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偉
當前,經濟轉型升級任務繁重,亟須各級領導干部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開拓進取、干事創業。但是,少數領導干部卻為官不為、消極懈怠,還狡辯說這是“堅持底線思維,守住不犯錯誤的底線”。實際上,這是對底線思維的極大誤解。
底線思維是一種擔當思維。底線思維要求講紀律、守規矩,為人做事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但堅持底線思維,不是遇到問題繞著走,而是強調做工作要有預案、對險情要有準備,進而遇事不慌、臨危不亂,積極主動工作。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5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最硬的底線。如果沒有擔當精神,不敢較真碰硬,怎么能實現脫貧目標?又怎么能守住建成全面小康的底線?
底線思維是一種進取思維。底線思維并非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也不是消極應付、信奉無錯就是功。底線思維注重對危機和風險等負面因素進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標準、無所作為。守底線,是為了補短板、過險灘、沖高線。今天,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轉型升級挑戰,最考驗領導干部勇氣與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風險、會不會破解難題、敢不敢爭取最佳。
底線思維是一種開放思維。底線思維要求明確警戒線、臨界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但并非閉目塞聽、閉關自守。就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來說,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大趨勢下,自我封閉起來顯然是行不通的。須知,只有建成經濟強國、金融強國,才能更好維護經濟安全、金融安全;而要建成經濟強國、金融強國,必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