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摘要]目的 比較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和氫氯噻嗪在高血壓治療中的療效。方法 將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研究。對照組患者接受纈沙坦與氫氯噻嗪的聯合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纈沙坦與氨氯地平的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率。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68%與對照組的90.2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9.76%低于對照組的26.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和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均具有良好療效,但是纈沙坦與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的不良反應率相對較小,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纈沙坦;氨氯地平;氫氯噻嗪;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5-97-03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病的形成與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等均有密切的關系。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高血壓人群也逐年壯大。臨床上通常給予高血壓患者降壓藥進行治療,降壓藥物種類繁多,且通常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進行治療。為尋找更為安全、療效的治療藥物,本院分別對就診于我院的82例高血壓病患者進行纈沙坦與氫氯噻嗪聯合,纈沙坦與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的研究,探究藥物的臨床療效,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患者所接受的治療方式分為兩組并將分別命名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41例進行研究。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18例;年齡在53~78歲之間,平均(61.1±2.5)歲;病程1~15年,平均(7.46±4.21)年。觀察組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齡在53~80歲之間,平均(62.6±2.8)歲;病程1~17年,平均(7.65±3.35)年。所有患者均治療研究內容,均自愿參加研究工作。兩組患者的平均坐位舒張壓均大于90mm Hg,排除肝臟、肺等功能不全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的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接受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H20040217)與氫氯噻嗪(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有限公司,H20080080)的聯合治療:每次同時服用80mg的纈沙坦與12.5mg的氫氯噻嗪,每天1次。一周之后纈沙坦的藥量保持不變,將氫氯噻嗪的藥量增加至25mg每次,每天1次,整個治療期為30d。
1.2.2觀察組 該組患者接受纈沙坦與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0950224)的聯合治療,其中纈沙坦的生產商、生產批次與對照組患者使用的保持一致。該組患者的用藥量具體如下:每次同時服用80mg的纈沙坦與5mg的氨氯地平,每天1次,連續服用30d。兩組患者均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均按時按量進行服藥。
1.3療效評定
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觀察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按顯效、有效及無效3個療效等級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具體如下(1)顯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平均坐位舒張壓下降值超過10mm Hg已達到正常血壓水平,或者平均坐位舒張壓下降的幅度大于20mm Hg;(2)有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平均坐位舒張壓下降值不足10mm Hg,但是已達到正常水平或者平均坐位舒張壓下降的幅度在10~19mm Hg之間;(3)無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平均坐位舒張壓下降值不足10mm Hg且未達到正常水平,甚至平均坐位舒張壓有所升高。(4)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療效評定將嚴格按照上述標準進行評定。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數,不良反應率=不良反應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顯效、有效及無效例數進行統計與分析。對兩組患者的顯效、有效及無效3個療效等級例數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并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對兩組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例數進行統計與分析。對照組患者出現下肢浮腫2例、惡心2例、嘔吐1例、腹瀉1例、頭暈2例、全身乏力3例,共11例,不良反應率為26.83%。觀察組患者出現惡心2例、頭暈1例、全身乏力1例,共4例,不良反應率為9.76%。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99,P<0.05)。
3討論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會隨內外環境的變化出現波動,因此該病的發作具有不確定性,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對血壓進行有效的控制。高血壓患者發病時會伴隨著來頭痛、記憶力減退、心悸、乏力等引起生理上不適的臨床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患者抽搐、神志不清等進而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傷,對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威脅。該病多發于老年人群體中,成為懸在老年人頭上的一把利劍,嚴重降低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質量。隨著近來高血壓發病率逐漸升高,患者人群逐漸年輕化,該病也因此而引起了人們對該病預防、治療方式及治療藥物的關注,醫藥工作者也對該病的治療藥物展開了新一輪的研究工作。目前,纈沙坦、氨氯地平、氫氯噻嗪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纈沙坦通常被用作為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等高血壓患者的常規用藥,具有較好的降壓、調節心律的作用,能夠保護患者的心、腦、腎等器官功能的正常運轉。該藥通常與利尿劑或鈣離子抗拮劑聯用從而增強臨床治療效果。氨氯地平通常用于患有心絞痛及各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動脈壁的平滑肌情況,擴張血管,提高血液的流通能力。但是該藥物在臨床治療上通常也伴隨著輕度的頭痛、乏力、惡心等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該藥物進行治療時需要注意藥劑量及患者的反應。而氫氯噻嗪是一種具有利尿、降壓作用的藥物,口服時藥物吸收迅速但是不能完全吸收。長期服用該藥時要對鉀鹽進行適當的補充,因為該藥在服用的過程中會伴隨著電解質紊亂的危險。服藥導致的電解質紊亂通常會給患者帶來較多的不良反應,如嘔吐、全身乏力等。與氨氯地平、纈沙坦兩種藥物相比,該藥帶來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安全性也相對較差。而對于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通常更傾向于使用具有較高療效與安全性的藥物進行治療。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2.68%與對照組患者的90.24%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9.76%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6.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資料中觀察組有效率92.00%、對照組有效率88.0%相比,兩份研究資料中的患者用藥的有效率基本一致,并無明顯性差異,說明了纈沙坦、氨氯地平、氫氯噻嗪在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均具有令人滿意的療效。其中,本院研究數據與相關研究文獻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均稍微高于對照組患者,但是二者的差異卻不明顯,可能是由于氨氯地平的治療效果稍微優于氫氯噻嗪的緣故。與相關文獻中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40%及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率16%相比,本院研究中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均明顯低于相關文獻中的研究數據,兩份研究數據之間的不良反應率的明顯差異可能與研究中例數的選擇、患者個人體質、患者的耐藥性、用藥依從性等因素有關。但是相關文獻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之間同樣存在明顯性差異,結合本院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的研究結果說明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氨氯地平的安全性高于氫氯噻嗪。本院研究與相關研究之間存在的數據差異也說明了在研究過程中要做好研究的方案制定,做好研究對象的選取工作,同時要對可能會擾藥物效果的因素進行排除,提高研究的科學性。
綜上所述,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和氫氯噻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均具有良好療效,但是纈沙坦與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相對于纈沙坦與氫氯噻嗪的聯合應用的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