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豪+郝雪桐

摘 要:闡述了公交公司的錢幣分類整理裝置的背景和內容,介紹了該裝置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結果證明,該裝置有較好的錢幣分類整理效果。
關鍵詞:公交公司;紙硬幣;分類整理;機械結構
中圖分類號:TH6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5.080
1 研制背景及意義
現在的公交車多為無人售票,投幣箱內的錢由公交公司統一清點。湖北省武漢市公交公司每天總收入可達1 000萬元,投幣箱內的錢幣混雜散亂,需點鈔員對錢幣分類、展開、收集,錢幣清點工作繁重。因此,有必要針對公交公司的相關工作設計一款錢幣分類整理裝置。
2 設計方案
該設計的硬幣部分是基于V形槽對心原理實現硬幣分類的,紙幣部分是基于螺旋搓捻軸為紙幣提供斜向分力以展開紙幣。紙幣收集部分則是利用擋板使紙幣沿一定的坡度下滑,并在此過程調整紙幣的方向,并將其收集起來。
3 機械結構設計
該設計的機械結構部分如圖1所示。其主要是由紙硬幣分離模塊、硬幣處理模塊和紙幣處理模塊組成的。
3.1 紙硬幣分離模塊
紙硬幣分離模塊的結構如圖2所示。錢幣從進幣口倒入后,風機啟動,偏心輪帶動篩網振動,利用紙硬幣物理特性之間的差異,紙幣沿箱體進入紙幣暫存處,硬幣則沿篩網下落進入硬幣進幣口。
3.2 硬幣處理模塊
硬幣處理模塊如圖3所示。掃幣片利用其厚度將硬幣收集筒內的硬幣逐個撥出,在旋轉過程中,利用離心力將硬幣帶至V形槽段。該槽段開有對應硬幣種類的V形槽,使硬幣在旋轉過程中能與分幣盤上所開的長槽中心重合,并根據硬幣的直徑差異實現由小到大的分類。
3.3 紙幣處理模塊
吸附輪將紙幣暫存處的折疊紙幣逐張送至傳送帶。因為螺旋搓捻軸與傳送帶表面的相對運動會產生摩擦力,所以,當折疊紙幣從此間隙中經過時,依靠此處產生的斜向摩擦力可以將投幣箱內大部分對折的紙幣展開。
待紙幣展開壓平后,利用圖像識別系統識別紙幣的面值,舵機根據檢測信號控制擋板的擺動,以保證展開紙幣由傳送帶輸出。在紙幣下滑的過程中,利用固定擋板調整其姿態,使其按照相同的方向落入收集盒中。
4 控制模塊設計
硬件部分主要是利用主控芯片配合紅外避障模塊,錢幣經過時發送信號給PC機,控制攝像頭采集圖像。軟件部分是基于VS2010平臺,輔以OpenCV3完成圖像處理的。根據HSV空間H通道上顏色連續分布的情況,將圖片的RGB空間轉換為HSV空間,隨后實現通道分離,獲得單獨的H通道,對H通道圖像進行二值化,獲得一副黑白圖像。隨后對該圖像進行黑白點計算,即可判斷出當前紙幣的面值。
參考文獻
[1]唐增寶,常建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彭文生,李志明,黃華梁.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付鳳嵐,胡業發,張新寶.公差與檢測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