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凱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昆山市供電公司,江蘇蘇州 215300
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發展現狀研究
周振凱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昆山市供電公司,江蘇蘇州 215300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經濟能力和工業發展水平也迅速提高。大到工廠生產,小到日常生活,電力能源成為維持人類活動正常發展的必要元素之一。新技術不斷被研發,新型工程不斷啟動,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在電力市場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此,本文將淺談現代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特高壓交流輸電;發展現狀;技術應用
從風力發電到水力發電再到太陽能發電,電力資源的來源越來越廣,而人類將自然與科技的結合能力也越來越高。面對如此龐大的電力資源,如何將電能轉化為動能,擴大電力市場,高效利用電能是我國電力研究的重點。而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具有輸電容量大、距離遠、損耗低、占地少等突出優勢。這些優勢更加優化了我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了輸電規模發展,反過來促進了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研究。
1.1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我國地理結構復雜,很多山區、丘陵地帶由于地理條件影響,居民長期受到供電緊缺的困擾。而通過線路鋪設、電站分布這些電網類項目的建設,使偏遠村落之間也可以通過電站而聯系起來。方便了居民生活發展中的電力需求,帶動這些地區經濟建設,擺脫落后貧窮。
另外,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資源分布并不平衡。水電資源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和東部地區,而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則多分布在西北部地區[1]。不同于以往的鐵路運輸,特高壓電網運輸縮短了運輸時間,提高了運輸效率,使我國能源運輸方式更加優化、安全。也將西部地區的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發展。
1.2提高電網技術穩定性
將1 000kV交流特高壓線用在大型輸電工程中既可以擴大輸電容量,又可以加長輸電距離,同時節約資金,縮小輸電通道,節約土地資源。不同于以往小千伏數的輸送線路,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有效避開了短路電流過多、部分地區穩定性差的電網系統安全問題。
1.3促進電工制造業技術發展
利用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優化電網系統,提高輸電質量,是我國電工制造業通過技術創新,響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之一。通過對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研究與創新,開發特高壓輸電線的配套設施,減少電網運行損失,提高安全性,使我國電力科技水平再上一個臺階[2]。
2.1外絕緣配合
由于特高壓交流輸電線操作電壓大,耐受電壓隨空氣間隙距離增大而呈非線性增加趨勢,在飽和后外絕緣難度明顯增加。再者,我國污染程度嚴重,附著于套管表面的污穢物體,會加劇抗絕緣配合技術的難度[3]。針對這一難題,抑制過電壓操作水平,使其偏離空氣間隙的飽和區,幫助絕緣尺度回歸線性;或是研究污穢成分,研發含抗性絕緣套管,都可以提升絕緣率,使線路運行更加安全。
2.2潛供電流控制
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經常運用在大容量、長距離的輸電工程中,其高電壓、高電流的特性會使潛供電流過大,造成線路故障,影響供電穩定。為抑制該電流,我國在長距離輸電過程中往往會配合設置特高壓電抗器,并在電抗器中繼續設置小型特高壓電抗器,協助抑制電流,將潛供電流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雖然國外也有對應控制設施,如高速接地開關,但此種設施操作復雜,成本較高,更適宜于短距離輸電,不符合我國國情。
一般來說,絕緣套管受到雨水沖洗以及冰雪覆蓋等外界環境影響,需要對其進行外絕緣試驗,試驗的重點在于觀察全電壓下的可行性。因為我國特高壓輸電工程較少,并且研究不多,電壓等級污穢電源匱乏,很多試驗只能在國外進行。國外特高壓交流輸電問題有著較深的研究,很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鑒。因為不同的絕緣積污情況,老化性以及機械性也存在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
1)設備外絕緣的抗污閃能力。我國各地區地理條件復雜,在污穢程度上也不同。工業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的加大也促使1 200kV以上特高壓輸電工程的外絕緣污閃問題加劇,由此,在進行外部設計過程中,需要提高設備耐污能力。
2)復合外絕緣性能與可靠性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特高壓交流電、直流電工程更多采用復合絕緣子,但是需要解決一些內部缺陷以及機械疲勞、老化等問題,還要考慮到高海拔地區的復合絕緣子應用的穩定性以及各種雨水、冰雪條件對外絕緣的影響。
3)選擇外絕緣串長與串型。在輸電線路當中,不同長度的絕緣子設計會影響到輸電穩定性,在設計中需要將塔頭大小以及結構確定下來,這是設計的基礎。選擇性能優越的絕緣子,這種絕緣子串長也較為安全。如果選擇有較差耐污性能的絕緣子將使串長增加,將使工程成本增加。由此,需要對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的各種經驗進行總結,結合具體的工程要求,使用普通輸電線路,但在絕緣子布置上可以嘗試新的方法,比如,使用V形串聯方法等。因為這種串行方法不僅能夠針對不同串形外絕緣水平進行選擇,還能懸垂串聯。
4)高海拔與覆冰。我國很多高海拔地區外絕緣的污染更加嚴重,因為長期有冰雪覆蓋,國外曾開展過很多這方面的試驗,比如,高海拔外絕緣污閃特性短串聯以及相關模型試驗。在面對這些復雜環境時,加強絕緣配置研究顯得至關重要。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為帶動工業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在很多電網改造與輸電工程中都有廣泛應用。如一些城市間的電網設置過程中,會出現地域差異造成的負載不勻,導致變電站電壓不穩,地區供電不平衡的問題。特改壓輸電技術的引入,改善電網結構,平衡負載,采用1000kV特高壓輸電線代替50kV輸電線,是電流輸送平穩又高效。同時特高壓輸電線占地面積少,在線路布置方面節省了成本,而且可以廣泛輸送電流,減少了由于地理距離過大一些城市供電不足的困難[4]。
為了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有效使用自然資源,國家啟動“西電東輸”戰略工程,合理使用云、貴、川三省水利資源,緩解了西部地區供電壓力。而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特高壓輸電線路為骨干的智能化電網,不僅減少了工程技術難度,提高了運營穩定性,還節省了投資成本,充分發揮電網系統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優勢。推動了我國電力研究水平,由于工程建成后帶來的巨大收益,還提升了我國經濟地位。
隨著電力能源在我國各個行業的不斷需求,解決電力問題,也成為了提高人生活水平的關鍵問題之一。而電力本身作為一種可以便捷使用清潔型能源,在能源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研究及發展,不僅推動了電力的使用效率,還帶動了科技發展,提高了國家經濟地位。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有助于優化自然資源配置,避免了自然環境所帶來的拘束性。是很多工程可以更好地為周邊地區服務,方便供電。
[1]劉振亞.中國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創新[J].電網技術,2013 (3):567-574.
[2]舒印彪,張文亮.特高壓輸電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31):1-6.
[3]周浩,余宇紅.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中一些重要問題的討論[J].電網技術,2005(12):1-9.
[4]鐘一俊.特高壓輸電技術研究和應用綜述[D].杭州:浙江大學,2008.
TM7
A
1674-6708(2016)170-0119-01
周振凱,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昆山市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