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上市公司的經濟價值創造能力相對突出,社會責任推進管理嚴重不足,環境管理能力和綠色運營水平都亟待提升。
前不久,國內首份系統評價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的報告——《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報告(2015)》藍皮書發布。報告指出,我國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整體處于弱能級水平,上市公司的經濟價值創造能力相對突出,社會責任推進管理嚴重不足,環境管理能力和綠色運營水平都亟待提升。
《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報告(2015)》藍皮書由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社會責任專業委員會和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所聯合發布。企業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是對企業社會責任能力發展水平的度量,集中體現為企業實現社會責任目標或構想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意愿水平。報告從社會責任理念與戰略、社會責任推進管理、經濟價值創造能力、社會價值創造能力、環境價值創造能力以及合規透明運營能力等六個維度構建了企業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評價體系,并對滬深300上市公司和能源、金融、汽車等15個重點行業市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合計近千家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進行了系統評價,形成了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指數(CSRCMI)。報告進一步將企業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劃分為無能級(CSRCMI<30分)、弱能級(30分≤CSRCMI<60分)、本能級(60分≤CSRCMI<80分)、強能級(80分≤CSRCMI<90分)和超能級(CSRCMI≥90分)等五個等級。
報告評價結果顯示,2014年滬深300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平均得分僅為35.43分,整體處于弱能級,表明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嚴重堪憂。具體來看,滬深300上市公司中,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進入強能級和超能級;達到本能級的公司僅有12家,占比4%;處于無能級的公司多達113家,占比37.67%;其余175家公司皆處于弱能級,占比達到58.33%。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排名前10位的中國遠洋、海南航空、中國聯通、兗州煤業、東方航空、中國交建、中國石化、南方航空、中國神華和上港集團平均得分也僅為64.8分,而排名后10位的陜西煤業、東方證券、鳳凰傳媒、恒生電子、東旭光電、光線傳媒、百聯股份、魯信創投、營口港和陽泉煤業平均得分更是只有13.2分。
報告評價結果還顯示,2014年滬深300上市公司的“經濟價值創造能力”最強,平均得分達到61.86分,而“社會責任推進管理”水平最低,平均得分僅為9.38分,兩者相差超過50分,呈現出“經濟價值創造能力相對突出,社會責任推進管理嚴重不足”的顯著特征。這凸顯了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即創造經濟價值是上市公司考慮的首要任務,社會責任仍然停留在理念認知和口號宣傳的層面,缺乏切實有效的制度建設和管理推進。此外,滬深300上市公司的“環境價值創造能力”也差強人意,平均得分只有22.07分,得分超過60分的公司僅有1家(上海電氣),其余299家公司的得分均低于60分,其中208家公司的得分低于30分,占比將近70%,表明上市公司的環境管理能力和綠色運營水平都亟待提升。
報告對15個重點行業市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評價結果表明,各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能力建設水平都較低。能源、金融、運輸、金屬非金屬與采礦、化工、公用事業等6個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均處于弱能級水平,房地產、機械、汽車、建筑、電子信息制造、紡織、食品、醫療、電氣設備等9個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均處于無能級水平。其中,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得分超過60分的上市公司只有能源行業3家(兗州煤業、中國石化、中國神華)、金融行業2家(農業銀行、華夏銀行)、建筑行業1家(中國交建)、運輸行業5家(中國遠洋、海南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上港集團)、金屬非金屬與采礦行業1家(太鋼不銹),房地產、機械、汽車、電子信息制造、紡織服裝、化工、食品、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電氣設備等10個行業的每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得分均低于60分。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得分僅為10分或低于10分的上市公司分布于7個行業,包括能源行業1家(陽泉煤業)、機械行業3家(三花股份、北方創業、沈陽機床)、電子信息制造業2家(愛施德、高德紅外)、金屬非金屬與采礦行業2家(鵬欣資源、焦作萬方)、紡織服裝行業1家(七匹狼)、食品行業4家(洽洽食品、隆平高科、雛鷹農牧、好當家)、電氣設備行業3家(地爾漢宇、電科院、中超電纜)。
報告的深入研究結果表明,盡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均處于弱能級水平,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力成熟度高于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這主要是由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國有產權屬性使得社會和利益相關方對其履行社會責任有更高的期望與要求,而國家與地方層面不斷出臺的促進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制度規范也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形成約束和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