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東人游新疆·喀什首發團
暨攝影采風作品賞析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位團友說,“在喀什的十天,我腦海里常回響這句話,而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很難想象這話出自一位高大魁梧、聲音洪亮的山東漢子之口。

刀郎老藝人。攝影/寧志浩
2016年6月27日—7月6日,為期十天的2016年山東人游新疆·喀什首發團暨攝影采風團正式啟動,來自山東的多位攝影家參加了這一活動,并收獲了滿滿的愛與感動。
十天來,攝影師們穿梭于喀什極具特色的不同地域,每一步都像是一場流光溢彩的盛宴,讓大家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身處一千零一夜的迷人故事之中。從喀什老城到高臺民居,民族特色、淳樸民風競相展現;從白沙湖到慕士塔格峰,自然之美,讓人流連忘返;從維吾爾族聚居地到馬爾洋的塔吉克民居,濃濃的民俗風情撲面而來……
十天時間留下了太多珍貴的回憶:
不會忘記初次與沙湖、卡湖相遇時的悸動,朵朵白云落在湖面,讓人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湖面;
不會忘記,偶遇班迪爾鄉坎爾洋村的七一慶祝活動,當國旗冉冉升起,稚嫩童聲的國歌合唱響徹這個祖國西部的偏遠鄉村;
不會忘記因為簡單一句“明天我們再來”而在路邊等了我們一天的塔吉克族小姑娘;
不會忘記在塔縣草原因覺察到我手涼執意把我帶到火爐邊落座的老奶奶;
不會忘記云端驛那對傳奇夫婦的攝影展,妻子是癌癥康復者,兩人六年時間內數十次奔赴喀什創作;
不會忘記在一位北京藝術家的小院子里烤的噴香的羊肉和自由、隨性的“塔漂”們的聚會;
不會忘記行程最后一晚,魯喀兩地的攝影家們歡聚一堂聊至深夜,閃閃發光的眼眸里藏不住的是對攝影的熱愛和遇到知己的感動;
……

塔什庫爾干縣馬爾洋鄉,小姑娘托腮而坐,眼神中流露出些許憂郁,少女的情懷總有詩意。攝影/六月

窗子里的塔吉克族婦女。她們勤勞善良,能描善繡,擅長藝術編織。攝影/蒲永強
不會忘記的有太多,太多,攝影家們一路走來,時常感動,時常熱淚盈眶。喀什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木,一村一人都讓人驚嘆、震撼、感動。而他們也早已把對喀什的愛揉進鏡頭里,揉進作品里。
遇見最美喀什,從攝影家的鏡頭開始,讓我們一起欣賞鏡頭里的喀什風情,看一看那個讓他們熱淚盈眶的地方。
2016年《旅游世界》雜志社將會繼續組織山東人游喀什系列活動,歡迎參加,歡迎關注。

年輕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與內地都市晚婚晚育的情況不同,塔吉克人結婚較早,照片中的女子還不到三十歲,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攝影/六月

高臺民居里的孩子,她清澈的眼神如同卡庫拉里湖一樣通透純凈,她的身上散發出的是如同這座老城一樣的萬種風情。攝影/寧志浩

塔什庫爾干縣馬爾洋鄉,小姑娘的爸爸已去世,媽媽手有殘疾,然而談及家境,年幼的她卻極力抿著嘴唇,忍著眼淚,表現出與她年齡不相符的堅毅,讓人動容。攝影/六月

搖籃里是小女孩的弟弟或者妹妹,她年紀雖小,卻也有了守護弟妹的意識。攝影/六月

花盆巴扎里的母女(MAKINA W67,Kodak 400 TMX)。攝影/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