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中共邢臺市委黨校,河北邢臺 054000
社會化媒體視角下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淺析
王 媛
中共邢臺市委黨校,河北邢臺 054000
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在社會化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也越來越被重視,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已成為政府執政能力的指標之一。社會化媒體視角下的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有了新的內涵,主要是使用社會化媒體的能力和保持思辨的能力。目前,無法逃避的是,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缺乏,媒介素養方面仍有很大問題,例如:對社會化媒體功能、角色的認知錯誤、利用社會化媒體能力的缺失等。本文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淺析,提出了提高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3個主要途徑,以期對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提升有所幫助。
社會化媒體;領導干部;媒介素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化媒體層出不窮并迅速融入社會,滲入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化媒體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對信息傳播格局帶來巨大影響。社會化媒體出現后,網民的話語權得到釋放,但是網民媒介素養缺乏,社會矛盾復雜而激烈,政府公信力的嚴重滑坡,這些因素導致政府機構或官員在大多數輿論事件中被推到風口浪尖。一系列輿論事件使人們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有了格外的關注,在社會化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已經成為政府執政能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之一。
媒介素養一詞雖然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提出,但學界對其定義尚未達成共識。運用較為廣泛的是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給出的定義: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社會化媒體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凸顯出了媒介素養的重要性,媒介素養的內涵也在逐步擴大。大部分的媒介素養理論研究是基于傳統媒體,將研究對象——受眾作為純粹的信息接收者。社會化媒體不同,大眾不是簡單的消費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領導干部首先是一個社會人,社會化媒體必然滲透至每一個領導干部的工作與生活之中,所以,領導干部也具有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的身份,與普通群眾不同的是,領導干部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信息的管理者,他們使用媒介、利用媒介的能力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更強大。具體來說,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主要包括:一是使用社會化媒體的技能,正確認識社會化媒體在信息傳遞中的角色和功能,善于利用社會化媒體獲取信息、知識。將社會化媒體作為提高自身知識修養、優化知識結構的工具之一,最大限度利用社會化媒體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同時要學會主動借助社會化媒體聲,加強借助媒體雙向交流溝通的能力,積極引導輿論。二是對社會化媒體信息思辨的能力,社會化媒體提供的信息環境是復雜的,真、假、好、壞混雜,領導干部需要在信息海洋中保持辨證思維,對信息有理解、辨識、質疑的能力。
1)對社會化媒體的角色、功能的錯誤認識。很多時候領導干部面對媒體說一些“雷語”,表面上看是媒體應對技巧的缺失,實質上是對媒體角色和功能的錯誤認知。我國的傳統媒體屬于“事業性質,企業運營”,因此,大部分領導干部認為媒體掌握在政府機關手中,這種觀念即使在社會化媒體遍布的當下也仍然沒有改觀。同時領導干部忽略了社會化媒體具有的互動性、匿名性、即時性、非理性等傳播特點,也不了解媒體的傳播規律。錯誤的觀念必然導致錯誤的行為,不習慣、不學習社會化媒體的屬性、功能、角色定位等,面對媒體必然會表現出不知所措、傲慢無理等不良形象。
2)缺乏與社會化媒體及用戶交流的能力。近幾年,由于輿論危機事件的頻頻出現,使一些政府部門開始重視危機應對能力,但是這種危機事件的處理方式往往是以壓制輿論、降低危機影響為出發點的。在輿論事件中并沒有顯露出解決事件的誠意,只是官方的技巧性的回應,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姿態,這種回應通常會適得其反,激化矛盾。我國的許多政府機關開始重視并使用社會化媒體,例如,公益性網站、政務微博等,但是大部分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政務微博開通之后往往成為一種擺設,信息更新慢、反饋慢。許多領導干部利用社會化媒體的意識淡薄、態度不端正,讓本應通暢而有效的交流渠道堵塞。
3)缺少對社會化媒體的信息辨證思考的能力。社會化媒體使信息高速增長,同時信息源也更多更加個人化,這使把關人的角色作用降低弱化,產生大量的虛假信息和情感色彩鮮明的信息。由于傳統的傳播模式的影響,作為受眾的領導干部習慣單方接收信息而不去思考,容易被信息牽著鼻子走。
1)加強專門培訓。每一個人都沉浸在社會化媒體之中,領導干部也不例外,但是在如何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信息發布和公布方面普遍存在本領恐慌,他們渴望提高媒體知識與技能,但是學習路徑甚是匱乏。大多數領導干部都非傳播學專業,對媒介的特性、使用方法、傳播規律缺乏認知,工作中研究媒體的機會又很少,這就需要對他們加強專門的培訓。黨校是一個組織能力強、政治理論水平高的部門,在領導干部培訓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和重要的責任。黨校應該看到媒介已然成為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黨校可以設置專門的媒介素養課程,讓領導干部充分了解社會化媒體、理解受眾與傳媒的復雜關系、提高利用社會化媒體與受眾交流的能力等。媒體課程設置不必分層、分類,因為每一個人都在使用媒體,也都有可能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尤其是基層領導和窗口部門。
2)建立新型選拔和考核制度。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響著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媒介素養應該被重視并建立相應的制度突出它的重要性。將媒介素養列為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進行量化考核。過去,我國在黨政領導干部的考核任用中,過分重視和強調一些硬性指標,忽略了領導干部的素養指標。能否正確使用社會化媒體與人民群眾進行良性互動、能否正確引導社會輿,不僅體現的是領導干部的能力水平,更是一種執政理念的體現。要提升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就要從根本上加強黨政領導干部對媒介素養的重視程度,需要將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的考核納人干部考核任用體系中,對其進行綜合全面考察。
3)加強學習、優化知識結構。媒介素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人整體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決定媒介素養的除了對媒介傳播規律的了解、媒體使用技能等較為專業的知識外,還有一個人本身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有足夠的知識就可以客觀、辯證、理智全方位的考慮問題,在社會化媒介素養帶來的信息大潮中,對信息的理解不會弱化,不會情感化,不會被牽著鼻子走。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就會對新鮮事物有天然的理解和使用優勢,對社會化媒介不會產生排斥、抗拒,而是得心應手,面對社會化媒體也不會恐懼,可以坦然面對。領導干部首先是一個自然人,其次是社會人,更重要的是他是黨和政府的象征,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反映著黨的素質,沉浸在社會化媒體當中的領導干部,更加需要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學習意識,才有助于媒介素養的提高。
G2
A
1674-6708(2016)170-0058-01
王媛,中共邢臺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