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基礎設施議題是歷屆G20峰會關注的主要議題之一,也是國際工商界關注的重點。B20基礎設施工作組主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基礎設施工作組向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提交了5條建議,以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基建投資缺口。如果這些富有影響力的政策建議得以執行,預計每年能為G20成員創造2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及3000萬個工作機會。
《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到,此次B20基礎設施工作組提出的建議包括,增加高質量、可融資性強的項目儲備,并加快準備項目以及推向市場的速度;制定有利于推動基礎設施長期投資的監管規定,提高民間資本債權和股權參與度;加強多邊開發銀行和多邊開發機構在推進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基礎設施的催化作用;通過對資產管理最佳實踐和創新技術的支持和推動,提高基礎設施項目生產率,并構建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間、地區間乃至全球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增進各行業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我們提出的建議有三個原則。”任洪斌透露,首先要最大程度地對更多的G20成員有影響力,如果建議得到采納,對G20成員甚至其他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促進作用;其次,提出的建議要與G20經濟體的發展目標相一致;再者,建議的落地必須具有可操作性。“這次我們采取非常務實的態度,為什么我們這次基礎設施工作組非常自信,我們的建議能夠跟G20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可操作性以及更多的經濟體都能覆蓋相一致,所以會得到應用和接受,是非常高興能看到的。”任洪斌說。
任洪斌表示,增強全球經濟活力、促進包容性增長是G20關注的,而基礎設施投資是提升社會長遠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因素。目前基礎設施項目融資缺口很大,這意味著有充分機會讓各種資本合作找到務實的解決方案。“目前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在各自國家規劃計劃層面上開展,跨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還比較小,互聯互通聯盟倡議的提出開啟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對話平臺,是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對各方都有利的倡議。”
“我們需要改善政策環境,促進金融工具創新并發展地方資本市場,同時充分發揮新老多邊開發銀行和機構的作用,有效增加基礎設施領域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任洪斌透露,這些建議已基本得到G20成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