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會

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城建……這些實現線上與線下多重渠道相融、只用輕動手指,就能獲得“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全方位、個性化體驗與服務的重大項目,正是當前貴州泰豪文創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邱軍帶領核心團隊傾力打造的泰豪E時代“智慧城市”項目,這是泰豪集團聯合騰訊打造的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體、“智慧園區”,貴安新區文化創意產業新地標。
2012年,邱軍帶著研發團隊從北京轉戰貴州,組建公司,成為貴安新區第一家簽約企業,主力開發、建設及運營占地1000畝集“產、學、研、游、商、居”六位一體的全產業鏈復合型現代產業園區——泰豪貴安國際數字文化產業園。
大數據引領新思維
:你從2004年開始就在北京從事與大數據相關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等方面的工作,2012年轉戰貴州貴安組建公司發展大數據產業,貴州最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
邱軍:2012年,我們集團主要負責人一起來到貴安新區考察,一踏上這片土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首先我們看到了貴安新區在國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國家把大數據產業的創新區、實驗區、聚集區、示范區這么重要的戰略布局放在貴州貴陽、貴安,這說明貴州有發展大數據的資本。美國高通、IBM、騰訊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先后入駐貴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是貴州省領導對貴安新區高標準高要求高起點的產業規劃及城市規劃。近幾年,貴州在全國省份GDP增速排名中都名列前幾名,增速均超過10%。由此可見,貴州正以后發趕超的大步伐,扮演著西部大開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貴安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在西部省份中作為示范區、引領者的姿態正在形成。
還有就是貴安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條件,以及泰豪集團對西部產業布局的需要。事實證明了我們當初選擇的前瞻性。
:大數據影響著企業的商業模式、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對此你怎么看?
邱軍:商業模式的迭代,不僅僅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深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工作效率,效率就是生產力。舉個例子,馬云改變了消費者與商家的效率,馬化騰改變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效率。改變別人生活效率的人是創新引領者,率先使用改變效率工具的是變革者,剩下的就是追隨者、旁觀者,大數據是效率革命的必然,與工業革命時期機器提升人類效率一樣重要。
就拿我們正在打造的泰豪E時代大數據產業綜合體來說,通過打通線上與線下全渠道,利用終端設備,一鍵尋找停車位、預約出行車輛、預訂公共會議室、商家在線互動、在線推送個人健康報告、在線專業課程等服務都將在園區一一實現。改變現狀,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我們渴望智能帶來更多的便利,但同時也恐懼智能背后的諸多隱患,你如何看待大數據對個人隱私的挑戰?
邱軍:大數據的原文翻譯應為海量數據,不是針對你、我、他的數據分析。在政府的指導及市場的正規化條件下,這個數據隱私問題是我們既要高度重視,又不需太在意的問題。大數據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數據足夠大,當政府為數據進行清洗與脫敏(你的名字、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等重要信息是不允許公示的)后,你的數據相對就會安全很多。在這方面貴州目前做的是最好的,全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就出自貴州,相信未來貴州在這方面會做的更好,消除人們對個人隱私的擔憂。
“智慧城市”創造共享經濟圈
:去年,泰豪集團與騰訊簽訂了“智慧城市”共建合作項目,請簡單介紹一下你眼中的“智慧城市”。
邱軍:我們是與騰訊合作的首家產業綜合體類合作伙伴,騰訊選擇與我們合作就是因為我們在“智慧城市”領域深耕多年的豐富經驗。泰豪集團是“智慧城市”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者之一,是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理事單位。騰訊的優勢是線上,泰豪的優勢是線下,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真正的“智慧園區”。
很多人把“互聯網+”理解為概念,我們更傾向于理解它是一種現代的思想體系,思維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生活與工作方式。打造“智慧城市”我認為關鍵在“智慧”二字,園區是落腳點。互聯網是消費者、商家、企業、生活的必需品,就像空氣、水一樣,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它,它已經在改變、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
“智慧城市”是什么?是家里有個智能門禁?有個電動窗簾?手機能遙控熱水器?在我看來都不是。我認為“智慧城市”是連接一切,記錄一切(這不僅僅是指物聯網),讓城市智慧起來。打造“智慧城市”運營平臺,打通城市各個園區/社區里人與人,人與商家,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并利用豐富的園區動態數據,提高城市所有人、企業、商家的生活、工作效率,降低他們的成本,這才是真正的城市智慧。“智慧城市”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全國首個“互聯網+智慧園區”落戶貴州貴安新區,你怎么看?
邱軍:我們與騰訊攜手打造的“智慧園區”項目將利用貴安新區“城市服務”入口功能,設立微信終端“我的園區”入口,實現園區公共資源整合利用、商業線上交易、智能出行系統、高端圈層社交、智能辦公系統等功能,一方面減少企業成本,為企業擴充盈利空間,另一方面也突破了企業之間的互聯時空障礙。
“互聯網+智慧園區”可以更加精準服務于大眾、政府、企業、社會商家等各方訴求,不斷提升市場效率,解決人力資源綜合利用問題。對于貴安而言,“智慧園區”的產業發展將會直接推動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區域產業升級換代,促進更多創新型企業選擇貴安、落戶貴安。不斷加快“智慧園區”在制造業、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應用,能有力推進貴安新區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大數據成社會發展新引擎
:企業入駐泰豪貴安國際數字文化產業園需要具備什么條件?泰豪集團如何滿足企業的需求?
邱軍:目前我們的產業園已有騰訊、IBM、華大基因、清華同方、美國羅素碧茲等30多家知名企業入駐,20多家創客沙龍、IT實驗室簽約眾創空間。只要你的企業是用計算機賺錢,計算機是你賺錢的基本工具就可以申請入駐泰豪E時代。
我們對這些企業和創客團隊都會提供相應的支持,例如,對優秀的創客團隊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在電費、網絡費用等方面進行減免;對于做軟件開發的企業,只要你有實力,只要你的產品夠優秀,就能通過我們的平臺得到騰訊的相關支持,甚至可能成為泰豪或騰訊的平臺企業。我們秉持“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發展方針,把文化創意類、大數據類、軟件開發類以及大健康類相關的這些創業團隊、企業、人才,不斷引入園區。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珍惜發展大數據的戰略機遇,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你認為當前還有哪些工作需要政府去完善?
邱軍:貴州為了推動大數據發展出臺了很多好政策、措施,這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很多企業也是看到這一點,來到貴州投資。我個人認為:能落地的政策就是好政策,操作簡單、及時兌現。如果申請政策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比政策本身還多,那這個政策是幫助企業發展還是阻礙企業發展就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目前狀況來說,我認為還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盡快解決:
首先是高端人才引進。現在大部分高端人才集中在一線城市,政府要想引進人才,并留得住人才,需要制定更為切實可行的高端人才引入政策。只有政策好,待遇優,有事業發展空間,才能吸引高端人才來貴州發展。
其次是企業的融資問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促使很多中小企業誕生,當中有很多不錯的產品和創意思路,要想形成產業化,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融資難、融資貴是全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痛點”,如果貴州能解決這一問題,貴州就會成為中國最適合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的福地,與其在招商上下功夫,不如突破此點,即可水到渠成。
第三是運營成本問題。如果政府能從經營環境、政策支持等方面出臺可落地的政策,解決企業運營成本高的問題,企業就能安心投資、健康發展了。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即產業聚集與配套服務同步建設問題,這兩者是一個新區健康發展的雙翼,只有同步發展,才能形成正循環,互為支撐,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