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標
(浙江利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溫嶺 317500)
基于PLC的水泵智能控制及能耗監測系統設計
陳金標
(浙江利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溫嶺 317500)
傳統的水泵控制方式往往需要手動操作,并且存在可靠性低、備用泵閑置浪費等問題。基于此,本文基于PLC控制原理,研究了水泵智能控制及能耗監測技術,從供水方法、系統構造等方面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系統的設計思路以及應用前景。
水泵控制;PLC;智能控制;自動化
建筑物供水系統的基本方式可分為以下3種:直接給水方式、單設水箱供水方式、高水位箱-水泵供水方式。直接給水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室內與室外的給水管網直接相連通,通過水泵向用戶提供具有一定壓強的水。單設水箱供水方式的工作原理類似于直接供水,其不同點在于,單設水箱供水在直接供水的基礎上,安裝了一個或多個高水位箱,目的在于調節水壓和流量。高水位箱-水泵供水方式是將市政管網中的水池作為供水源,通過水泵將水輸送到高水位箱處,然后再由高位水箱輸水到用戶終端。直接供水方式采用恒速泵與變頻調速泵相結合的方式,以解決用戶終端的用水變化問題。當前基于PLC自動控制恒壓供水系統的水泵,在采用交流交頻技術后,水泵智能控制系統已經應用于多個行業。
本文中的水泵智能控制系統設置有一個主站,主站下設有多個從站,從站中也配置有PLC模塊,主站與從站通過PLC的RS-484接口相連接。主站由上級的工控機控制并監測,主站會將各從站的信息傳輸給頂端的中控機,操作人員通過中控機即可實現對各從站的設備進行控制與監管。從站中設置有傳感元件和獨立的水泵啟閉開關,可將環境的參數以及水泵實時工況通過主站上傳至工控機,而且從站控制柜上的人機界面也能自動控制從站中水泵的運行,如圖1所示。
控制器之間的通信采用Modbus協議,這是專門用于電子控制器上的一種通用語言,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基于此協議,各控制器可通過特定網絡,與其他外圍設備進行實時通信。該協議搭建了一套可被控制器識別的計算機信息框架,忽略信息傳達的所使用的網絡,表達了各控制器與系統其他設備相連接的過程。各設備通過Modbus進行通信時,會將各設備唯一的設備地址記錄下來,也可將反饋信息傳到特定設備地址,從而實現水泵的精準控制。同理,該技術也可用于檢測系統中出現故障的單元,并監控系統整體運行情況,從而計算出系統整體能耗情況。
2.1系統控制要求
以某廠房建筑排水為例,該系統基于PCL技術,可對水井中的水位高低情況進行遠程控制,并反饋實時監控數據。其控制要求可分為以下4點:
(1)將系統中的3臺泵通過PLC和無線通信,連接到工控機的PLC上,通過工控機或者遠程無線控制終端,結合水池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對深井泵進行實時控制。例如,當水位高于4m時,將所有深井泵調整為關閉狀態;若高于3.6m時,僅保證一臺水泵工作即可,當水位不足2m時,則啟動其中2臺深井泵;高于4m時,設備必須停機。3臺機組互為備用。
(2)當水泵的水壓低于0.3MPa時候,可同時啟動系統中的兩臺深井泵;當水壓達到3.5MPa后,僅保持一臺深井泵工作。這4臺水泵可以互為備用,并能夠實現遠程監控現場的各類實時數據,通過從站傳輸到工控機上,也可直接在泵的控制柜上讀取各類參數,完成數據的初步收集。
(3)在廠房需要進行排水時,從站中的傳感設備可以根據水位高低情況,對蓄水池水量進行實時監控。這樣可以實時調整水泵工況,或是防空轉等功能。
(4)值班人員可以根據系統反饋的數據情況,對水泵的運行情況進行調整,或是調整運行中的水泵數量。通過這種方式,保護了廠房用水、用電安全。
2.2系統工作原理
本系統是基于PCL技術,針對水泵的功能切換和遠程控制設計的,可以操控水泵的工作狀態,實現功能之間的轉換,實時監測運行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與一般的工業系統相比,其簡化了安裝難度和接線數量,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應用PLC技術后,靈活性提高和通用性變廣,修改控制程序就能改變各個部件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狀況,滿足不同的生產需求。
2.3硬件設計
2.3.1智能泵系統電路設計
水泵智能控制及能耗監測系統,其主電路主要由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和功率傳感器構成。當水泵的電機開始啟動時,電路中的交流接觸器均閉合,接著電機Y型動作,在Y型電機運行0.1分鐘后,△型電機開始運行。電流傳感器可以將電流互感器測量到的電流信號通過網線傳輸到PLC擴展的AD輸入模塊,通過模塊中的函數計算機即可得出對應的電壓情況。
2.3.2工作站布置
本系統包含一個主工作站和多個從站,中間控制機與主站相連,水泵信息通過從站將傳感器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給主站PLC,同時從站與控制柜逐一對應,控制柜上的操作界面也能實現實時控制從站的水泵啟動停止,并且實現功能轉換。水泵工作等位置設置有各種傳感器裝置,數據通過專門與西門子的S7-300PLC的通信模塊傳送,可實現點對點,點對多的無線數據通信方法,并且接收,發送為一體。
2.4軟件設計
2.4.1PLC執行程序設計
本系統采用的是DVP14SS11T2的PLC,該PLC被廣泛應用于自動裝置中,可靠性高,并且指令集豐富、可擴展性強,結合上文提及的Modbus協議PLC模塊可以將泵系統中的各模塊連接在一起,其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
2.4.2人機交互界面設計
操作觸摸界面的設計能夠實現程序控制邏輯一體化控制。操作界面上顯示的是水泵的啟閉狀態、工作時間、轉速、電流和電壓等工作參數。操作人員可根據需要進行修改。以操作開閉功能為例,主界面上點擊“狀態”任務欄,出現菜單的菜單欄有啟動和停止兩個按鈕,點擊按鈕即可實現開閉功能。啟閉按鈕旁設置有手動控制旋鈕,當遇到突發情況時,操作人員也能夠通過手動按鈕來對設備進行控制,增加了設備的安全性。在首頁的主界面上,還設置有自動報警裝置,當工況出現異常時,系統會自動報警,然后自動斷開電源并停止工作,操作人員也可以通過點擊報警按鈕來通知其他從站的人員。
2.5能耗監測系統設計
生產現場配備有PC監控系統,并且可以通過無線通信的方法,遠程監測從站的實時數據(如水位高度以及水泵的運行狀態),并將這些信息在對應操作界面上顯示出來。另一方面,采用的模糊控制技術來操作水泵的開關,也可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能夠遠程實時地對水泵進行控制。從站機組可由電機控制軟件對其進行控制和監測,主站的PCL系統與各個分站保持通信和控制,完成水源水位、水壓、流量等信息的監測,同時保證壓力達到均衡,以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1]肖林京,孫傳余,梁慧斌.PLC在水泵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煤炭工程,2007(3):102-104.
[2]葛鎖良,方明,王泳.基于PLC的水泵智能控制及能耗監測系統設計[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1620-1623.
TM7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