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師儉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任性的時代。
日前,上海市肺科醫院就有一名“任性”的患者家屬,因為過于著急,在核磁設備未完全消磁時,不聽工作人員勸阻,將輪椅推進了檢查室。剛一進門,輪椅就被核磁共振儀的巨大磁力吸了過去,直接貼在了儀器上。
對此,不僅“肇事”的患者家屬應深刻自省,我們每一個人也應當反躬自問:是不是也有不敬畏規則的時候?
當“任性”成了時代的標簽,不代表規則就要遭到踐踏,社會和別人的利益就得受到損害。拿這件事情來說,患者家屬的“任性”讓醫院當天就停止了對其他患者的檢查,并對儀器進行了檢測,醫院的正常工作受到影響,患者正常的治療也不得不另行安排。
《詩經》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
一方面,人不可能全知全能,不懂的地方就要聽從專業人員安排,遵守規則,而不是主觀臆測、試圖僥幸;另一方面,任何事物本身就有其天然的道理和規則,一旦違背,就會犯錯。從這點來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據媒體報道,在法國,慢性病患者中每兩人中就有一人不進行或不“遵醫囑”進行治療,這導致國家每年損失逾90億歐元。個體的任性成為風氣,就會影響社會,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
很多人都習慣憑自己的經驗辦事,認為規則是對人主觀能動性的限制,是對自己個性的桎梏。可事實上,規則之所以能成為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規則,正是因為它是人們知識經驗的高度總結,是更多人更長時段內的智慧結晶。
2014年初,南海艦隊372潛艇在巴士海峽遭遇海水密度突變造成的“斷崖”,海上指揮員按照損害管制相關規定迅速下達一系列口令,最終在3分鐘內轉危為安,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潛艇史上大深度自救的奇跡!
應該說,奇跡的發生依賴的正是戰士們平日的訓練有素,并將各項規則爛熟于心。
孔夫子早就說過,“從心所欲不逾矩。”醫院也好、社會也罷,有規則、有流程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在有序中行進,并在其中大有所為。
“任性”的時代,需要的是大家放下自我的奇思妙想,而絕不是肆意妄為地給社會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