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第一次進手術室是因為一次采訪。那時候剛剛開始做醫療節目,對醫院的一切都停留在病人的角度,覺得醫院既神圣又恐懼。沒幾天就接到了一個采訪任務,是去手術室里拍一期節目。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我仍然記得當時的每一個場景。那天去的很早,跟著大夫從醫生通道換好隔離服后,穿過一道道嚴格消毒的大門,就進到了手術室,手術室里和我之前想象的并不一樣,看起來一個個的手術間其實更像一間一間的大病房,透過手術間門上的玻璃窗,可以望到里面認真手術的醫生護士們,整個手術室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沒走多遠就到了要采訪的手術間,病人已經麻醉好安靜地躺在手術床上,醫護人員有序地準備著術前需要的東西,我站在門口靠邊的位置,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一個聲響打擾了醫生們,更怕自己不合時宜的亂動污染了手術間里消過毒的用品。主刀大夫好像看出了我的不自在,笑著跟我說不用緊張,然后介紹了手術室里我可以活動的區域,并且安排了讓我臨時休息的小板凳。
手術我是看不懂的,只知道大夫們圍在手術床前忙來忙去,說著我聽不懂的術語,我拍一會覺得累了就去坐一會,然后再拍一會再坐一會,兩個小時以后手術終于結束了,可是經過消毒后又推進來一位患者,緊接著又是消毒麻醉等等一系列工作,緊張的第二臺手術又開始了。就這樣忙忙碌碌大半天過去了,我從口渴到餓再到餓過勁,大夫們終于忙完了,把我帶到他們手術室的小飯廳隨便吃了幾口飯。這時候從他們摘掉口罩的臉上我才看清了每個人的長相,和臉上的疲憊。吃過飯大夫就讓助手把我送出了手術室,我收拾好設備路過剛才的手術間時,本來想和他們打個招呼,卻發現他們坐在手術室的地上,靠著墻閉目養神。突然我的心里就特別難過,我想到了新聞上越來越多的襲醫事件,想起來很多時候患者對醫生的誤解。那是第一次,我這么近距離地體會醫生的工作狀態,也是第一次,讓我對這個職業肅然起敬。
醫生不是神,他們不能保證你的疾病百分之百會治好,但是他們的確在竭盡所能地為你治病。
在醫院里你能看到這世間最殘酷的離別,也能看到這世間最溫暖的柔情。雖然醫患關系近幾年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可其實大部分病人對醫生還是信任和感激的。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去兒科的一次采訪。不來醫院你不會知道原來有那么多的孩子,世界迎接他們的方式并不友好,他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帶著疾病的。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三歲的小姑娘,她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被查出了癌癥,經過幾年的治療,她已經成了醫院里的??停t生護士都認識她,她也很熟悉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工作人員沒事就喜歡抱抱她。醫生說孩子的病已經治的差不多了,年底差不多就可以出院了,我忘記這個病的名字了,但大夫說這種癌癥是可以治愈的。孩子的父母很年輕,年輕的媽媽說起來的時候一直很感謝大夫,眼睛里含著眼淚,雖然臉上有倦意,可是仍掩飾不住她的開心。還有一個十幾歲的藏區來的男孩子,因為家住的比較遠,當地醫療條件又有限,所以起初不是特別嚴重的病被拖成了要命的疾病,大夫說得了這種病百分之九十都會去世,可是男孩特別堅強,家人也都很信任醫生,醫生們開會研究出了最佳值治療方案后,經過大夫和患者以及家屬的共同努力,孩子竟然痊愈了。我去的時候男孩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然他的普通話說的不好,可是他的眼睛確格外的亮,對大夫們笑的也很甜。我想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每一個人兒時都有一個當醫生的夢想吧,穿上神圣的白大褂,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墒蔷拖衩恳粋€夢想實現起來都不容易一樣,最后能真正當上醫生的人并不多,有人是放棄了,有人是知難而退。其實醫生真的是一個很難做的職業,很多崗位,只要我們肯努力學習,肯踏實的干日積月累總會勝任這份工作。唯有醫生,需要超乎尋常的膽量,豐富的醫學知識,精湛的醫療技術,和一顆大仁大愛的心。這些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
人有生老病死,人吃五谷雜糧,每一個人都會生病,每一個人都需要醫生,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要去不知道多少次的醫院。雖然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健健康康,可是當你一旦生病的時候,只有醫生可以幫助你。我想只有我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才能讓醫生更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作者系西寧廣播電視臺廣告經營中心《養生坊》節目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