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幾經周折,我終于見到了剛剛離任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嶠山鎮黨委書記的陳維國。
在陳主持嶠山鎮工作期間,鎮政府批準下轄的后店村村兩委與史寶忠簽訂了近300畝的荒山開發承包合同。后經莒縣國土部門證實,該承包地塊根本不是荒山,而是受保護的基本農田。
土地性質一變,直接導致投訴人史寶忠和后店村村兩委的矛盾,并與部分村民發生直接沖突。史多次前往具有審批監管職能的嶠山鎮政府討要說法。
保護基本農田是重要國策,是任何人不能觸碰的紅線。但現實生活中,村民弄不清普通耕地和基本農田的區別,部分村委干部對基本農田保護意識也不強。但是作為鄉鎮一級黨委政府領導,理應熟悉國家耕地保護政策并認真履行管理職責。
然而,我問陳:嶠山鎮政府為何批準后店村將基本農田以荒山的名義對外承包?如何糾正這一違法行為?陳卻說他從未考慮到該地塊土地性質的問題。他認為,當事雙方可以通過打官司來解決問題,“這只是一起普通的合同糾紛。”
由此可以看出,陳維國不是一個明白人。作為一個鄉鎮的最高負責人,連地塊的性質都沒有搞清楚,就把農田當荒山處理了。難道決定這樣的大事,鄉黨委連個班子會都不開嗎?難道嶠山鎮黨委政府沒有一個明白人嗎?還需要一問:這件本來應由鎮長牽頭處理的政務,卻被書記包辦了,也讓人感覺不正常。
面對公眾和媒體,陳維國僅以合同糾紛來認定該問題的性質,其避重就輕的意圖昭然若揭。假如,陳維國在第一時間重視“荒山”的土地性質,也許就不會有后面事情的發生。當然,他現在還可以說:“我已經調離了,無權過問此事了。”那么,陳拉下的這坨臭屎該誰來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