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社會資本辦醫事實上兼具兩個屬性,第一個是醫院,它有醫療機構的屬性,有公益性,治病救人,為患者服務。第二個是企業屬性,不管種樹還是種草都要有收獲,一定要探討投資回報。除了一些強大資本辦的高端醫療機構外,很多醫健聯成員單位所在的機構,實力和競爭力各方面依然面臨很大的壓力。
在我看來,我們不僅要跟公立醫院競爭,民營醫院之間也在競爭,不同專科之間還是在競爭。民營醫院每年存在居高不下的市場營銷成本,需要借助互聯網的手段、思維,用更精準的方式來降低。同時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更好地搭建患者關系系統,讓患者在診前、診中、診后得到良好的體驗與服務,增強患者的黏性。做經營,維護一個老客戶的成本大概是發展一個新客戶成本的五分之一左右。
我們在精細化管理上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是否能準確分析出哪個科室更掙錢,哪個項目更掙錢,哪個病種更掙錢?我們要用這些數據來指導戰略決策。
現在醫生多點執業放開,就需要投資者有更開放的思維,把這些資源整合利用。良好的績效工具、IT工具可以實現資源的再分配。醫療機構的特點就是通過藥品、耗材、設備、醫療服務等給患者相應的收益。供應鏈體系毫無疑問會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
競爭是多樣化的,小草跟大樹抗爭,不一定非得變成參天大樹,完全可以讓小草服務更好,口碑更好,專科優勢明顯,贏利能力更好,實現我們的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