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月(海安縣城東中心衛生院藥劑科 海安 226600)
蘭索拉唑治療消化系統潰瘍的不良反應
陳月(海安縣城東中心衛生院藥劑科海安226600)
目的:探究蘭索拉唑治療消化系統潰瘍的不良反應。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消化系統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通過蘭索拉唑治療,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分別為95.12%、97.56%,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分別為:78.05%、65.8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44%、4.8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消化系統潰瘍經蘭索拉唑治療,臨床療效確切。
蘭索拉唑 消化系統潰瘍 不良反應情況
消化系統潰瘍,屬于臨床比較多發的病癥之一。這類病癥的發病率5.25%左右,多處于胃部、十二指腸位置,臨床主要癥狀: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中上腹位置疼痛、惡心嘔吐等[1]。這一病癥產生的主要原因為幽門螺桿菌(Hp)感染、遺傳因素、精神因素,進而使得損傷因子的作用增強,引發病癥。若沒有及時診治,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構成威脅,使其產生消化道出血、癌變、幽門梗阻等不良事件。為此,臨床方面應以減少胃酸分泌為主開展治療。為提高臨床療效,并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82例消化系統潰瘍患者,探究通過蘭索拉唑治療的效果,現展開具體的報道。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2例消化系統潰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通過病癥的診斷標準確診[2]。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4.4±4.6)歲;其中十二指腸潰瘍、腸胃潰瘍、其他復合潰瘍各15例、13例、13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齡24~62歲,平均年齡(43.5±4.5)歲;其中十二指腸潰瘍、腸胃潰瘍、其他復合潰瘍各17例、12例、12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觀察組通過蘭索拉唑(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088)治療,每日1次,每次30mg,清晨服用。
1.2.2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沈陽光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134)治療,服用方法同觀察組,但每次服用20mg。兩組治療的時間均為1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不良反應情況。
1.4療效評判:①顯效:完成治療后,胃鏡輔助檢查結果顯示,患者潰瘍和炎癥全部消除。②有效:完成治療后,胃鏡輔助檢查結果顯示潰瘍基本愈合,炎癥顯著改善。③無效:完成治療后,胃鏡輔助檢查結果顯示潰瘍、炎癥無顯著改善,或是更加嚴重。
1.5統計學方法:本文中的數據均經過SPSS18.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為單位,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12%,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78.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的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分別為97.56%(40/41)、65.85%(27/41);兩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不良反應情況的對比:觀察組中,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44%(1/41);對照組中,頭暈、腹瀉各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4.88%(2/4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n(%)]
消化系統潰瘍,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病癥,這類病癥一般產生于食管下段和十二指腸、胃部、胃空腸溫和位置。消化系統潰瘍產生的主要原因,與胃酸液對胃黏膜構成影響有較大的聯系,這也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提供了較佳的條件[3]。臨床方面,需以抑制胃酸分泌、消除幽門螺桿菌為主實行治療。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這類藥物可發揮較強的抑酸功效。同時,個體的差異較小,安全性較高、起效較快。奧美拉唑,可在較短的時間,對患者的胃蛋白酶分泌實行抑制,不會對胃黏膜血流量構成抑制。患者的動脈血pH和二氧化碳分壓、動脈氧分壓、血紅蛋白,以及體溫、動脈血壓及胃腔溫度等,均不會受到影響。這種藥物會對基礎胃酸、食物和五肽胃酸泌素所致胃酸分泌構成影響,藥效作用時間非常長,顯效快、可逆,無H2受體拮抗劑誘發精神障礙。此外,其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和糜爛性食管炎的療效較佳。可見,奧美拉唑屬于新型的藥物,能對黏膜實行充分的保護,促進潰瘍及早愈合。實際給藥的時候,需禁止大劑量服藥,防止對潰瘍位置構成損害,使潰瘍面及早愈合。蘭索拉唑,為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對患者的胃壁細胞H+-K+-ATP酶的效果較為顯著,并能從根本上阻斷壁細胞H+-進入患者的胃部,這也是降低患者胃液胃酸量的主要原因。這類藥物,在奧美拉唑的基礎上實行完善,屬于安全、有效、作用時間較長的藥物,并可對患者的胃酸實行抑制。蘭索拉唑能使患者的潰瘍愈合,與其他藥物比較,藥效持久且顯著。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臨床癥狀消除,從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部分潰瘍患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腹脹和噯氣,主要由于胃黏膜滲透和平整功能未完全痊愈所致,這與文獻結果一致[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顯著優于對照組,這與李莉的報道基本一致。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能夠看出,消化系統潰瘍通過蘭索拉唑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可將幽門螺桿菌徹底根除,治療無嚴重不良反應。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進行比較,兩組均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是,前者可對胃酸分泌實行抑制,這與抗生素殺滅幽門螺桿菌的協同作用有一定的聯系,從根本上提高臨床效果,并控制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對消化系統潰瘍治療,均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是,蘭索拉唑的臨床效果更加明顯,且可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值得臨床推廣。
[1]劉子蘭,王琳.淺論用蘭索拉唑治療消化系統潰瘍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258-259.
[2]劉子蘭,王琳.淺論用蘭索拉唑治療消化系統潰瘍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258-259.
[3]孫之茜.阿莫西林聯合碳酸鋁鎂片與蘭索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49-150.
[4]周艷梅.潰瘍止血方聯合蘭索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6(1):131-133.
R573.1
B
1672-8351(2016)09-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