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慧 何 江 廖 沙 李世紅 田 偉(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心內科 都勻 558000)
通脈強心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響
管慧何江廖沙李世紅田偉(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心內科都勻558000)
目的:觀察通脈強心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的影響。方法:選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通脈強心膠囊,療程為12周。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每搏輸出量(C0)、心臟指數(CI)變化,檢測血清Tre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結果:兩組治療后兩組心功能分級、LVEF、LVEDD、C0及CI變化及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MMP-9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有所改善(P<0.05)。觀察組上升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脈強心膠囊能明顯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機制可能是調節CD4+CD2+5調節性T細胞數量及其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表達及其活性。
慢性心力衰竭 通脈強心膠囊 調節性T細胞 基質金屬蛋白酶
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發病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尚無療效較為肯定的治療方法,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后患者再次住院率高,醫療費用高,生活質量差,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1~2]。院內制劑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通過調控神經內分泌及細胞因子的水平改善心功能,臨床療效較為顯著[3~4]。本文通過觀察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每搏輸出量(C0)、心臟指數(CI)變化及血清Tre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旨在探討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機制,為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確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醫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符合中醫氣陽虧虛、水停血瘀證者。排除嚴重失代償的心力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活動性心包炎或心肌炎,合并肝、腎、惡性腫瘤、內分泌等疾病,嚴重感染患者及計劃行心臟外科手術者共收集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1.64±9.63)歲。心功能Ⅱ級9例,Ⅲ級20例,Ⅳ級11例。心衰病程12~54個月,平均心衰病程(33.41±8.76)個月;觀察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2.75±9.37)歲。心功能Ⅱ級10例,Ⅲ級18例,Ⅳ級12例。心衰病程13~57個月,平均心衰病程(34.58±9.1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均采用西醫規范治療[5],包括采用洋地黃、血管擴張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觀察組另外口服院內制劑通脈強心膠囊(黔南州中醫醫院制劑室加工生產,0.5g/粒)治療。4粒/次,3次/d。療程12周。
1.3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②采用美國PHILIPS公司生產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觀察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每搏輸出量(C0)、心臟指數(CI);③采用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測定治療前后外周血Treg、CD4+T淋巴細胞數量,Cellquest軟件數據分析,記錄陽性細胞百分率;④采用960酶標儀(美國Sigma公司產品)測定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實驗方法為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比較:兩組治療前心功能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心功能分級均較本組治療前有所改善(P<0.05),觀察組心功能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比較[例]
2.2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兩組治療前LVEF、LVEDD、C0 及C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LVEDD、C0及CI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LVEF、C0及CI較治療前升高,LVEDD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心功能LVEF、LVEDD、C0及CI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②P<0.01;與對照組比較,③P<0.05,④P<0.01。
組別 時段 例數 LVEF(%) LVEDD(mm) C0(L/min) CI(L/min/m2)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0 40 40 40 42.53±4.21 48.56±4.02①42.75±3.97 54.67±3.52②③61.78±5.72 56.83±4.69①61.54±5.56 53.62±4.17②③4.42±0.71 5.09±0.83①4.45±0.62 5.42±0.81②③2.21±0.31 2.45±0.47①2.23±0.34 3.24±0.53②③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比較:兩組治療前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比較()
注:同表2。
組別 時段 例數 Treg(%) CD4+(%) Treg/CD4+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0 40 40 40 2.39±0.34 3.25±0.53①2.36±0.45 4.67±0.63②③33.76±5.98 40.67±6.54①34.61±5.97 48.61±7.42②③6.91±1.08 8.02±1.26①6.95±1.05 9.74±1.43②③
2.4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較(ng/mL,)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比較(ng/mL,)
注:同表2。
組別 時段 例數 MMP-1 MMP-9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0 40 40 40 86.34±23.72 65.79±12.84①87.52±24.58 38.42±11.32②③99.51±13.64 78.56±10.71①98.38±12.72 49.97±10.68②③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中醫學的“心悸”、“胸痹”等范疇,病機為心血瘀阻、心氣虛、水內停。其發生發展由于日久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血脈通行受阻、氣血受損、瘀阻內停。慢性心力衰竭多見于久病體虛者且多為虛實夾雜并存。虛者以心胃陽虛、肺脾氣虛為主,實者為瘀血內阻、痰濕水飲內停為要,治則為溫陽益氣,活血利濕[3]。通脈強心膠囊具有益氣溫陽、通脈利水之效,與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機相符。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LVEF、C0及CI較治療前升高,而LVEDD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心功能LVEF、LVEDD、C0及CI改善優于對照組,提示采用西醫規范治療聯合口服通脈強心膠囊心功能改善優于單純采用西醫規范治療,表明通脈強心膠囊能夠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6~7]。CD4+CD2+5調節性T細胞(Treg)屬于特殊類型T細胞亞群,具有介導免疫抑制性和免疫耐受的作用。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通脈強心膠囊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eg、CD4+T淋巴細胞、Treg/CD4+T淋巴細胞比值明顯升高。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可能與調節患者外周血Treg細胞比例及其抑制性細胞因子分泌有關[4]。
目前,已發現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有20多種,MMPs是一類活性依賴于鋅離子和鈣離子的蛋白水解酶,其生理作用是降解細胞外基質。在心臟的表達中主要是MMP-1和MMP-9,兩者通過影響心肌細胞外基質降解在心衰發生發展中發揮作用。MMP-1具有降解Ⅰ、Ⅱ、Ⅲ型膠原的作用;MMP-9具有降解明膠、Ⅳ型膠原和變性膠原的作用。MMP-1和MMP-9活性升高導致正常的膠原降解增加及進行性心室擴張。調解MMP-1 和MMP-9活性為預防心衰提供了一個治療手段[8]。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通脈強心膠囊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水平明顯降低。其機制可能是通脈強心膠囊能明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和MMP-9表達,阻止膠原降解,基質重建,有效控制和調節細胞外基質代謝,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的射血功能。
[1]Dayer M,Cowie MR.Heart failure:diagnosis and healthcare burden[J].Clin Med,2004,4(1):13-18.
[2]鄒旭,潘光明,盛小剛,等.暖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1):19-22.
[3]何江,管慧,周棉勇,等.通脈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隨機對照研究[J].右江醫學,2011,39(5):550-553.
[4]何江,管慧,廖沙,等.院內制劑通脈強心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經內分泌及細胞因子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6,13(1):129-130.
[5]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 [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 (12):1076-1095.
[6]程翔,廖玉華,鄭金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調節性T細胞檢測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6,22(2):145-147.
[7]吳同利,陳祥杰,張志華,等.纈沙坦對慢性心衰患者神經內分泌因子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學,2011,18(5):788-790.
[8]楊志宏.心室重構及心衰時金屬蛋白酶的活性變化[J].國外醫學(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2,22(5):522-524.
R541.6
B
1672-8351(2016)09-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