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進入2016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出大幅震蕩下跌的走勢,讓股民憂心忡忡。不過,記者也同時也注意到,國內外市場的走勢并不完全同步。如1月4日當天,上證綜指大跌6.86名,香港恒生指數跌了2.68名,而道瓊斯工業指數則只下跌了1.58%。A股、香港、美國三大市場的風險收益特征不完全同步。
對此,華夏基金旗下華夏大中華企業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陽琨認為,資本市場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歐美市場將逐漸走向融合。長期而言,隨著資本流動的開放,海外中資股的定價權必將屬于中資投資機構。
人民幣國際化將提升中資機構定價權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加速崛起,國內創新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京東、攜程等逐漸成為全球商業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而由于投資者門檻和投資地域壁壘的限制,多數境內投資者無法分享這類優質公司的成長收益。
陽琨認為資本市場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歐美市場將逐漸走向融合。隨著A股市場資金的進入,這些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會逐漸發生變化,進而帶來市場風格的變化,并伴隨著一系列資產的重新定價以及估值模式和估值體系的變化。長期而言,隨著資本流動的開放,人民幣的國際化將引領全球范圍內大中華資產“定價權”的轉移,融合是必然趨勢,中資金融機構必然是全球大中華資產“定價”的核心力量。
“中資金融機構對中資本土企業有著深入的研究,對中資企業的文化和業務模式的了解更為深入,具有外資機構難以比擬的優勢。”陽琨說,借助一些好的QDII產品,投資者可以順應市場融合趨勢,做前瞻性布局,把握定價權變化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本土思維全球視野 尋找更好投資機會
談及為何做跨境投資,陽琨分析,一方面由于A股、港股和美股三個市場經濟周期、金融政策不同步,三個市場也呈現出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為我們在不同市場間進行資產配置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會讓國內資金走向海外,并影響三個證券市場的估值體系和投資者結構,拓展境外投資也是公募行業國際化的大勢所趨。
他表示,華夏大中華企業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QDII)是真正的大中華投資,其以在A股、香港、美國等資本市場上市的中資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以本土思維研究企業價值,以全球視野尋找投資機會,幫助內地投資者突破地域壁壘,實現對優質中國公司的全球追蹤。此外,不同于已有的“大中華”類基金,華夏大中華除了可以投資海外大中華企業,其大部分資產仍將投資于中國內地市場。
談到主要的投資方向時,陽琨表示:“A股為主要投資標的,其次重點投資港股,并適度布局優質的美國中概股,同時也會積極關注其他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資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