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安
摘 要:發生突發事件時,現場情況比較復雜性,而且不明朗。這就導致通信中斷的情況頻繁發生,給消防部門的綜合應急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基于消防部門通信裝備的局限性和地方專業通信企業通信裝備精良的現狀,如何加快資源整合和聯動,建立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較好地處理突發事故現場,保障通信,是目前急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通信裝備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5.017
作為綜合應急救援的主力軍,為了確保大型突發事故發生后合理調度軍、警、地方力量,及時發揮救援力量的協同作用,我國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努力加強自身應急通信體系的建設工作,建立起以通信網絡為基礎,以衛星、短波和超短波裝備為重點,以車載,便攜和無人機搭載3G、4G圖傳為輔助設施的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綜合目前情況來看,該體系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比如衛星、無人機設備在良好的天氣狀況下才具有工作能力,3G圖設備要求事故災害發生地有良好的無線信號覆蓋,而短波電臺對距離的要求非常苛刻。現階段,消防部門沒有專業的通信保障、維護隊伍,救援隊伍與通信隊伍脫節導致救援工作開展得不順,引發了二次災害或者更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建立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消防應急通信保障體系面對的挑戰
1.1 外部環境的限制
目前,我國公安消防部門建立的消防應急通信保障體系是以衛星通信、3G通信和短波、超短波系統為主,它們對外部環境的要求很高。例如,對衛星通信來說,當發生地震、大風、大雨天氣時,會阻斷衛星設施的運輸道路,除了衛星電話和海事衛星平板,便攜站等都進入不了受災現場。
1.2 通信信號難以保持暢通
我國公安消防部門的消防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基于3G、4G的圖傳設備的暢通使用是以當地移動、聯通或者電信信號的暢通為基礎的。當發生重大事故時,受災地區難以保證以上信號的暢通,導致圖傳設備不能及時上傳受災現場的圖片,進而影響指揮中心的決策質量。
1.3 系統設備主要依靠地面裝備工作
我國消防部門的消防應急通信保障體系的構建主要依靠地面裝備,一旦地面裝備抵達不了受災現場,其作用就無法發揮。比如無人機,僅限于火災現場偵查使用,對于地震、山體滑坡和山洪等災害現場來說,目前還難以實現信號的轉發。在這種情況下,延誤救援時間就會造成生命的二次損傷和財產的二次損失。
1.4 支隊級通信保障隊伍建設存在短板
在許多支隊或者更下一級單位,只是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應急通信保障隊伍,但是,人員多為兼職,并未統一規劃裝備器材,基本按需購置,隨用隨配,隨意性比較大。由于師資、培訓場所、裝備短缺,支隊、大隊級的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訓練不系統,業務水平比較低。另外,對通信士官,缺少中高級編制,個人發展空間不大,許多人并不愿意從事相關技術工作,導致人才流失,不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這些都限制了支隊級通信保障隊伍的建設。
2 建立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
2.1 建立通信保障警地聯合指揮部
當地消防部門積極提請當地政府的應急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統籌建立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指揮部。建立指揮部的前提是,經過指揮部領導層或專職專責人員研究、協商之后制訂詳細的共同作戰體制,明確規定雙方應負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做到職責明確、均衡全面。
2.2 制訂應急通信人員、設備的調動程序
消防部門將當地聯動單位、通信運營單位能夠提供的專業的通信設備和工作人員名單納入應急通信保障的共同作戰體制中,建立以消防部門為主,社會單位和通信運營機構聯合組成的應急通信保障作戰隊伍,服從警地聯合指揮部的統一領導、統一調派、統一指揮和協同保障。同時,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通信單位和消防部門的輪班制或者混合值班制,保證24 h時刻備勤。
2.3 做好專業人員培訓工作和裝備維護工作
為了解決消防部門現役體制帶來的專業通信人才短缺或流失的問題,在上級業務輪訓的基礎上,可以借助當地通信單位的專業力量對現役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同時,要增強警地聯合部門對通信設備的維護意識,做好通信設備的維護工作。
2.4 做好人員、裝備的智能化調集
在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中,要根據不同類型的災害事故、保障特點和通信需求,分門別類地制訂相應的通信保障預案,將部隊、政府和地方等納入聯合保障體系的人員、裝備作詳細分工。以預案為基礎,以公安消防119指揮中心為核心,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建立人員和裝備綜合數據庫,明確裝備名稱、型號、所屬單位、工作狀況、操作人和聯系方式等,以此建立綜合數據庫,及時更新、維護,方便查詢和統一調用。此外,開發各類通信裝備的通信接口和工作平臺,充分發揮公安、消防PGIS的作用,將人員、裝備情況錄入GIS圖層,實現與消防119滅火救援指揮系統的對接。當災害事故發生時,不僅能自動給出警地聯合的通信保障預案,還能自動生成動態應急通信保障人、裝備圈,實現“一鍵式”調度。
3 建立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的意義
3.1 發揮體制管理和設備優勢
該體系嚴格執行消防部門的管理體制,實現應急隊伍的快速組建和調用,及時、準確地到達災害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并輔之以先進的通信設備和維修、維護技能。這些內容的互補性能夠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和災害的發生。
3.2 提高消防部門的應急通信水平
對于消防部門來說,可以借助當地通信部門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培養專業人才。同時,當地聯動單位和通信部門要有先進的通信設備,通過資源共享提升消防部門所用設備的技術水平。
4 結束語
建立消防應急通信保障警地聯合體系,借助當地通信企業在專業技能和通信設備上的優勢,彌補消防部門應急通信系統的缺點,培養相關人才,以便能夠及時、準確、安全、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志亮.消防應急救援能力與機制建設[J].科技與企業,2015(09):47-48.
[2]桑逾方,杜梅龍.淺析應急通信多元化保障與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保障[J].數字通信世界,2015(05):57-63.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