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鵬
近年來化工行業固定投資增速呈現逐步下行趨勢,各子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屢見不鮮,加之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等問題,化工行業似乎已成為一個投資價值低下的夕陽產業,但即使再差的行業,也會有投資機會出現。
進入3月以來,染料以及粘膠纖維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黏膠價格已超過13300元/噸,染料前三大巨頭近日也將出廠價提升4000-6000元/噸,二級市場上,包括閏土股份、安諾其在內的標的股價均有所上漲。另外,受益于上游PX復蘇以及下游聚酯的回暖,PTA價格近期也出現上漲。對于上述三個化工子行業漲價行情是否存在投資機會?
日前筆者參加了中金公司化工主題會議,與研究員方巍、李璇進行深入探討。整體而言,染料和黏膠纖維的價格仍會有強烈的漲價動力,前者主要受環保及旺季到來的影響,后者則受益于供給側收縮以及棉花減產帶來的替換效應。但PTA的漲價動力仍然存在油價下跌等潛在負面因素。
三大印染巨頭齊漲價
國內印染業集群主要在浙江、蘇州、廣東、山東、福建一帶,產能占全國比重達到93%,其中浙江占比最大,達到50%以上。行業龍頭企業包括航民股份、浙江龍盛、閏土股份、浙江吉華等。
根據市場公開信息,今年3月7日浙江龍盛和閏土上調了分散染料價格,其中分散黑由18元上漲至19元,漲幅5名,其他品種亦有10-15名左右的上漲。而12日,龍盛、閏土、吉華等巨頭再度上調染料報價,提價幅度在4000-6000元每噸不等,其中分散黑價格每噸上漲4000元,漲價強度頗大。
對于近期染料價格上漲,中金公司研究員李璇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環保約束。歷史數據顯示,過往染料價格漲價多由環保因素驅動,如2013年初環保法的實施以及環保監管力度的加強,一些環保未達標企業被動減產或者停產,導致分散染料價格一度由1萬多元暴漲至6萬元左右。而今年9月全球G20峰會將在杭州,政府有意向世界展示一個環保、綠色的城市面貌,周邊印染廠或將進入2個月的停產期,除此之外,3月11日的杭州大江東臨江工業園發生爆燃事件,目前整個工業園內化工企業已全部停產整頓。
二是下游旺季的到來。李璇表示,2015年至今,主流染料價格已下降至1.8-2萬元/噸,目前印染廠的庫存率已偏低,有補貨的需求,同時,三月之后印染廠也將進入傳統旺季,需求回暖拉動染料上漲。
整體而言,受益于G20峰會及環保壓力,染料價格有望進入新的上漲周期,李預計此輪染料價格有望會升值3萬元/噸,相比當前價格仍有66%的上漲空間。重點關注安全邊際較高的浙江龍盛以及彈性十足的安諾其和閏土股份。
粘膠纖維率先步入景氣期
2014年粘膠纖維行業步入庫存消化期,產能開始逐步下滑,但需求端并未有明顯下降。經過一年的消耗,目前下游庫存水平降至低位水平。而進入201 6年以來,行業的開工率也在穩步上漲,1月提升至86%,而到3月份已達到93%。隨著開工率提升以及下游補庫存強烈,粘膠纖維價格也水漲船高,目前已超過13300元/噸,環比一月漲幅超5名。
對于未來的價格走勢,研究員方巍表示,雖然黏膠纖維價格已有所上漲,但漲幅仍然較小,行業供給依然緊張。當前的價格僅能滿足部分大廠達到盈虧平衡的水平,小廠依然經營困難,考慮到今年黏膠行業新增產能僅有4%,而需求端在逐步回暖,預計黏膠纖維行業或將率先步入景氣周期,價格有望繼續走高,達到1.5萬元/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黏膠纖維與棉花存在替換性,201 5年棉花產量下降了20%,尤其是高端棉,供應缺口十分明顯。今年1月國內黏膠(短纖)的價格已與328棉高度粘合,后續或有替換效應出現,成為進一步拉動黏膠價格上升的潛在因子。
相關標的方面,方巍建議重點關注板塊龍頭三友化工,此外,南京化纖以及澳洋科技等彈性較大的個股也是不錯的選擇。
PTA集中度上升
作為石油的下游產品,精對苯二甲酸(PTA)價格的走勢與原油價格密切相關。2010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攀升,國內PTA新產能不斷投放,雖然油價在14年下半年開始下滑后,國內PTA新產能投放也戛然而止。不過,過去5年新產能的投放量還是十分驚人。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過去5年新增的產能達到3000噸,相比2010年翻了兩倍,而PTA的期貨價格僅剩下4334元/噸,相比2010年下降近60%,價格與產能背道而馳。
隨著價格的下降,PTA廠商在進一步加重,這也導致行業的集中度在持續提升。據中金公司數據,201 5年底國內已經有超過1200噸的產能停產,使得行業CR3大幅提升至50%,CR5提升至60%。
李璇認為,隨著PTA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聚酯-PTA-PX的產業鏈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上游原料PX將進入投放高峰期,中游PTA則產能收縮,下游聚酯行業需求穩步增長。未來整個產業鏈的利潤有望從上游PX向中下游的PTA以及下游的聚酯產品轉移。不過前提是油價必須企穩。
他還表示,PTA行業龍頭公司具有顯著的規模和成本優勢,有望受益于油價企穩以及行業的復蘇,建議關注彈性較大的恒逸石化、桐昆股份等。
整體而言,化工行業漲價產品時常會有,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卻可遇而不可求。A股并非是個完全有效的市場,信息是不對稱的,當你知道漲價的時候個股股價早已有所反應,大部分投資者是湊湊熱鬧,有時候弄不好還會跟著賠上一把。
對于漲價行業,真正具備賺錢效應的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據現行指標可以提前預判,比如說看去年四季度美國的NIN03.4區厄爾尼諾指數接近歷史峰值,可預判厄爾尼諾現象嚴重進而影響糖價的上漲,而今年以來糖價確實出現了上升:另外一種是產品有持續漲價動力,即使中途介入也會有不菲收益。二者相比,只要理清邏輯,第二種情況更適合普通股民把握,當下化工行業中的染料、黏膠便有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