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攝影/李子涵 張梟 馬紅東 資料
【藝術人生】
鳳翔衍紙畫達人 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
撰文并攝影/李子涵 張梟 馬紅東 資料

張鳳英教學生制作基礎花型——葉形卷


鳥語花香

可愛的小女孩
紙藝的魅力在于其無限的表達能力,而多樣化的表現手法更凸顯出紙藝的包羅萬象。衍紙一直都被視作紙藝大家族中優雅的典范,自從衍紙技藝流入民間之后,不但表達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巧妙的設計更是將紙藝固有的藝術氣息展現得淋漓盡致。衍紙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生活藝術,這種風格奇麗的紙藝術起源于15-16世紀左右歐洲修道院,然而在大秦嶺中的鳳翔縣卻深藏著這樣一個傳承者——張鳳英!
3月8日,在鳳翔縣慶祝婦女節活動現場,女教師張鳳英豐富多彩的衍紙畫備受關注。在她的衍紙畫展臺前,一幅“俏花旦”衍紙畫引人入勝,遠看就像是一幅絢麗的油畫,走近才發現這幅“俏花旦”是用紙條卷、捏、粘等形式拼接、組合而成的手工藝術品。“鳥語花香”、“梅蘭竹菊”、“蝴蝶”、“駿馬”等,僅用一張彩色的紙條就能“卷”出絢麗的畫作,讓現場觀眾贊嘆不已。
張鳳英介紹:“衍紙是源于古埃及一種紙藝形式,結合了雕塑和繪畫的長處,制作的基礎是被卷曲的紙帶,也稱卷紙。”衍紙藝術又叫卷紙裝飾工藝,以專用的工具將細長的紙條,卷成一個個小“零件”,再展開創作成羽翼,將這些樣式復雜、形狀不同的“零件”組合起來,就成為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了。
鳳翔縣是傳統工藝美術之鄉,剪紙、泥塑、木板年畫、馬勺臉譜等馳名國內、享譽世界。張鳳英將舶來品與傳統文化和古典工藝結合起來發展,創作出了大量具有濃郁民俗風情的衍紙畫和紙蕾絲作品,使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鳳翔縣的藝術園地增添芬芳。現在她已是鳳翔縣公認的衍紙達人,創作了許多新穎題材的衍紙畫作品。去年,她的衍紙畫得到所在學校的關注與認可,隨后便將衍紙藝術引入學校藝術教育門類之中。
張鳳英非常熱愛鳳翔縣傳統剪紙、刺繡、編制等手工制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衍紙藝術和紙蕾絲制作工藝,從此沉迷其中,利用工作之余,認真學習、悉心研究這門技藝。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付出大量的心血后,終于掌握了制作技術和一些復雜的工藝,創作出了系列作品《蝶引花香》、《連年有余》、《輕扇掩紅妝》等紙蕾絲畫。通過描繪、彩繪上色、壓凸造型、穿孔、點刺、剪裁等制作工藝,原本簡單平常的材料,在她的巧手下變成了一幅幅華貴典雅、美輪美奐的高雅藝術品。

衍紙畫《福》

連年有余


一馬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