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潼,葛鳳昆長春工業大學,吉林長春 130000
自媒體時代傳播負面新聞的影響
——以兩微一端為例
梁佳潼,葛鳳昆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長春 130000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每天有大量的新聞信息被人們傳播、關注。但是,負面新聞的關注度和傳播量似乎總是大于正面新聞。對于這類現象,本文以兩微一端為例,分析傳播者、傳播平臺對負面新聞傳播起到的作用及其帶來的影響。
負面新聞;傳播;影響
1.1傳播者惡意制作負面新聞滿足個人需求
目前,隨著兩微一端用戶量的迅猛增加,又由于兩微一端是倡導自由、平等的傳播環境,各種繚亂的新聞充斥在兩微一端的每一個角落,大眾的輿論變得非常自由,回復及傳播非常迅速,并且難以控制。傳播者就是借助兩微一端這樣的可復制性強、傳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強的特點進行制作并傳播負面新聞,以達到廣泛關注的效果從而達到個人目的。
1.1.1制作自身負面新聞達到炒作目的
以“郭美美欠巨款賭債”為例,2014年4月,有微博網友稱,郭美美在澳門賭博欠下兩億六千萬元賭債,隨后又赴澳門還款,其資料隨即從追債網上刪除。郭美美本人轉發了微博,微博發出后,立刻上了熱搜排行榜,受到了網友們廣泛關注,這讓郭美美繼炫富事件后又重回觀眾視線。但是,這個事件的事實其實是微博名為“立二拆四”和郭美美“自導自演”的戲碼,目的是博得大家的關注,從而使郭美美可以接到更多的商演,而“立二拆四”也借此進行非法牟利。
1.1.2媒體記者制作企業或公眾人物負面新聞敲詐勒索
當前,媒體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不少媒體記者都遭遇到企業采訪的“閉門羹”,但是,企業一旦出現了負面報道,就會重視起來,接受采訪企圖澄清。這種策略曾經被一些無良媒體廣泛使用,但是,也被一些媒體記者看到了牟利的“商機”。
曾經活躍于網絡的媒體人格祺偉就是其中之一,警方調查格祺偉靠負面信息敲詐勒索的案件初步查證36起,受害對象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他的主要做法是以記者身份搜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普通群眾的所謂負面信息為主,以在網上曝光、進行負面炒作為要挾,或撰寫帖文在網上散布后以幫忙刪帖為名敲詐勒索,動輒數萬、數十萬元。
1.2傳播平臺監管環節缺失
1.2.1微信對于公眾號監管的缺失
騰訊公布的2015年的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微信的使用用戶高達5.49億。由此可見,微信已經成為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但是,對于擁有如此多用戶的微信平臺,卻沒有對微信公共賬號進行嚴格的監管與篩查。據調查,申請微信公眾號只需要將自己的身份證拍照,然后進入網頁進行登記即可注冊。審核手續如此簡單,給了不法分子鉆空子的機會。
2014年,“1024上榴人士”微信號遭到舉報,這個賬號利用微信的公眾賬號,明目張膽地傳播色情網站信息。
1.2.2傳播平臺對于圖片、視頻監管的缺失
傳播平臺的監管后臺對于用戶發布的圖片、視頻沒有嚴格的監管標準,也沒有及時篩查、刪除的系統,會使很多負面新聞、信息輕易的在人群中傳播。
例如,2015年的“優衣庫事件”,7月14日晚間,一則長達1分11秒的“試衣間不雅視頻”視頻先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之后迅速在微博廣泛傳播。相關的熱門話題迅速將其發酵和擴大,幾乎占領了微博、朋友圈、微信等社交平臺,引發網民高度關注和強烈譴責。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兩個小時才被刪除,僅僅兩個小時的轉發量已經過億。
2.1自媒體社會責任缺失的危害,嚴重損害自媒體的公信力
媒體是否能夠良好的運營,首先是提供優質的閱讀內容,從而在受眾的心中形成一個權威、信譽和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媒體公信力是大多數媒體和從業者積極追求的目標,如果一家媒體喪失了公信力,那么這家媒體的經營會如履薄冰。
然而,有些自媒體為了獲取流量,借此謀取利益,經常推送一些缺乏事實依據、不負責任的信息,這造成了自媒體的公信力下降。我國正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人們對于各種信息的需求十分強烈,但是某些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沒能滿足這種要求,這就造成信息傳播的不暢,人們對于一些問題認識模糊,有可能進一步產生新的社會矛盾。
2.2對青少年產生負面心理影響
青少年一直是自媒體使用的主力軍和活躍群體,他們具有新時代的思維,具有無盡的好奇心,善于并樂于接受新鮮的事物。但同時,他們也是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侵害的人群,因為青少年的心智不夠成熟,容易受別人鼓動,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負面新聞的信息會消磨青少年大部分應該用來讀書的時光,讓他們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喪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從而影響他們正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心理的嚴重扭曲。
2.3威脅到國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是每一個國家世代人積累下來的無形財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自媒體上,經常會出現非理性的、虛假的、甚至帶有暴力色彩的信息,這些負面的信息使人們產生錯誤的認知和對世界的誤判,就會錯誤地去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甚至直接威脅國家的文化安全。
3.1提高自媒體的自我約束力
3.1.1提高自媒體社會責任感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新聞是與受眾者切身的利益相關或者能夠引起受眾興趣的一類信息。作為生活在社會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自然人,我們都有獲取信息的權利和需求,用其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然而新聞媒體的作用就是很好的滿足受眾群體這個要求,同時,作為媒體,我們應該負有保證這些信息真實的責任。然而,如今的自媒體雖然每天有層出不窮的新聞,但是,有大量的虛假信息充斥其中,這嚴重違背了新聞的本意。自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強調自由,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是建立在社會責任的基礎之上的,一定要有公共責任意識,為公眾提供真實、準確、客觀、重要的信息,并且自查自律,同時要接受來自社會各方的監督。作為擁有眾多受眾群體的媒體,就應該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承擔起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1.2提高自媒體工作者的社會擔當意識
微博、微信平臺的內容是由自媒體從業人員進行采訪、編寫的,他們是內容的直接來源,因此,必須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自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大體上包括兩個方面: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專業素質是一名從業人員對執業的業務掌控和專業精神,新聞從業人員應該耐心地核實新聞事實,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細心抓住每一條新聞線索,保證新聞的新鮮性和重大性,保證新聞媒體履行相應的責任。
3.2提高傳播平臺的監管作用
3.2.1建立自媒體的行業規范,加強內部把關
自媒體需要有一個官方的行業協會進行自我管理,協會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多做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例如,可以制定自媒體的行業法規,把自媒體的發展限制在一個可把控又不會限制其發展的框架之中,既能激發競爭又能防止出現壟斷現象,對自媒體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和協調。
3.2.2健全評價監督機制
目前,自媒體沒有完整的評價監督機制,給了很多人鉆漏洞的機會。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行政權力,針對自媒體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這個機構要在平臺傳播的過程中規定具體規范,還要認真制定一套評價標準,作為監管自媒體的準則。監管機構還可以組織一些評比活動,對于那些能夠遵守行業法律法規,本著對公眾負責心態傳播信息的媒體給予獎勵,對于那些散播虛假消息、惡意制作負面新聞的媒體要給予嚴厲的處罰,這樣才能夠促進自媒體的健康發展。
負面新聞的傳播量比較大,不僅僅是傳播者、傳播平臺的作用,受眾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負面新聞的傳播,不僅僅是媒體平臺之間的傳播,更是一個關乎社會整體氛圍的問題。所以,如何正確對待負面新聞,處理負面新聞,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G2
A
1674-6708(2016)170-0026-01
梁佳潼,長春工業大學。葛鳳昆,長春工業大學。
[1]程斯輝,曹靖.網絡教育形象憂思——關于網絡負面教育新聞過量的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4(11):5-15.
[2]周瑞.淺談負面新聞及其正面操作[J].今傳媒,2011 (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