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遜阿依·阿布力米提(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伽師分校,新疆 喀什844300)
冬小麥配方肥對比試驗
吐爾遜阿依·阿布力米提
(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伽師分校,新疆 喀什844300)
冬小麥專用配方肥小區試驗,驗證不同種類配方肥的施肥效益、增產效果、施肥比例、施肥時期等參數,為冬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冬小麥;配方肥;對比
通過幾種冬小麥配方肥小區試驗,驗證不同種類配方肥的施肥效益、增產效果、施肥比例、施肥時期等參數,篩選最經濟合理的配方肥品種,為小麥優質高產提供科學依據。
2.1供試肥料
金胡楊復合肥(N-P2O5-K2O,總含量36%,30-6-0),磷酸二銨(N-P2O5-K2O,總含量 64%,18-46-0)(農民習慣施肥),BB肥(N-P2O5-K2O,總含量 45%,16-22-7),百地康復合肥(N-P2O5-K2O,總含量40%,16-18-6)。
2.2供試作物
小麥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新冬20。
2.3試驗處理
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處理隨機排列,小區面積 25.2平方米。
處理1:百地康復合肥,畝用量40公斤。
處理2:按方配肥:BB肥,畝用量40公斤。
處理3(對照):農民常規施肥:磷酸二銨,畝用量40公斤。處理4:金胡楊復合肥,畝用量50公斤。
2.4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設置在鐵日木鄉鐵熱克艾日克村2組色來·阿不都熱依木戶地,前茬作物為復播玉米,三年平均單產 420公斤。土壤類型為灌淤土,土壤質地粘壤土,肥力中等,代表面積0.015萬畝。試驗前土壤農化分析pH值 8.06,有效磷9.8毫克/公斤,速效鉀 140毫克 /公斤,水解氮 61毫克 /公斤,有機質11.8克/公斤。
3.1播種
2014年 10月 15日劃分小區按照小區施肥犁地,打埂后人工播種。采用 15厘米等行距播種,畝播種量20公斤。
3.2田間管理
人工除草二次,灌水 4次,追肥二次(3月 30日,4月 18日各追施尿素 20公斤 /畝)。6月 22日進行收割小麥。
3.3試驗觀察
小麥在越冬灌水后,處理 4小麥苗明顯發黃。在 12月28日越冬前小麥調查,處理 1,處理 2,處理 3、處理 4分蘗分別只有0.58個、0.6個,0.53個,0.51個。氮磷鉀肥結構比例對越冬前冬小麥分蘗有一定的影響。
在4月5日小區灌頭水6天后觀察,處理4冬小麥植株矮小,葉片發黃,越冬死亡多,死亡率在 9.3%,其他小區死亡率低在3.4%。
從表1生育期調查表中可以看出,該試驗小區生育期最長的是處理 2,其次是處理 1,它們的關系是處理 2>處理1>處理3>處理 4,說明冬小麥肥力不足會提前成熟。
從表2上可以看出,處理 2平均株高 63厘米,最矮的是處理 4,只有 49.6厘米;穗粒數的關系是處理 2>處理 1>處理3>處理4,千粒重相差不大。
從表3中可以看出,產量最高的是處理2,它們的關系是處理2>處理1>處理3>處理4。
從增產性看出,處理 1較處理 3增產21.4公斤/畝,增幅5.1%,處理2較處理3增產34.3公斤/畝,增幅8.1%。
從表4中經濟效益分析上看出,處理2的經濟效益最好,其次是處理1,分別較對照增收102.9元 /畝,64.2元/畝。
8.1增產性
施用百地康肥料的處理較對照增產21.7公斤 /畝,增幅5.1%,按方配方處理較對照增產34.3公斤/畝,增幅 8.1%。
8.2增效性
按方配肥的經濟效益最好,其次是施用百地康肥料處理,分別較農民施用二銨對照增收102.9元 /畝,64.2元 /畝。
8.3生產建議
試驗結果表明在伽師縣小麥生產中,應該改變農民長期單一施用二銨肥料用作小麥基肥的習慣,建議使用總養分含量在 40%以上氮磷鉀三元素配方肥或復合肥,提高小麥品質,增加小麥單產。

表1 不同處理的小麥生育性狀表

表2 小區生物性狀表 單位:厘米、萬株、萬穗、克、公斤

表3 不同處理畝產量比較表(公斤/畝、%)

表4 不同處理經濟效益分析表(公斤、元/畝、元、%)
S512.11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7.028
吐爾遜阿依·阿布力米提,本科學歷,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伽師分校,農藝師,研究方向:學歷教育和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