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慧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
方 慧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服務群眾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以提高服務質量為基礎,以完善服務實績考評機制為保障,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水平的衡量標準。
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群眾;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黨中央深刻把握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規律、著眼于永葆當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領會、全面貫徹落實這一部署要求,以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緊緊圍繞企業生產中心工作,把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總抓手,以服務助推發展、以服務促進和諧、以服務凝聚人心,以服務建強組織,努力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一項基礎工程,是我們當前緊密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定位。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核心任務和基本職責,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價值取向。要廣泛推行“黨員先鋒號”、“黨員活動日”、“黨員示范崗”等做法,積極創新服務載體,拓展服務平臺、打造服務品牌,牢固樹立“服務能力就是執政能力、服務水平就是執政水平”的理念。
群眾工作是常態化、長期性工作,只有以科學的制度為根本保障,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才能避免形式主義和短期行為。制度建設的成果,是衡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要進步完善制度建設與創新。提高制度全面性和系統性。避免許多制度在操作上缺乏明確而具體的規定。進步提高科學性和適用性。制度內容不完善,規則和措施嚴重缺位,往往是發現了問題才推出制度,疲于應付制度“漏洞”。加強制度執行力到位。制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避免種種制度成為擺設、流于形式。
與傳統的基層黨建模式相比較,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服務功能,通過服務來更好地履行基層黨組織宣傳、教育、引導、管理群眾和黨員的功能。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要突出“五個服務”,即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基層黨組織作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體,必須積極探索創新載體,建立健全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和服務平臺,推進服務常態化。緊緊圍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群眾的愿望和訴求,提高服務水平。
一是打造共駐共育共建黨群服務平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整合各類資源,積極開展黨組織和社區、農村黨組織的“結對共建”、“三聯三互”活動,解決群眾所需,化解社會矛盾,與社區黨員干部共保社區穩定、共謀社區發展、共創文明社區,增強群眾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同感。
二是完善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建立健全黨員民情聯絡、民意代言、民情分析、群眾求助、限時辦結、意見反饋等制度,堅持干部下基層,開展學黨章守紀律、“問計問需問政于民”調研和“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積極構建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辦實事的工作網絡,使黨員干部充分了解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困難群眾的利益訴求,掌握政策作用效應和政策盲區,促進直接聯系服務黨員群眾常態化。
三是開展服務品牌創建。結合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黨組織和黨員按照承諾和評議要求,深入開展“便民服務”,黨員奉獻在崗位、服務在一線、活躍在群眾中,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選出一批服務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學習模范、爭當模范,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情況千差萬別,任務十分繁重。要積極探索實踐,改進方法措施,突出對基層黨組織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業績的考評。抓好政務、黨務和財務公開,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暢通服務渠道,完善考評方式,拓寬群眾參與評議渠道,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服務群眾工作的能力。
一是圍繞群眾需求,細化標準以創促建。分類細化服務標準和考核標準,積極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精準化服務。一是分類指導。通過走訪座談、項目調研、接待來訪等方式,分特色創建“攻關型”“和諧型”“效能型”“學習型”“凝聚型”服務品牌。二是指標設置體現量化差異。堅持把考核變得可指導、可量化、可督查、可考核、可評價,在指標設置上,既突出重點,又體現差異,形成各具特色的差異化指標體系,使考核更加科學、合理、準確。
二是突出群眾滿意,扎實推進以創促優。不斷豐富完善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載體,并通過強化群眾滿意度測評,力促抓大事、干實事、做群眾滿意的事。一是開展群眾即時評價機制,將“群眾訴求解決滿意度測評”細化為文明規范、辦理效率、解決落實等三項評議內容,由辦理業務的群眾對服務的滿意程度進行“一事一評”,讓問題解決滿不滿意由群眾說了算。建立“民情檔案”“問題臺賬”,形成“責任清單”一一分解,將各項服務落實,由群眾即時評價。二是實行動態管理。加大經常性監督檢查力度,對各基層黨組織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情況、考評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掌握各單位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情況。
三是強化群眾參與,科學考評以評促創。把群眾性作為構建服務型黨組織群眾考評機制的核心,加大群眾參與比例,擴大群眾評價指標權重。一是突出群眾性。在群眾評環節參與測評的人員上,黨員代表不高于30%,本級黨組織班子成員不得參與本級群眾評環節,讓群眾更大程度參與其中。二是突出實效性。把對黨組織的考評與對黨組織書記的考評相結合,將黨組織考評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核心在服務,重點在建設,根本在群眾滿意。雖然各領域基層黨組織職責任務不一樣,面臨的情況千差萬別,但服務是共性要求,向服務轉型是緊迫任務。基層黨組織建設 “五個服務” 功能內涵和“六有”建設目標,明確了強化服務功能、健全組織體系、建設骨干隊伍、創新服務載體、構建服務格局5項具體創建任務。這些新部署新任務,以服務為主線,理念更鮮明、職責更明晰、評價更聚焦,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總體要求。我們深信,隨著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基層黨組織必將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的堅強堡壘,也必將成為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