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升剛 孫穗
【摘 要】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創業的必要性,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與思想偏差,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入手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引導路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創新創業 引導路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C-0165-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價值準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仍存在創業動力不足、社會責任缺失、誠信意識淡薄等諸多現實問題。對此,亟須審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創業的必要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入手,實現思想引領,幫助大學生培養創新創業的意識,端正大學生的創業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敢創業、善創業、創好業。
一、理論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融通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其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針所彰顯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黨的十八大報告以三個“倡導”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包括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的啟蒙、創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業人格的培育,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次的基本理念恰好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具有融通性,其精神內涵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價值指導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指導性。黨的十七大提出,“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把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擺到就業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而高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指導,以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行動抓手,與黨中央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最高層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平等公正的環境奠定了基礎,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啟蒙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詮釋了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這也是大學生創業者的基本行為準則,是大學生創業品質培養的價值向導。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創新創業成為當今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而大學生正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上到國家下到各省區市,都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持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并在政策支持方面提供資金幫助和免費服務。這不僅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出全新的環境氛圍,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舉措,完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的上承下接,也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了更高的價值依托和使命目標。
二、現實訴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與思想偏差
(一)面對宏觀環境,創業動力不足。國家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并給予了各種政策優惠,但是教育部數據依然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大大低于美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出現如此大的反差,使得很多大學生創業動力不足,認為國家大力鼓勵創新創業僅是一個“口號”,甚至將創業失敗的責任歸結為國家體制、社會環境以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失誤等等,產生消極的創業思想。當前,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多是通過就業壓力分析、成功學或經濟利益等驅動使大學生產生創業意識,而這些僅僅是創業的原始動力而非核心動力,創新創業的核心動力應該來自國家需要、社會理想、職業夢想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一心想“賺快錢”、追求個人成功,不從社會需求出發,不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大背景相結合,不僅違背了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初衷,更將導致創業的最終失敗。因此,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進行思想引領。
(二)面對創業壓力,社會責任缺失。根據廣西發布的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廣西區內18.9萬畢業生中,自主創業的微乎其微,只有1112人,僅占畢業生總數的0.65%,其中,高學歷代表者——碩士博士創業的就更少,總共只有區區的23人。進一步調查顯示,高學歷者更傾向于進政府、國企、研究機構、高校和金融機構,而不是加入為社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的私營企業、初創企業或自己創業。這說明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過多注重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提升,導致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缺失、企業家精神弱化。在經濟新常態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由低成本驅動到科技創新驅動轉變,大學生也從就業到創業開始轉變,但是相對于以服務業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主要還是以制造業為主,很顯然,服務業對資金、規模要求低,其環境更有利于創業,而在中國面臨的創業壓力更大。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社會主核心價值觀,正是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激發當代大學生的創造力,真正迸發出社會的創新活力。
(三)面對社會競爭,誠信意識淡薄。據麥可思就業跟蹤調查顯示,某高校2013、2014屆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高達28%、29%,個別學院高達40%,而離職率過高不僅會影響到學校在用人單位的聲譽,也會使用人單位認為該校畢業生缺乏忠誠度和誠信意識。從離職原因來看,“個人發展空間不夠”、“薪資福利偏低”占到前兩位。長期以來,大學里的誠信教育都是重灌輸輕引導,缺乏應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也是偏重功利教育,忽視人格培養。與此同時,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當今社會風氣浮躁、競爭激烈,大學生就業擇業毀約率高、助學貸款壞賬率高等種種行為給學校乃至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對學生個人信用度也造成極大危機。大學生創業伊始,資金短缺,管理經驗不足,競爭激烈等困難正是考驗一個創業者勇氣、膽略和智慧的時候,因此,大學生要在社會的創業實踐中獲得成功,必須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準則,培養良好的創業品格。
三、路徑選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引領
青年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體,青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與國家的宏觀背景、社會的總體發展緊密相連,其創新能力決定了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的活力。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思想引領,將創新創業教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融入,端正大學生的創業價值觀,讓大學生清楚地認識并自覺實踐謀取公共利益最大化、維護社會公正公平、追求高尚人格等基本的社會價值取向。
(一)以國家價值目標為根本,引導大學生敢創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制度層面的體現,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符合全體中國人民尋求民族復興的共同愿景。當前,國家大力營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從國家層面上給予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很多支持,包括大學生創業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來激勵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滿足大學生的創業訴求。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是與國家緊密相聯。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北大時曾指出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是中國夢實現的開拓者。而國家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中國夢”的頂層設計的完美詮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來端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國家的發展目標與自身價值實現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國民形象與國家形象之間的關系。
(二)以社會價值目標為基礎,引導大學生善創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社會集體層面的體現。改革開放以來,自由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和充分;平等正是對自由的維護,只有對自由的維護才能真正迸發出人的創造力和社會的活力;公正法治體現了對當今社會訴求的回應,也是創新創業環境的要求。從本質來講,大學生創新創業是一種社會行為,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需要法制建設帶來制度保證。因此,在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大學生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要一沖動就去創業,決定創業方向的因素不是個人的喜好而是市場的需求。因此,大學生應先到社會中鍛煉,了解、掌握創業成功者敏銳、堅韌等特質,然后把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匠人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厚實創業精神、堅定創業意念,并將實現社會和諧作為創新創業的內部動力。
(三)以個人價值目標為準則,引導大學生創好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公民個人層面的體現。作為一名當代中國大學生必須熱愛自己的祖國,有國才有家,國強才能民安、民富、民樂;敬業代表著個人的職業價值觀,是對所從事職業的尊重,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崗位才能為國家、社會和個人創造未來;誠信和友善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是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基礎性的價值觀。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過程,用“愛國”來豐富大學生的社會奉獻精神,用“敬業、誠信、友善”來增強大學生的職業精神,幫助其體悟創業的厚重與使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與否,不能僅以初期創辦公司的成敗與否進行評判,關鍵是在于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新精神、創業人格和創新創業的能力,能否在其所在工作環境里不斷創新、并服務于國家和社會。只有從思想和意識形態上進行引領,才能真正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創新創業這一維度根植于大學生心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努力創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報,2014-05-05
[2]余江舟.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融合[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3)
[3]張寶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AGIL模型的財經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以廣西財經學院《就業指導課》為例”(2016JGB365)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