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事,諸君已知。
于是互聯網上,或慷慨陳詞,或喊打喊殺,或嬉笑怒罵,各自文章春秋。
地不能割,海不能讓,一寸不退。這是當然的,必須的。但喊打喊殺、仇視全球,甚至大嚷“看見祖國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恨不得看誰都是敵人,也不太對。說實話,有些地方有些勢力,巴不得中國在世界眼里耍流氓呢。
大國不怒。尤其是這種時候,對個小國急什么呢?吐個煙圈就能解決的事,還有必要巨人調動全身肌肉,去踩螞蟻么?何況,理又不虧,何必耍流氓呢?
我們該提倡的是:別激動,合理合法地耍計策,平事兒。
實際上,中國在這件事上,一直在這么做:合理合法地,說不。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是同意了、簽署了的。但該公約298條,是規定了一些例外的。
2006年,中國按照公約例外,提出過:
對于《公約》第298條第1款(a)、(b)和(c)項所述的任何爭端(即涉及海洋劃界、領土爭端、軍事活動等爭端),中國政府不接受《公約》第15部分第2節規定的任何國際司法或仲裁管轄。
即:涉及領土,我們是不談的。
菲律賓此次,是打了擦邊球。他們2013年提出的十五項仲裁請求里,不談島,不談海域,只談海洋地形的法律地位和島礁區分。假裝不談領土——因為我們早說了,涉及領土,那是不談的——但其意還是在談領土。
很狡猾,但合法。菲律賓人就是鉆了空子,繞著彎玩。
按照公約附件七,凡有仲裁,需組成法庭、裁決。
但法庭也有義務:他們需要查明對該爭端確實有管轄權。
中國2014年12月就發布了《立場文件》,表示我們不承認這個仲裁有管轄權,也不出席——這其實就很聰明,文件也寫得很好。什么話都不說,或者出庭應訴,都不對;還是直接不承認,最好。所以,我國不承認任何仲裁結果,從頭到尾地,不承認。而且,此仲裁理論上沒有強制執行權。
菲律賓意圖海洋地形的法律地位,躲開了領土問題(我們聲明過的例外),其實還是在念叨領土領海。
所以,中國一直在做,以后也該做的,還是繼續如2014年似的,否認仲裁的管轄權,強調其要求已經觸及此前聲明不談的領土問題,所以,不接受仲裁。
現代外交,不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了。
中國老百姓接受的,大多是愛憎分明的教育。許多人都覺得,外交仿佛該是晏子出使調侃楚王,諸葛亮去舌戰群儒,周總理“機智地反駁了對方記者贏得滿堂喝彩”。好像只要有張好嘴,會抖機靈,就能辦外交似的。好像萬邦來朝,能幫國家斥退敵國,就是好外交似的。
然而不是的。國際外交,早已發展為一門高度發達、極其細致、法令瑣碎的科學。是雙方戴著鐐銬跳舞,而非各自舉著拳頭撒潑。
當年某些帝國主義厚顏無恥,到底也得表面上奉法而行,面子上得過得去。丘吉爾所謂“殺人也要客客氣氣的嘛”。以前德皇要山東時,對使臣說什么“中國如不聽話,當以老拳搗之”,這事是被歐洲人當笑話的:沒文化。
外交無論多么奸詐——比如英國人那套大陸均勢,所謂“大英帝國沒有永恒之對手,只有永恒之利益”,以至于法國強了就幫普魯士(德國),德國(普魯士)強了就幫法國——臺面上,是要按照法規來的。就像美國某些壞蛋律師,再怎么混蛋,程序正義是起碼的。
對中國,程序正義尤其重要。
所以我們要學當年英國、后來美國,按著國際法來耍計策,而不是提倡撒潑渾賴耍流氓。
許多人津津樂道于周總理“機智地回答了外國記者,一片掌聲”,然而再看看總理做了些什么:在建國初期,與蘇聯建交,背靠大樹,引來援助;朝鮮停戰談判;幫越老柬三國獨立,推動萬隆會議(殖民主義吃了大虧);換回錢學森;與蘇聯失和后,與美國關系正?;?/p>
這就是先聯吳抗魏,再聯魏抗吳,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中間還順手扶植了一堆手下。而且從頭到尾,都合理合法。這才叫外交。
我一直說,中國當下外交,綿里藏針,軟硬兼施。最妙的是,中國外交現在很懂國際規矩,但并不完全按歐美的方式來出牌。重私交人情、講政治格局,前一招綿韌,后一招靈活。
這種時候,不要喊打喊殺,也不要急著仇視世界,更不要隨意言戰。武俠小說里,小癟三才會菜雞互啄。高手都是虛比幾下,平淡無奇,然后一招而決。
同樣,這個時代,敘利亞那些土鱉武裝才菜雞互啄,曠日持久,赤地千里,流離失所。美、中、俄這種大高手,互相把兵力調動幾下,隔空喊幾句話,那就是比畫招式。誰都不想真打,一打就是地球抖三抖。比畫給周圍看,抖擻一下肌肉。
菲律賓也不會蠢到真以為靠個仲裁就能從中國搞到海域,最多就是惡心一下中國。
外交謀戰,一步套一步,這只是許多步中的一步。
大國不怒。
作為公民,這種時候,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別被情緒沾染得情緒亢奮、跟人噼里啪啦吵架誤了自己的正事,就算是愛國了。
畢竟,中國但凡有1/10的人為了這事激動得刷一下午朋友圈,誤的工時……可能就頂有些小國一年的生產總值呢。
畢竟,許多地區許多勢力,巴不得讓世界覺得“中國在耍流氓”。
至于海和島的事,有領了我們納的稅、專門思考這事的諸位呢。
(摘自“張佳瑋微信公眾號” 圖/張文發)
本欄編輯: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