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北倫敦的街區(qū),我突然在想,如果是從未來過英倫的人,他們對英倫的喜愛源自哪里。英國文學(xué)?貝克漢姆?哈利波特?福爾摩斯?BBC劇集?我想肯定都有的。當(dāng)然也包括那些為英倫時尚和英式搖滾沉醉的人們。在他們心中,對英倫的摯愛有著簡單又真摯的理由——這里曾經(jīng)誕生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支樂隊The Beatles(披頭士)。

雖然披頭士從青澀到成名是在利物浦,但倫敦才是他們被世界所知的真正起點。這里有Abbey Road錄音室。說起Abbey Road,那個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字路口,其實在倫敦。實際上無論對于利物浦還是倫敦,甚至整個英國,披頭士都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支經(jīng)典樂隊,他們的影響力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音樂,泛及到文學(xué)、藝術(shù)、社會活動甚至旅游……你在各地的紀念品商店,都會看到用他們頭像和專輯封面印制的T恤衫、杯墊、鑰匙扣和最全的CD甚至黑膠唱片。尤其是那張最流行的Abbey Road的唱片封套。
“四個人排成一列,毅然決然地跨過Abbey Road,不帶半分留戀。他們的背后,是曾經(jīng)朝夕相處的Abbey Road錄音室,而在他們前方,還有著各自的夢想與追求。”這是他們作為樂隊所發(fā)行的最后一張錄音室專輯,從此之后,各走各自的路,列儂與小野洋子在追尋藝術(shù)和理想的路上越走越遠,然后在某日的家門口被瘋狂歌迷槍殺;保羅麥卡特尼一直活躍在樂壇,無論是獨自出現(xiàn)還是組建的Wings樂隊都非常成功,并不斷刷新和打破著各種紀錄,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不再年輕的麥卡特尼帶領(lǐng)倫敦萬人合唱《Hey Jude》的時候,電視機前應(yīng)該有幾億觀眾也在一起合唱,這種情感的延續(xù),已經(jīng)超越了音樂本身的意義。披頭士雖然已經(jīng)不再年輕,他們流行的年代也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但他們對英國,對世界,對幾代人的影響力卻始終不曾減弱。
從Abbey Road往南走不遠,就又會觸動到我的另一部分神經(jīng),是Baker Street(貝克街)。貝克街221B,其實遠不只BBC劇集《神探夏洛克》那么簡單,書里面描述的那種神秘感和緊張氣氛,以及夏洛克和華生的“革命友誼”,遠比劇集里展現(xiàn)得要生動和深遠。但相比Abbey Road的真實感,貝克街221B號更多承載的是偵探小說迷們的一種虛幻的寄托。這個在小說中杜撰出來的門牌號,在1930年真正成為了可用地址,現(xiàn)在順其自然的成為了夏洛克·福爾摩斯博物館,博物館里的陳設(shè)是按照小說的描述精心布置的。
既然今天是個懷舊情懷泛濫的日子,那干脆繼續(xù)走下去,去街頭巷尾偶遇一些精致小店,來一場文藝情懷的徹底決堤吧!
Harold Moores Records:唱片店,號稱倫敦最好的古典音樂店,這里有大量的黑膠唱片、CD和DVD,尤其地下室的爵士樂,非常齊全,喜歡的可以去淘寶。
Sister Ray:唱片店,主要經(jīng)營創(chuàng)新、試驗和獨立音樂,主要有CD和黑膠唱片,甚至包括一些稀有版本的高價唱片,有收藏價值。
Limelight Movie Art:電影海報店,對于老電影紀念品收藏家、懷舊的人以及電影發(fā)燒友來說這家店不容錯過,主要經(jīng)營原版的電影海報,每一幅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用店主的話來說,都是Collectable的,尤其豐富的是《007》系列,我找到了一張1956年的卡薩布蘭卡,小1000鎊!
Stanford:旅游書店,這家店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出售地圖、旅行指南和文學(xué)作品。雖然書店售賣的東西很值得一逛,但書店本身也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聽說布拉德皮特也曾經(jīng)到訪過。
Footpatrol:潮流鞋店,來倫敦之前,我就對這家獨立潮流鞋店膜拜依舊,苦于很多聯(lián)名限量版都無法買到,于是來倫敦特意要去這里“朝圣”一下。
Bull&Gate:酒吧,這里是Coldplay和Keane等樂隊成名之前的演出場所,從這里被發(fā)現(xiàn)并紅遍全球,如今這里依然興旺,但很難碰到樂隊演出了,不過來這里喝杯鮮釀啤酒還是非常不錯的。

對頁
這里曾經(jīng)誕生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支樂隊The Beatles(披頭士)。
本頁
1.諾丁山波洛貝羅集市的賣藝歌手。
2.福爾摩斯如此深入人心,就連貝克街地鐵站都滿是他的元素。
3.碰到一個老相機的攤位,我問老板,您的哪臺相機最老,他舉起一個,說這個有90多年歷史,仍然能用,但是想找到匹配的底片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