻情”的科學認識,認識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具有改善人居環境、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社會效益,認識到維護環境權益的重要性。如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當公眾受到水污染威脅或損害時,擁有通過民事訴訟等方式提出損失補償等要求的意識。

5 結 論

根據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的基本假設,引入區間數和隨機數描述不確定信息,利用ITSP方法在處理多階段、多種需求水平和多種選擇條件下以概率和區間數形式表示的不確定性問題的優勢,構建了基于納污能力控制的省區初始排污權ITSP配置模型。以太湖流域為例進行案例分析,基于區間優化的思想,對配置模型進行求解,獲得3種減排情形下,規劃年2020年關于三種主控污染物COD、NH3N和TP的太湖流域省區初始排污權配置方案,實現三種主控污染物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在流域內各省區間的分類配置。分減排情形以區間數的形式,計算出太湖流域各省區的初始排污權配置區間量,并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下,給出實施ITSP配置方案的相關政策建議,為排污權配置決策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編輯:劉呈慶)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DE FRAITURE C, GIORDANO M, LIAO Y. Biofuels and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water use: blue impacts of green energy[J]. Water policy, 2008(10): 67-81.

[2]WANG S, HUANG G H. Interactive twostage stochastic fuzzy programming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92(8): 1986-1995.

[3]李國英. 2013年中國水利發展報告[M].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 [LI Guoying. China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3[M]. Beijing: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2013.]

[4]張麗娜,吳鳳平,賈鵬. 基于耦合視角的流域初始水權配置框架初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約束下[J]. 資源科學, 2014(11): 2240-2247. [ZHANG Lina, WU Fengping, JIA Peng.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asin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from a coupling perspective and when constrained by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J]. Resources science, 2014(11): 2240-2247.]

[5]張麗娜,吳鳳平,張陳俊. 用水效率多情景約束下省區初始水量權差別化配置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5, 25(5): 122-130. [ZHANG Lina, WU Fengping, ZHANG Chenjun. Research on initial water rights differentiated allocation among provinces restricted to wateruse efficiency in multiple scenario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25(5): 122-130.]

[6]李壽德,黃桐城. 交易成本條件下初始排污權免費分配的決策機制[J].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2006(4): 318-322. [LI Shoude, HUANG Tongcheng. Free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initial emissions permits in the condition of transaction cost[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methodology applications, 2006(4): 318-322.]

[7]MOSTAFAVI S A, AFSHAR A. Waste load allocation using nondominated archiving multicolonyant algorithm[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1( 3): 64-69.

[8]SUN T, ZHANG H, WANG 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ntropy in basin level water waste permits allocation in china[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3, 70: 50-54.

[9]WANG S F, YANG S L. Carbon permits allocation based on twostage optimization for equity and efficiency: a case study within chin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18: 1117-1122.

[10]高柱,李壽德. 基于水功能區劃的流域初始排污權分配方式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學, 2010(5): 36-38. [GAO Zhu, LI Shoude. Research on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emission permits based on water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J]. Shanghai management science, 2010(5): 36-38.]

[11]黃顯峰,邵東國,顧文權. 河流排污權多目標優化分配模型研究[J]. 水利學報, 2008(1): 73-78. [HUANG Xianfeng, SHAO DongGuo, GU Wenquan. Multiobjectiv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river emission right[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8(1): 73-78.]

[12]于術桐,黃賢金,程緒水,等. 流域排污權初始分配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以淮河流域為例[J].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0(5): 400-404.[YU Shutong, HUANG Xianjin, CHENG Xushui, et al. An allocation model of basin initial emission permits and its application: a case of huaihe river basin[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0(5): 400-404.]

[13]于術桐,黃賢金,程緒水,等. 流域排污權初始分配模式選擇[J]. 資源科學, 2009(7): 1175-1180. [YU Shutong, HUANG Xianjin, CHENG Xushui, et al. Mode selection of basin initial emission permits alloca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2009(7): 1175-1180.]

[14]劉鋼,王慧敏,仇蕾. 湖域工業初始排污權合作配置體系構建——以太湖流域為例[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2(10): 1223-1229. [LIU Gang, WANG Huimin, QIU Lei. Construction of a cooperation allocating initial discharge permits system for industrial source points in lake basin: a case study of the taihu lake basi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2(10): 1223-12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青青网在线国产| 伊人激情综合网|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午夜久久影院|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色综合激情网| 亚洲美女久久|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蜜臀| 婷五月综合|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美女精品| 黄片在线永久|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伊人| 黄色一及毛片|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区免费|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就去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二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毛片基地|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毛片基地| jizz国产在线|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