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一只鴿子停在白求恩雕像的腦袋上,編導喊:“別拍了,這樣的鏡頭用不了?!庇谑菙z像拿了塊小石頭要把鴿子轟走,小廣場上人來人往,小石頭不好輕易出手,那只鴿子忽然振翅飛走,攝影連忙開動機器,拍攝白求恩雕像的畫面。但只不過幾秒鐘,另一只鴿子又飛上了雕像的腦袋,拍攝只能暫停。
這是蒙特利爾的白求恩廣場,兩位電視記者正在拍攝白大夫,漢白玉雕像是河北人民送給加拿大人民的禮物,如果頭上有鴿子,那會破壞白大夫的英雄形象。見多識廣的導游告訴我,她在英國見過一位國王的銅像,頭上插滿釘子,近了看就像剃著板寸,那釘子是防止鴿子落在上面亂拉屎,腐蝕銅像。
許多蒙特利爾人并不知道這位白大夫是誰,但為了吸引中國游客,“我們正打算開辟一條白求恩路線,白求恩在這里生活了10年。一會兒我們就去看看他工作過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導游說。
2007年去多倫多的時候,曾經去參觀過格雷文赫斯特鎮的白求恩故居。格雷文赫斯特原本是個木材業小城,鎮中居然有一座小歌劇院。歌劇院前也有一尊白求恩塑像,我總覺得比真人體量小的全身雕像,總有幾分滑稽的味道。即便蒙特利爾這一尊,被高高地放在底座上,也不那么威風。導游介紹:“他面對的是蒙特利爾最熱鬧的商業街,我們都說,白大夫大概在留戀這個地方?!?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0/15/tbwz201618tbwz20161839-1-l.jpg" style="">
格雷文赫斯特鎮位于安大略的馬斯卡湖區,周圍的景色秀美。這里是白求恩出生的地方,他3歲就隨他的牧師父親遷到他處。鎮上的那棟房子屬于教會,加拿大聯邦政府1973年購買了這座房子開辟為紀念館。留言本上密密麻麻寫的大都是中文。我上大學時在圖書館里翻閱過他的傳記,印象最深的是宋慶齡寫的序言。后來又找到這本書,三聯書店1979年的老版本,《手術刀就是武器》,插圖第一幅就是格雷文赫斯特鎮上的白求恩故居,最后一幅則是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里的白求恩塑像,和蒙特利爾的那尊一模一樣。
格雷文赫斯特的紀念館里可以看到白求恩作為業余畫家的作品。還有“白求恩肋剪”,這一沿用至今的外科手術工具是白求恩當年從鞋匠那里得到的靈感,用剪皮子的大剪子改造而成,專門用來剪肋骨。白大夫說過:“一個外科醫生,如果看不見大自然和世界送到他面前來的啟示和答案,就應該去挖溝,而不該屠殺人的身體?!?/p>
蒙特利爾的導游解釋白求恩從皇家維多利亞醫院轉到條件相對較差的圣心醫院是為了更好地救助窮人。白大夫從不滿足于做一個開業醫生,他越賺錢越面臨良心的壓力。他也不滿足于做一個知名的胸外科醫生,他不止一次地把他的診所改成免費醫療站,給窮苦人做手術,他認識到:“作為醫生,我們不能改變使人易受感染和再感染的外部環境。低劣的食物、不衛生的環境、和傳染病源的接觸、過度的疲勞以及精神緊張,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如何在這些方面進行根本而又徹底的調整,那是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問題?!?/p>
白求恩患上肺結核后住在紐約的特魯多療養院,覺得自己是在等死,他說:“命運的犧牲者只有付出承認失敗的代價才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但在他治療好自己的疾病之后,就少有這種對個人命運的抱怨。他不喜歡富人有富人的醫療而窮人只能得到窮人的醫療,他想改變整個醫療體制,他想改變醫療教育和大眾教育,最終他想改變那個讓人們不健康的經濟制度與社會制度,于是他加入共產黨,他到西班牙前線,他到中國來參加抗日戰爭。他在中國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醫院和醫科大學。
蒙特利爾的白求恩雕像底座上寫著白大夫的生卒年月,1890年格雷文赫斯特,1939年黃石口。導游說,許多人不知道黃石口在哪里,也不知道白大夫犧牲在哪里。我希望每座白大夫的雕像下面都能寫上毛主席的評價,讓每個瞻仰者反思怎么才能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摘自“搜狐讀書” 圖/張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