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先回顧下我們這幾次的預測,“2015年6月15下跌,2015年9月16日上漲,2016年1月4日下跌”這是預測完全正確的,不多說。重點談下錯誤的地方——2015年8月21日的下跌,當時預測的方向是相反的。整個下跌階段下來,很多跟隨筆者的交易者急于挽回6月份股災中暴跌的損失,沒有考慮“操作策略”,更沒有把預測和操作分開來對待,導致不少人虧損慘重。而當時筆者雖然預測看多,但完全按操作策略來,僅一成倉位在里面折騰,最終未虧還略小贏。
今天開篇講這個是什么意思呢?最近通過一些提問,發現很多人的交易思維模式、對待預測的態度沒有發生變化,不像一些跟蹤筆者較長時間的交易者,能正確看待一些。任何人的錢都不是路上撿來的,既然公開發表市場分析,就需要有起碼的道德,把一些根本的東西講給大家聽。
一、把其它預測者當成神,筆者管不著,但千萬不要把筆者當成“神”,要自己對自己的股市資金來負責。筆者一直說,不管預測對錯,都屬概率,都正常。也不要期望值過高,期望越高,心里的落差越大。就如買件東西,心理價位是100元,只要你90元,可能你都不會還價,直接痛快的答應了。如果想長期關注筆者,就不要心理預期太高。
二、要嘗試著擺脫散戶思維模式,最主要一點:不能看著漲就控制不住自己,總覺得少賺錢:
三、真正賺錢,不是靠預測,更不是靠看別人的預測,是靠心態、資金管理和倉位控制;
四、把預測和操作分開??梢孕}位地試預測的對錯,但絕不能重倉全倉去賭預測的對錯。
說下市場:
時間來到了2016年的第一周,是讓廣大股民朋友相當傷心的一周。伴隨著新的熔斷機制運行,市場在四個交易日里來了兩次提前休市,特別是1月7日周四,全天僅交易了不足15分鐘時間,直接暴跌休市。使很多在前兩個交易日搶反抽的交易者沒有及時的出來。
筆者在上周的文章里,指出了元旦前后屬于確認上升結束的時間節點,市場會向下選擇方向。市場的運行也證明了這個判斷的正確,但如此急速的下跌是嚴重的估計不足的。
短期走勢或分時太短走勢目前無法相對大概率的預測,僅供參考:
短期預計市場下跌企穩后會有反抽出現,如果有大的利好政策或救市機構出手等,不排除會有較強的反抽上升出現。但只要不是經過緩速下跌后開始的上升,暫僅當作是反抽來對待。需要注意1月11日和14日的時間節點性質,特別是14日是否有值得參與的反彈可操作的機會。
預期的漲跌節奏是:1月11日是反抽的高點,1月14日前后是開始一段可操作的反彈。
浪形:(具體哪種浪形為真,需要后續進行判斷和確認,暫無法給出答案)
第一:目前的下跌屬于針對2983點上升的回調
1、3684點為調整的起始浪,則就如筆者在《2016年上半年運行節奏圖》中所論述的,
詳細的文字描述(時間關系、浪形關系等),見上期文章,不贅述(如圖一所示)。
第二:目前的下跌屬于5178點下來的大C浪下跌
如此成立,則按目前的跌幅,下破2983點鐵板釘釘,后市的下跌空間粗略估計會在2600點前后結束。其結束的時間首選是在2016年的3月29日結束:
A浪(5178點到2983.54點)共運行了65個交易日:
B浪(2983.54點到3684點)同樣共運行了65個交易日:
C浪也是按照65個交易日的運行來計數的話,則會準確的落到3月29日(如圖二所示):
底部結構:
這里在2015年12月22日形成的是日線級別的頂部結構,其后如果出現相對較大級別的上漲則必須是對應著的是日線底部結構、最差也是120分鐘(或60分鐘)底部結構。
從目前來看,要形成日線級別底部結構,春節前是基本無此可能了。
所以,即使有上升出現,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也僅當作是下降過程中的反彈來操作,而不能當成可重倉參與的大級別上升來操作。
時間節點:
參看元旦時的《2016年重要日線時間節點》一文,一月份的日線時間節點如下:
2016年1月4日-1月14日-1月26日;
2015年12月11日-2016年1月22日:
2015年6月15日-2016年1月20日:
2015年12月8日-2016年1月18日:
2015年12月29日-2016年1月11日:
2015年6月16日-2016年1月25日。
速度:
始自于2016年元旦前后的下跌,速度是極快的。雖然在周二周三形成了反抽,但周四快速的下跌破壞了可能形成的底部結構,所以下周的首要任務是反抽過后再緩慢的跌下來,這樣速度才能真正的降下來,才可能形成一段可供參與的底部結構。
通過上述對時間、結構、浪形及運行速度的分析,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1月11日和1月14日這個時間節點,特別是1月14日是否是降速后形成的一個底部時間節點。
操作:
一、重倉被套的,深套的建議等著,有反抽后有序地一點點減部分出來。減對了,則開始減倉了:筑極端的尖底上去,也還有倉位。這主要是控制心態、調節心態用的。前提是不能有后悔。
二、如果只是輕倉少倉的,可據自己水平、心理等決定。
三、在下周里面,只要不是降速后形成的底部上升,不管上升有多強,不建議投入新倉位、加倉去買,寧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