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群
通過高位協調抓落實、綜合治理強監管、宣傳引導促共治,努力走出了一條“黨政合力齊抓、全域無縫監管、群眾主動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新路。
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中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食品安全是黨政同責的政治任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既是政府之責,更是黨委之責。近年來,湖南省長沙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四有兩責”,通過高位協調抓落實、綜合治理強監管、宣傳引導促共治,努力走出了一條“黨政合力齊抓、全域無縫監管、群眾主動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新路,有效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創建了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政府主導”向“黨政齊抓”轉變
長沙縣積極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切實強化黨委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通過高位協調壓實責任,建立健全了黨政齊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
強化組織責任。在2011年成立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長任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基礎上,2015年長沙縣委、縣政府又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和縣委辦主任任副組長,縣紀委(監察局)、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等單位為成員的專項督查領導小組,專項督查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專項督查工作,向縣委負責并報告工作。今年,縣委建立月工作和周工作調度制度時,又將食品安全作為縣委主抓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月(周)工作調度內容,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組織定期研究調度、推進落實。
強化專項督查。縣委、縣政府在專項督查領導小組下面,專門設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專項督查組,督查組成員從科局黨委(黨組)書記崗位退下來且德高望重、仗義執言的在崗正科級干部擔任,直接對縣委專項督查領導小組負責,實現督查組高位統籌協調,督促抓落實的綜合督查模式。
強化考核問責。縣委將食品安全納入對領導干部和班子的績效考核,縣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對鎮街和縣直監管部門績效考核且權重達到3%。每年年底,各食品安全督查組都要會同縣糾風辦、縣監察局等單位,對縣公安局、農業局、衛生局、教育局、食藥監局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履職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考核,重點考核單位是否公開公平公正、是否依法廉潔高效,工作中是否存在徇私枉法、玩忽職守等失職瀆職行為,并將評議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重點監管”向“全域監管”轉變
長沙縣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過程中,全力落實最嚴監管制度,堅持既治標更治本,既抓重點領域更抓薄弱環節,既抓過程更抓源頭,嚴把每道防線,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長沙縣在切實發揮食安委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專項督查作用,有力促進部門、鎮(街道)監管責任落實的基礎上,按照精簡、統一、高效原則,建立完善了縣、街道(鎮)、村(社區)三級食品藥品監管網絡。在縣級層面,務實推進食品藥品體制改革,整合機構,理順體制,組建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核定編制272人,目前在崗人員232人,確保有機構牽頭負責、有力量監管。
全力實施無縫化監管。積極理順內部運作機制,確保銜接無漏洞、管理無空白,構建了產、供、銷專業化綜合市場監管體系。在生產領域深入開展“源頭治理”行動。糧食、水果、蔬菜從田間地頭抓起,肉、蛋、奶、水產品從種苗飼料抓起,食品生產加工從添加劑和生產環境抓起,切斷有害物質進入餐桌的鏈條。按照“政府補貼、企業運作、保險聯動、部門監管、舉報重獎”的運行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首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杜絕了病死動物非法加工后流入消費市場。在流通領域深入開展“市場規范”行動。嚴把食品經營市場準入關,對新申請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全部實行實地核查制度,全縣合法固定門店的食品經營戶持證經營率達100%。投資1500萬元在全省率先組建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同時,在鎮(街道)、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布局了36個快速檢測室,全縣形成了一個以綜合檢測中心為核心、以快速檢測室為輔助的食品安全監測網絡。在消費領域深入開展“明廚亮灶”行動。在建立健全餐廚廢棄物種類、數量和去向臺賬登記制度,完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對所有餐飲服務單位全部實行量化分級管理的基礎上,按照“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原則,推進“透明廚房”“視頻廚房”等陽光廚房建設,將廚房的衛生條件、原料使用、操作過程公開展現。始終堅持常態化監管。建立健全了風險排查清單,問題隱患臺賬,及時制定風險和隱患整治計劃,及時將食品生產經營新業態納入監管范圍,實行跟蹤督促制度,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見效一個。堅持重典治亂與綜合治理、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將各類專項整治整合成為春、夏、秋、冬四季攻勢,分季度穩步開展整治行動。
“看客心態”向“主動參與”轉變
長沙縣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注重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匯集方方面面的資源,群策群力,群防群控,變被動為主動,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維護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突出宣傳教育,增強全民食安意識。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村社、進工地”等宣傳活動,利用“3·15”“3·31”和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組織開展了大型的宣傳活動,通過“市場監管”微信公眾、12315短信平臺、鄉村廣播,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在全縣所有中小學開設食品安全知識課程,編印《青少年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讀本》。縣直相關部門、各鎮街、村社區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辦宣傳欄和宣傳櫥窗、印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張貼宣傳畫等手段,積極宣傳創建工作。
開展文化活動,增強全民公德意識。堅持把食品安全文化融入到食安監管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熏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全民食品安全公共道德意識。積極營造立體文化氛圍,在黃花機場進出口、城區電子顯示屏、公交車線路、磁懸鐵路密集推出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公益廣告,縣級媒體《星沙時報》開辟了《守望食品安全》《創建食品安全示范縣·我們在行動》專欄,縣級媒體《星沙時報》每天刊登創建食品安全工作報道,縣電視臺每天定時播放創建食品安全宣傳片。
建立獎勵機制,增強全民參與意識。積極推進食品安全信用分類監管,建立信用征集、評價、披露和獎懲制度,使信用記錄成為食品行業的“市場身份證”,實行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發展與食品安全掛鉤,通過優勝劣汰打造讓消費者放心的誠信產業。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先進單位評選的辦法,由縣財政建立專項引導資金,大力實施食品安全示范村、示范鄉鎮(街道)、食品安全示范街、食品安全示范門店。對通過評選并公示無異議的單位,頒發“長沙縣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先進單位”牌匾,并給予適當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