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早前認為,因為董秘失聯,電廣傳媒(000917)暴跌5%,這是一個很好的建倉機會,而如今又經過開年來的暴跌,公司股價從43元回落到20元,這會不會是個不錯的機會?不少投資者表示看不懂這只股票。筆者以為,電廣傳媒明看的是有線網絡,暗看的是創投業務,這個被市場挖掘的差不多了,無需多說。其實電廣轉型為影視內容商這一塊被市場忽略了,在此,筆者將為大家細述電廣傳媒的業務布局與估值情況。
馬云為什么看上電廣?
BAT是哪家呢?各種線索指向是阿里,雙11晚會就放在湖南衛視,雙方淵源很深,而且不光是影視,有線網絡+電視屏這個端口馬云這個資本狂魔肯定要布局的,這塊資源也很有戰略價值,馬云65億入股華數20%股份,百事通錯過了,電廣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自從廣電總局181號文以盜版為由嚴打OTT盒子,有線這張網的資源價值就值得重新審視了,三網合一,廣電總局打死也不會撒手,不會不來分一杯羹的。業內大佬黎瑞剛黎叔在CESAsia上說,決定未來傳媒地位的是OTT和SmartTV。
廣電總局冒天下之大不韙強勢封殺盒子,是另有圖謀,互聯網吃不掉有線網,以后互聯網與有線網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融合關系。反正大佬們都在緊鑼密鼓布局,大佬的眼光比我們遠,一級市場是大佬的跟風者,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的跟風者,總之有線網絡會價值重估的。
一個被忽略的未來IP大鱷
今年3月,公司董事長龍秋云就說了,廣電與獅門娛樂(LGF)合作只是起點,未來還要聯手BAT。龍秋云還表示,“未來我們要加速傳媒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內容肯定會擺在第一位。現在內容業務在公司的收入占比10名都不到,展望未來,我希望內容板塊能占到整個公司所有業務的大頭,50%以上。”
其實創投不是公司未來的重點,公司發力的重點領域是作內容商、作IP營運商。筆者看了看,公司2014年影視節目制作業務營收才5千萬,2013年1.3億元,營收總額穩定在50億,目前一半靠有線網絡,一半靠廣告業務。若按龍總的規劃,內容板塊占50%的話就是25億,要擴張10倍以上,相當于公司二次創業打造一個新影視巨頭。
比較一下A股影視三巨頭:華策影視營收是20億,電視劇為主,市值330億;光線傳媒營收12億,電影為主,市值440億:華誼兄弟產品線比較復雜,營收20億,市值520億。電廣傳媒未來要再打造一個營收25億比肩三巨頭的電廣影業出來,而這一塊是不包含在目前估值中的。也就是說目前投廣電傳媒,相當于白送。這個團隊成功的概率很高,卻不用支付對價,屬于白送,失敗也沒有任何損失。
戰略方向定了,剩下的就是執行力的問題。那么龍秋云的戰略是不是打嘴炮、畫大餅呢?有可能是吹牛,但也有可能實現。因為湖南廣電在娛樂圈的背景深厚,能與獅門合作,與BAT聯手,從龍的講話,就能看的出在娛樂圈和資本圈人脈很深。近年電廣影業投資出品、發行的電影作品業績都不俗,但確實不夠,國企比較保守,要像樂視賈布斯那樣,玩命圈錢,玩命花錢,或許早就做大了。
影業方面,原來筆者記得是劉沙白主管的,現在是榮陽管。看了一下這些高管的朋友圈,筆者發現湖南衛視水很深,娛樂圈和資本圈其實不分家。現在電廣傳媒在大舉購并互聯網傳媒,廣告業務本來就不錯,收購了移動互聯網廣告龍頭安沃傳媒,還收購了網游久游網、IP營運商看書網,從收購標的看,電廣的產業布局是在下一盤大棋!很有可能是復制華誼兄弟的路徑,依靠湖南廣電的雄厚資源,以內容為中心打造一個影視、網游、廣告、網絡小說、音頻、衍生品全產業鏈的IP資源龍頭。
從現實情況看,電廣的戰略確實是在悄然走這個路徑,否則一個有線網絡公司搞電影還可以理解,收看書網、收久游網干嘛?筆者估計,電廣下一步一定會布局手游,意欲何為?這是做IP全產業鏈的節奏。今年電廣并購極為頻繁,背后應該不乏達晨系的協助,筆者發現,網絡+內容+創投這三塊表面不相干的業務竟然有協同效應。還是老話,娛樂圈和資本圈是一家。
電廣負責投資的副總袁楚賢曾經講過關于線上線下聯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講話。當線下媒體資源線上化,收購的互聯網公司布局完成后,電廣傳媒將形成以翼鋒科技、億科思奇和九指天下為架構的分發平臺,以馬上游、安沃傳媒、看書網、久游網和金極點為核心的內容平臺,覆蓋移動互聯廣告、網絡小說、網絡游戲、網絡音頻,與原有的影視業務形成合力,一個未來的IP資源大鱷已經隱然成形。
股價合理偏低前景看好
基于利潤估值。公司2015年三季度報表沒有并表,為3.4億,原有業務今年預計4.5億元,表面看市盈率近100倍,似乎很高。但并表后,收購的企業為細分市場龍頭,加上生態圈協同效應,按對賭承諾,新增年利潤高達4.7億元。預計1-2年內,電廣傳媒的合并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真實市盈率不足38倍(算上增發攤薄,40倍左右)。這還不包含未來幾年預期的影視業務和創投業務的爆發。即便從凈利潤看,估值也不能算貴了,不要說在主板,放在一級市場和實施注冊制的新三板這個價也是物有所值。可以說,電廣傳媒是目前A股估值最低的網絡公司、影視公司、創投公司。
基于資產分拆估值。電廣傳媒三塊核心業務:傳媒網絡+影視內容+達晨創投,此外還有一些旅游酒店藝術品投資等業務,藝術品算隱蔽資產,2006年公司就開始收藏張大千、齊白石的珍品,其實增值不亞于創投和房地產。
可以想象一下龍秋云設想的電廣未來:30億營收來自廣電網與互聯網,30億營收來自影視內容(還有25億營收來自廣告,這塊利潤率薄估值不高),再加上全資子公司達晨創投。按目前市場估值每一塊市值都不應低于300億。當然你可以說目前的市場估值泡沫太多,不能為準,但目前電廣傳媒三塊業務加起來才380億市值,不能算高估,毛估合理市值也應該在600億左右,股價是合理偏低的,前景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