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曦莉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談對接地的認識
劉曦莉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接地設計是建筑電氣設計中必不可缺的,在此淺談本人對接地形式的相關概念,并對接地形式、五種接地形式的特點及在防止間接觸電中采取的措施的認識。
接地;接地形式
所謂接地是指將電力系統、電氣裝置、不屬于電氣裝置的導體及建筑物的金屬構件和接地極相連接。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受到電擊、保護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保護線路及設備免遭損壞、預防電氣火災、防止雷擊和防止靜電損害。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規定低壓電網有TN系統、TT系統、IT系統的接地方式。根據中心線和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連接的不同方式,TN系統又可以分為:TN-C系統、TN-C-S系統、TN-S系統。
①、TT系統:電源端直接接地,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接至電力系統的接地點無關的接地體,即為接地制;
②、IT系統:電源端不接地或通過大阻抗接地,電氣設備金屬外殼直接與接地體相連接,即為不接地系統或阻抗接地系統。
③、TN系統:電源端直接接地,電氣設備金屬外殼與中心線相連接,即接零制。

①、TT系統:在TT系統中,用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單獨接地,與電源的接地在電氣上無關聯(即PE線與N線無聯系)。正常工作時用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不帶電位;在TT系統發生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包含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電阻Ra和電源接地電阻Rb.與TN系統相比較,TT系統故障回路阻抗大,故障電流小,故障點未被熔焊而呈現大的接觸電阻。故障點的接觸電阻難以估計,TT系統接地故障電流也難以確定;在TT系統中,共用接地極的設備,由于PE線是連通的,存在故障電壓蔓延的情況。單獨接地的設備無故障電壓蔓延的影響;
②、IT系統:電力系統的帶電部分與大地間無直接連接(或有一點經足夠大的阻抗接地),受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通過保護線接至接地體;IT系統發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時,故障電流為非故障相的對地電容電流,故障電流小;IT系統在一相發生接地故障時,另外兩相對地將呈現線電壓,因此采用IT系統需提高裝置的對地耐壓;
③、TN-C-S系統:前一部分的PE線和N線是合并的,后一部分PE線和N線則是分開的;在TN-C-S系統中,正常時,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電位僅為合一的PEN線上的電壓降,PEE線與N線分開后,可以降低正常時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電位;在TN-C-S系統中,系統的PE線與N線有電氣連接,接地短路電流大,故障回路容易被切除;在TN-C-S系統中的PEN線,在有單相負荷的情況下,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對地電壓為220V;在TN-C-S系統中,PE線及PEN線是連通的,在不能迅速切除故障回路時,與TN-C系統和TN-S系統相同也存在故障電壓蔓延的情況
④、TN-S系統:與TN-C系統相比較要多承擔一根PE線的費用;在正常工作時PE線不通過負荷電流,TN-S系統的PE線以及與PE線相連的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不帶電位;與TN-C系統相似,TN-S系統的PE線和N線有電氣連接,故障電流大,故障回路容易切除;在TN-S系統中PE線是連通的,在不能迅速切除故障回路時,也存在故障電壓蔓延的情況;。
⑤、TN-C系統:在TN-C系統中,保護線和中性線合并為PEN線,它具有簡單經濟的優點;當單項或三相負荷不平衡時,PEN線流過正常負荷電流或不平衡電流。由于在PEN線上具有阻抗,此電流在PEN線上產生的電壓降將呈現在用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上;在發生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的阻抗小,故障電流大,故障回路容易切除;在此系統中由于PEN線是連痛的。當有一設備產生接地故障電壓時,如果不能迅速切除故障設備,故障電壓可通過PEN線蔓延到系統的其余設備中;當PEN線斷線時,再有單相負載的情況下,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對地電壓為220V;
對于TN-C、TN-S、TN-C-S三種系統中為防止間接觸電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相同的,主要有:⑴在每一建筑物中都要進行一次總電位聯結;⑵所有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必須經過PE線或PEN線與電力系統的接地點連接;⑶能同時觸及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必須經過PE線接地;⑷發生接地故障時,保護裝置應能自動切斷故障設備的電源;⑸配電干線和只供給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故障分斷時間≤0.4S。;⑹供電給插座或手握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故障分斷時間≤0.4S。;⑺電纜線路或架空線路在每個建筑物的進線處,PEN線或PE線需重復接地,Rt≤10Ω;⑻在PEN線段上允許連接PE線、N線、PEN線。但是PE線與N線分開后,就不允許在合并。
對于TT系統為防止間接觸電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⑴在每一建筑物中都要進行一次總電位聯結;⑵外露可導電部分必須通過PE線接地,允許單獨接地或通過共同的PE線接地;⑶同時可觸及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必須接在同一接地體或保護線上;⑷多臺電氣設備共用同一接地體保護裝置時。其外露導電部分也必須接在同一個接地體或保護線上;⑸對配電干線和只供給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故障保護裝置的分斷時間小于5s;⑹供電給插座或手握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故障分斷時間≤0.4S。;;⑺嚴禁隔離或斷開PE線;⑻配電屏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通常是通過PE線固定在支架上實現的。
對于IT系統為防止間接觸電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⑴在每一建筑物中都要進行一次總電位聯結;⑵IT系統中的任何帶點部分不允許直接接地。IT系統中的電源系統對地要保持良好的絕緣狀態;⑶IT系統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應通過保護線與接地極可靠連接;⑷同時可觸及的外露導電部分必須接在同一接地體或保護線上;⑸多臺電氣設備共用同一接地體保護裝置時,其外露可導電部分也必須接在同一個接地體或保護線上;⑹同時能觸及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進行輔助等電位聯結;⑺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IT系統不宜引出中性線。
接地系統的正確選用可是電氣裝置整體無論是在初期投資、將來的運行費用、維護的方便性、設備的質量、安全性、供電的不間斷性上均能獲得最優化的功能。
[1]《21世紀建筑電氣設計手冊》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接地技術220問》 出版單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