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李 盛
(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湖北 武漢 430015)
?
HIF-α、IL-10、Ki-67在老年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張偉,李盛
(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湖北 武漢 430015)

子宮內膜樣腺癌;缺氧誘導因子-α;白細胞介素-10;Ki-67抗原
[Key words]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α (HIF-α); interleukin-10 (IL-10); Ki-67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社會生活變化,其發病率逐年增加。研究結果表明8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病灶位于子宮體內,患者5年生存率較高,手術治療預后較好,但少數患者出現轉移侵襲性較強,患者預后效果較差等現象,用現有的理論難以充分解釋[1-2]。因此,掌握腫瘤轉移侵襲性強弱以及分化轉移程度差異,從而有助于臨床醫生對患者預后情況加以判斷,針對性給予治療。本研究主要針對缺氧誘導因子-α(hypoxia-induciblefact α,HIF-α)、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以及Ki-67抗原(Ki-67)3項指標在老年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的表達狀況,探究其臨床意義,明確三者與子宮內膜樣腺癌相關性大小,從而為臨床工作提供指導。
1.1一般資料
將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內在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進行子宮內膜腫瘤的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均大于60歲,在所有研究對象中,經病理指標確診為子宮內膜腺癌標本為40例(A組),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標本32例(B組),同時,將正常子宮肌瘤增生期患者的子宮內膜診刮標本36例設定為對照組(C組)。其中A組患者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3.59±5.31)歲;腫瘤采用國際婦產科協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of gynecologie and obstetrigue,FIGO)分期方式[3],包含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14例,Ⅲ期8例;在腫瘤分化程度方面,G1級患者17例,G2級患者13例,G3級患者10例;存在淋巴結轉移患者11例。B組患者平均年齡(62.68±3.42)歲,C組患者平均年齡(63.26±4.64)歲。所有納入本次研究患者在1年內無宮內置節育環史,以及未服用性激素類藥物。3組間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均P>0.05)。
1.2方法
所有納入本研究的組織樣本均采用40g/L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厚度4μm的連續切片,染色采用蘇木精-伊紅進行,HIF-α、Ki-67等采用免疫組化S-P方法進行檢測,IL-10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進行測定,并進行全自動酶分析儀進行測定。
1.3結果判斷
在光學顯微鏡下對切片標本進行觀察,陽性標準為胞膜、胞漿或是核內棕黃色顆粒,粗細一致,Ki-67的陽性顆粒主要位于細胞核內,而HIF-α主要分布在細胞漿和細胞核內,黃色顆粒較大。在400倍光學顯微鏡下隨機選取10個視野內細胞,參考染色細胞數量將陽性細胞分4等級,陽性細胞數目低于10%,即為0分;陽性細胞數目為10%~24%記為1分;陽性細胞25%~49%為2分,陽性細胞≥50%為3分,還根據染色深淺不同進行分類,不顯色、淡黃色、桔黃色和棕黃色各計為0、1、2、3分,兩者相加,陰性為0~1分,陽性為2~3分,強陽性為超過3分[4]。對樣本切片選擇5個高倍視野(×40物鏡,×10目鏡), 同等曝光條件一次拍攝完成,采用相關圖像分析軟件對照片進行分析,校正光密度后,分析高倍視野內的積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以五高倍視野的IOD平均值作為該樣本IOD值。
1.4統計學方法

2.1缺氧誘導因子-α和Ki-67抗原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
對正常子宮組織,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組織,及子宮內膜癌組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HIF-α和Ki-67的表達,HIF-α主要分布在細胞漿和細胞核內,Ki-67的陽性顆粒主要位于細胞核內,HIF-α與Ki67的著色深度正常組織,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腺癌組織中逐漸加深。代表性結果如圖1所示。

圖1不同類型子宮內膜病變HIF-α與Ki-67的表達
Fig.1Expressions of HIF-α and Ki-67 in different types of endometrial lesions
2.2 各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3組HIF-α和Ki-67陽性表達率有顯著性差異(χ2值分別為36.925、34.645,均P<0.05),IL-10水平有顯著性差異(F=188.544,P<0.05),A組HIF-α和Ki-67陽性表達率、IL-10水平均最高,見表1。
2.3不同臨床類型中3項指標的表達情況對比
HIF-α、Ki-67表達陽性率隨著臨床分期增加而增高,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肌層浸潤程度越高,存在淋巴轉移的患者,其上述兩項指標的陽性率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在病理分級比較中無統計學差異(P>0.05)。在IL-10的IOD指標對比中,臨床分期高、病理分級高、肌層浸潤、淋巴轉移均與IOD高值相匹配,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表3和表4。


Table 1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s of HIF-α, IL-10 and Ki-67 among different endometria ±S]
表2子宮內膜樣腺癌在不同臨床病理狀態下HIF-α水平(n)

Table 2 Levels of HIF-α in different clinical pathology status of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n)
表3 子宮內膜樣腺癌在不同臨床病理狀態下Ki-67水平[n(%)]

Table 3 Levels of Ki-67 in different clinical pathology status of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n(%)]



項目例數(n)IL-10(pg/mL)tP臨床分期-25.3460.000 Ⅰ188131.30±642.13 Ⅱ+Ⅲ2213764.22±742.32病理分級-29.6510.000 G1177984.26±425.60 G2+G32312693.35±542.34肌層浸潤-23.1050.000 <1/2268944.46±352.66 ≥1/21411843.51±423.82淋巴轉移-26.9620.000 有119149.42±523.32 無2913523.63±432.5
3.1缺氧誘導因子-α在老年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的意義
HIF是機體內氧平衡維持的重要轉錄基因,主要由α、β亞基組成,HIF-α主要發揮調節和活性亞基作用,是機體內惟一發揮氧調節的基因亞單位,對HIF活性有重要影響,在機體內外多種因素剌激下活化,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存活及凋亡等生物學過程產生重要影響,發揮體內生理、病理調節作用。近年來,有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多項腫瘤的檢測報告中,發現HIF-α有過度表達的現象,且還與腫瘤轉移侵襲能力存在相關性,能夠影響腫瘤對治療的敏感性,與預后效果存在密切關系,在腫瘤細胞內發現HIF-α表達,而在腫瘤組織基質細胞及相鄰正常組織細胞內未出現HIF-α表達,腫瘤壞死病灶區域及浸潤邊緣,HIF-α表達水平較高[5]。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子宮內膜惡性程度增加,HIF-α表達水平提高,分析該研究結果可知子宮內膜腺樣癌變過程中,細胞增殖速度加快,胞內存在缺氧現象,使得細胞內HIF-α轉錄激活,HIF-α高表達,并介導內膜細胞能量代謝模式變化,使得缺氧情況下也能迅速增殖。本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指標如臨床分期、肌層浸潤以及淋巴結轉移情況下,HIF-α表達不同,且隨病情嚴重,腫瘤分化,表達呈顯著上升趨勢,因此,可知HIF-α表達水平較高,在子宮內膜癌癥早期以及惡性進展期等過程均存在,與腫瘤細胞轉移、侵襲等存在密切關系。
3.2 Ki-67抗原在老年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的意義
Ki-67抗原主要發揮識別GO晚期外細胞周期核抗原的作用,其特點在于抗原半衰期短,在于細胞周期脫離后,快速降解,能夠對增殖分裂的細胞發揮快速識別的作用,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增殖細胞標記之一[6]。在宮頸炎、上皮內瘤變以及宮頸癌中,Ki-67呈表達逐步增加的水平,且隨著子宮頸癌的分化效果越差,其相關表達的指數越高,增殖旺盛的細胞,其表現的轉移侵襲性越強。因此,在多項研究中,Ki-67也主要用于評價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生長、浸潤情況,并對其復發、轉移及侵襲情況進行判定[7]。
本研究結果表明,Ki-67陽性率分別在不同子宮內膜狀態下表達水平不同,且在正常增生期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及內膜樣腺癌組織中,陽性率逐漸提高,A組樣本中Ki-67的高水平表達,且高于另外兩組,A、B組樣本中的陽性表達水平對比,數據無顯著統計學差異,這一結果進行分析可知,細胞過度增殖與子宮內膜樣腺癌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這一過程從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開始,因此,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中Ki-67過度表達,Ki-67可作為評價子宮內膜樣腺癌細胞增殖、分化狀態的重要指標,可用于判斷腫瘤的侵襲能力。
3.3.白細胞介素-10在老年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的意義
IL-10是由機體內多種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以及活化的B細胞以及Th2細胞分泌產生多功能細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有研究結果表明,IL-10能夠調節機體內炎癥、免疫、腫瘤細胞等,因此,能夠對機體炎癥、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能夠發揮重要作用[8-9]。在IL-10的IOD指標對比中,臨床分期高、病理分級高、肌層浸潤、淋巴轉移均與IOD高值相匹配,隨著子宮內膜惡性程度增加,IL-10表達水平提高,分析該研究結果可知子宮內膜腺樣癌變過程中,刺激機體內炎癥、免疫系統,細胞分泌激活,IL-10分泌增多。因此,子宮內膜癌癥早期以及惡性進展期等過程均存在高水平IL-10表達,其與腫瘤細胞轉移、侵襲均存在一定的關系。
綜上所述,HIF-α、IL-10及Ki-67在子宮內膜癌組織內高表達,則表明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浸潤性較強,有轉移、侵襲性,應當在臨床上加以重視,因此在臨床上需推廣檢測指標,有助于手術方式的確定和預后判斷。
[1]蒲杰,梁家智.飲食與子宮內膜癌風險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22(6):852-855.
[2]李林,程矗,段瑞岐,等.IL-10、IL-17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5(5):793-796.
[3]李林,程矗,段瑞岐,等. 白細胞介素-10,-17及叉狀/翼狀螺旋轉錄因子,維甲酸相關孤兒受體-γt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9(5):599-603.
[4]黃敬皓.免疫組化標記物在子宮內膜樣腺癌與宮頸腺癌診斷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6):778-779,782.
[5]Snell C E, Turley H, McIntyre A,etal. Proline-hydroxylate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 upregulation in human tumours[J]. PLoS One, 2014, 9(2):e88955.
[6]Ghoneim F M, Khalaf H A, Elsamanoudy A Z,etal.Protective effect of chronic caffeine intake on gene expression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signaling an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d Ki-67 in Alzheimer's disease[J].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5, 8(7): 7710-7728.
[7]邢海燕,薛鳳華,秦曉敏,等.HIF-1α、VEGF和MMP-9在子宮內膜樣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1(4):77-80,86.
[8]陳芳,劉文臻,劉云香.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Twist和HIF-1α及E-cadherin表達的臨床意義[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11):858-862.
[9]張佩,黃星原,徐木珍.IL-10對CVB3病毒性心肌炎治療作用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22(5):576-578.
[專業責任編輯:安瑞芳]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F-α, IL-10 and Ki-67 in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of the aged
ZHANG Wei, LI She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15, China)

2015-08-22
張偉(1980-),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腫瘤的研究。
李盛,副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6.02.016
R711.7
A
1673-5293(2016)02-01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