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悅葵 黃德坤(廣東省中山市民眾醫院 中山 528441)
中藥調劑的常見差錯和對策分析
梁悅葵黃德坤(廣東省中山市民眾醫院中山528441)
目的:分析我院門診中藥調劑中的常見差錯,探討防范策略,有效降低出錯率,保證用藥的安全。方法:針對106例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實行防范,對比實行防范策略前后的調劑出錯率。結果:106例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中,劑量錯誤有55例(51.89%)、漏配藥味21例(19.81%),配錯藥味18例(16.98%),劑數錯誤12例(11.32%)。實行防范策略前后的調劑差錯率分別是5.41%和2.04%。前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適當的防范對策可以顯著降低調劑差錯率,有效提升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的質量,為患者的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中藥調劑 常見差錯 對策分析
正確調劑飲片是起到治療作用的前提。我院對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調配的19587張小包裝中藥飲片配方中出現的106例調劑差錯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防范策略。
1.1一般資料:將我院門診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中藥房調配的19587張小包裝中藥飲片處方,經過相關人員核對后得知其中出現差錯106張。
1.2方法:針對門診中藥房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中出現的106例差錯展開回顧性分析,分析造成調劑錯誤的原因,依據分析的結果采取防范策略,降低調劑出錯率。調劑的差錯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劑量錯誤、漏配藥味、錯配藥味、劑數錯誤。出現的差錯要以復核人員的發現為準,其中不包含配方人員通過自查糾正的差錯,核對人員需要對復核中出現的差錯采取Excel表格實行分類登記。總差錯數等于四種差錯的和。差錯率的計算方法是:差錯率=(總差錯數/處方數量)×100%。比例=單項差錯/總差錯。
1.3統計學方法:此次研究中的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統計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登記的調劑差錯,結果得知,劑量錯誤是調劑錯誤中概率最高的一項。明顯高于其他三種差錯。在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中要注重這一錯誤。詳情見下表1:

表1 門診藥房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統計(n,%)
2.2實行防范對策之后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率對比,結果顯示,實施防范策略后,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率顯著降低。前后調劑差錯率分別是5.41%和2.04%。
3.1調劑差錯的種類:劑量錯誤,在調劑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味藥或者是多味藥劑量調配的錯誤,經過統計發生概率是51.89%。
漏配藥味指的是每一劑中少配了一味或者是幾味中藥[1]。
配錯藥味主要是指處方中的某一味藥物出現了誤配,如桃仁10g誤配成了杏仁10g,藥味的配錯對于患者的危害是最為嚴重的,同時也是中藥調劑工作中出現的后果最為嚴重的差錯。
劑數錯誤,主要是指調劑人員實際的調配劑數和處方中的劑數不吻合,如處方中寫的是3劑,但是調劑人員粗心大意將其看做是5劑。
3.2調劑差錯出現的原因:沒有嚴格按照調劑制度和操作規程工作,調劑人員在調配處方中未嚴格遵守調劑制度,沒有按照嚴格的操作規范執行,在調配中由于出現不規范行為造成了各種差錯[2]。
調劑人員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業務能力的不足、責任心較差以及注意力不夠集中等造成差錯,按照經驗調劑,偶爾存在患者需要特殊的用藥,醫師會依據劑量實行調整,調劑人員并沒有看清楚處方,習慣性地按照劑量進行調配。將某一味藥進行重復調配產生劑量錯誤。
3.3調劑差錯的應對策略:將每一味藥都配備貨位,在對應貨位上標注貨號和中藥名,采取電子處方,處方上標記貨號和中藥名以及規格和劑量,電子處方中藥品排列順序和貨架中的要保持一致,調配人員無需記住藥品位置,只需依據藥物的配方,在調配中按照貨位順序拿下藥物,同時對準貨位和品名。
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中藥調劑工作的責任重大,有一定的法律責任。調配人員要積極參與中藥專業再教育,不斷提高業務能力[3]。中藥房每一年都要考核中藥調劑人員的操作技能,同時采用成就優秀獎勵策略,調動調劑人員專業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藥房服務水平。
建立獎懲制度,增強調配人員的責任心,明確調配人員工作崗位,對調配失誤進行記錄,嚴格監督[4]。中藥調劑工作勞動強度大,因此在調配藥物的高峰期要多安排調配人員工作,注重勞逸結合,保證工作人員具有充沛的工作精力。
本次調查中,106例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的差錯中,劑量錯誤有55例(51.89%)、漏配藥味21例(19.81%),配錯藥味18例(16.98%),劑數錯誤12例(11.32%),其中劑量錯誤占據了最高的比例。實行防范策略前后的調劑差錯率分別是5.41%和2.04%。實行防范對策前后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采用適當的防范對策可以顯著降低調劑差錯率,有效提升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的質量,為患者的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1]陸永江.中藥飲片調劑過程中常見的差錯及解決的對策[J].湖南中醫雜志,2015,6:148+169.
[2]錢瑾.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差錯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5,25:278-280.
[3]陳霞.中藥調劑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2:1146-1147.
[4]高素琴,鐘惠強,周一朵.中藥飲片小包裝配方差錯分析及預防措施[J].內蒙古中醫藥,2012,23:79-81.
R288
B
1672-8351(2016)09-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