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華茂股份參股企業廣州科密將在新三板掛牌。
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已籌劃好長時間。
近日,網上有傳言稱,華茂股份(D00850)參股的企業廣州科密股份有限公司將攜手廣發證券登錄新三板,且傳言稱時間為年底前后。對此,公司回應稱,廣州科密確有掛牌新三板的計劃,但截至目前尚無實質性動向。
記者從廣州科密官方網站上看到,該公司創立于1993年,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專業的碎紙機生產商以及OEH出口基地。產品行銷海內外,遍布歐美、日本、韓國、印尼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擁有位于增城和蕪湖的兩大大生產基地,下設碎紙機、金融機具、科技、保險柜、耗材、辦公科技、商用機具、電子商務8個產品事業部,并于2011年1月成立科密美國全資子公司。
據悉,華茂股份持有該公司7.19%的股權,除此之外,華茂股份還另外參股了30多家公司,堪稱“創投之王”。業績方面,截止2015年9月30日,華茂股份營業收入13.998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9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328.2364%,基本每股收益0.122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還有傳言稱,公司參股的在香港上市的微商銀行有回歸A股的意向。華茂股份表示,據公開信息查詢,2015年5月微商銀行董事會、股東大會先后通過A股發行方案,并計劃申請A股上市的計劃,公司暫未獲得具體時間進度。
2015年11月20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向江蘇大豐海聆夢家紡有限公司全體股東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其持有海聆夢80%的股權,交易價格6.09億元,向華茂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華茂進出口100%股權,交易價格3.20億元。
鵬翎股份:參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開發
傳聞:鵬翎股份全面參與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開發。
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確有參與。
近日有傳聞稱,鵬翎股份(300375)全面參與了比亞迪多款新能源車的產品開發。公司表示,情況屬實,公司產品適用于新能源汽車,與國內在開發新能源汽車的主機廠有廣泛的合作,除了比亞迪,還參與現代、豐田、廣汽、一汽等的電動及油電混合車型的開發,目前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管路開發共接到多個客戶、十幾個項目、近百種產品的定點。所有新能源汽車定點的新產品均使用原有標準,公司現有產品即可滿足顧客要求。
據了解,鵬翎股份主要經營汽車用膠管的科研、開發、生產和銷售。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7.22億元,同比下降11.92%;實現凈利潤8451萬元,同比下降13.42%,業績同比下降,主要受到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
有研究報告表示,在節能車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的刺激以及車企年底>中目標的推動下,鵬翎股份主要客戶銷量有望復蘇,四季度公司營收與利潤大概率會改善。同時,近兩年公司有眾多新配套車型項目批量配套,將推動公司營收與利潤重回快速增長軌道。其中,2015年進入批量配套產品年內預計貢獻收入2000-3000萬元,2016年開始將放量。
2015年11月15日,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20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4801.55萬元,用于汽車渦輪增壓PA吹塑管路總成項目的后續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一方面是順應汽車工業技術發展的趨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提升公司資金實力,降低財務風險,為后續業務開拓所需運營資金提供良好的保障。
川投能源:將注入川南發電和神華四川等資產
傳聞:川南發電和神華四川等能源類資產有望注入川投能源。
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該傳言不實。
近日,有傳聞稱,川投集團將適時將川南發電和神華四川等能源類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川投能源,代碼600674)。對此,公司方面回應稱,沒有資產注入這回事,系工作人員的失誤所致,目前相關的新聞稿已撤下。
記者了解到,該傳聞最初來自于近日省委王東明書記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川投集團提出的“要加大融資能力,充分發揮融資平臺功能”的工作指示。據悉,會后川投集團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傳達學習省委經濟工作會精神。
會上提到,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川投集團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企業改革的有關要求,以繼續做優做強做大能源主業為基礎,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不斷壯大能源資產規模,依托川投能源這一平臺,適時將符合條件的川南發電和神華四川等能源類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集團公司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投融資平臺功能。但記者查閱最初的原文鏈接,發現已打不開,工作人員表示已撤稿。
此前,財富證券發表的一份調研報告表示,國企改革及雅礱江中游開發仍是川投能源未來的主要看點。公司大股東川投集團之前已將2015年確定為改革推進年和項目拓展年,擬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進集團公司“4+1”產業格局(能源、公用事業和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資產經營和四川特色優勢產業)。但從目前情況看,集團改革的具體方案尚未出臺,預計方案落地至少要到2016年。
德賽電池:已與華為簽訂合作協議
傳聞:德賽電池已與華為簽訂合作協議,并開始批量出貨。
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電話一直打不通。
近日,有傳聞稱,德賽電池(000049)已經與華為建立業務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協議,并開始批量出貨。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證實了此事。此外,公司還表示,為華為手機提供電池封裝業務事宜尚在接洽的過程中,已通過其它客戶間接為華為提供電源管理產品。
資料顯示,公司是國內消費類電子電池龍頭企業之一,是蘋果產品的核心供應商,收入占比超過5成。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內智能終端廠商的逐步崛起,公司國內客戶收入亦穩步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池業務、電動工具業務亦處于快速成長期,業績有望持續提升。
記者了解到,最近市場上還有傳聞稱,公司最大客戶,蘋果6s和6splu大幅度削減產量,會對公司業績帶來巨大負面影。公司方面則表示,確實存在單一客戶業務在公司占較大銷售比重的問題,若該客戶業務發生變化,將會給公司的銷售帶來較大影響。公司將以優化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為主線,積極關注、跟進并開拓新客戶新產品新市場,提升多個高端客戶智能手機、電腦和電動工具等相關產品的銷售份額,以此化解單一客戶主要產品占比過大的經營風險。
同時,公司也是VlVO、OPPO、小米等著名手機品牌電池核心供應商。公司電動工具類電源管理系統業務拓展順利,已經進入包括百得、牧田等國際大客戶,2014年銷售額達3.8億元,約占藍微營業收入的13%。2015年以來,公司大力拓展筆記本類電池產品,目前已經有部分產品在進行客戶驗證,一旦成功切入筆記本電池市場,未來有望形成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