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建中(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南院) 鹽城 224006)
柔筋湯治療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的臨床價值
柏建中(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南院) 鹽城224006)
目的:分析在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治療中運用柔筋湯的臨床價值。方法: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患者60例。隨機平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Bobath技術進行康復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柔筋湯進行治療。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肢體運動功能均優于對照組;研究組關節痙攣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治療中應用柔筋湯,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各項體征,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腦卒中恢復期 痙攣性偏癱 柔筋湯 臨床價值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柔筋湯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患者60例。隨機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年齡44~65歲,平均年齡(49.73±5.58)歲;有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病程在1~3個月之間,平均病程(2.11±0.74)個月。其中腦出血患者與腦梗死患者的比例為14∶16,以Bobath技術進行康復治療。研究組30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0.33±4.46)歲;有15例男性和15例女性;病程在1~2.8個月之間,平均病程(2.02±0.55)個月。其中腦出血患者與腦梗死患者的比例為13∶17,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柔筋湯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年齡與性別等資料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可以實施對比。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治療方法:采用Bobath技術進行康復治療。所有患者的康復訓練治療由同一名治療師實施。2次/d,45min/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時間為3個月。
1.2.2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柔筋湯進行治療。以白芍、石解、生地黃、山茱萸、桑枝、伸筋草、木瓜、甘草、路路通等配制而成的柔筋湯進行治療。用適量水煎制,中藥與水煎制到200mL即可。每天用溫水服用2次,時間為早、晚飯前30min,每次服用量為100mL。治療時間為3個月[1]。
1.3臨床療效標準:采取我院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治療效果分析,以患者下肢的膝、踝關節以及上肢肘、腕關節作為主要的觀察對象。治療效果分四個等級。在治療后,關節Ashworth評分降低的肌張力等級為3級表示顯效;關節Ashworth評分降低的肌張力等級為2級表示有效;關節Ashworth評分降低的肌張力等級為1級表示好轉;關節Ashworth評分降低的肌張力等級沒有降低甚至出現增高表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本組研究所獲數據借助SPSS18.0軟件分析與處理,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率對比情況:治療后,研究組顯效10例、有效14例、好轉4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93.33%。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0例、好轉3例、無效8例,治療有效率73.33%。對比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肢體運動功能比較情況:治療后,研究組的肢體運動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 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肢體運動功能比較情況()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肢體運動功能比較情況()
組別 例數 時間 上肢運動功能 下肢運動功能研究組30對照組3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2.71±7.49 27.98±7.21 12.61±7.01 25.33±7.11 14.77±5.63 28.21±5.83 14.85±5.21 23.19±5.61
2.3兩組治療后關節痙攣程度比較情況:治療后,研究組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的痙攣程度分別為(1.65±0.71)、(1.62± 0.68)、(2.33±1.03)、(2.21±0.52);對照組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的痙攣程度分別為(2.31±0.91)、(2.21±1.12)、(2.71±1.30)、(2.80±0.61)。研究組關節痙攣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就目前來說,Bobath技術以及中藥被用于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治療。Bobath技術是一種通過多年實踐證實科學有效的康復方法,能夠幫助中風患者有效康復[2],但在治療效果上仍不理想。現如今,中醫治療因其副作用小以及抗藥性小等特點被廣泛使用。中風痙攣性偏癱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康復訓練,主要為了降低患者過高的肌張力,協調肌群間肌張力的平衡,并為其建立一種正常的運動模式。
柔筋湯屬于滋陰補腎的藥劑,除了養血柔肝,還能達到滋水涵木的目的[3]。本文通過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患者60例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柔筋湯進行治療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肢體運動功能參數明顯要優于對照組。研究組的關節痙攣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治療中應用柔筋湯,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還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各項體征,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4]。
[1]魏岳斌,郝建軍,黃伯梯,等.柔筋湯治療腦卒中恢復期痙攣性偏癱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7):17-18.
[2]李霽昕.透刺法治療中風后痙攣性偏癱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12(9):17-18.
[3]孫媛,蔡春茜,趙建國.偏癱痙攣狀態治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4(5):613-617.
[4]袁秀娜,高其芳.中醫藥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癱瘓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2013,9(12):2111-2113.
R277.7
B
1672-8351(2016)09-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