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紅,劉孟良(.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東峰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資陽 64300;.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農業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資陽 64300)
提高母豬產仔數措施
秦先紅1,劉孟良2
(1.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東峰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資陽 641300;2.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農業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資陽 641300)
母豬高產、仔豬多活、肥豬快長是養豬生產中的三個重要環節。母豬高產是仔豬多活、肥豬快長的前提。
1.1品種原因有些品種、品系的母豬本身繁殖能力低,這類豬種選育時多注重瘦肉率,而不注重其他指標。
1.2年齡原因1~2胎的母豬繁殖性能低、排卵數少、產仔數低。6胎以上的母豬,由于組織器官衰退的影響,其產仔數和產活仔數有所下降。
1.3飼養管理原因很多母豬產仔數或產活仔數少都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營養不全價,飼料品質不良,驅趕、鞭打等,都會影響母豬的產仔數。
2.1公豬的使用
2.1.1使用頻率及舍內溫度公豬使用不可過度,不能隨意采精,用于人工授精的公豬,8~10月齡的每周采精1次,10~15月齡的4~5 d采精1次,18月齡以上的每周采精2次,采精后應做好使用記錄。
公豬舍保持適宜的溫度,公豬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8~22℃,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公豬的性欲和精液品質。
2.1.2營養應供給公豬足夠的營養,營養不足會影響公豬的性欲和精液品質,甚至誘發疾病。
2.1.3運動公豬應進行適當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以20~40min為宜,夏季在清晨涼爽時運動,冬季在中午溫暖時運動。
2.1.4驅蟲公豬每年驅蟲3~4次,可在飼料中添加驅蟲藥物進行驅蟲,同時公豬應定期修蹄、刷拭。
2.2母豬的飼養管理
2.2.1抓膘能量飼料喂得多,母豬膘就好,但其產仔數少,仔豬成活率低,體重小、不均勻,拉稀嚴重;能量飼料喂得不足,母豬所懷胎兒發育雖好,但母豬產后很快消瘦,甚至因營養不足而癱瘓。
保證妊娠母豬分娩前有八~九成膘是提高產仔數的重要措施。八~九成膘是指母豬沒有夾襠肉,這是膘度適中的標志。
為防妊娠母豬過肥,通常母豬妊娠期內采用高—低—高的飼養方法。從母豬斷乳到配種給以優飼,可增加母豬的排卵數,受妊到妊娠第一個月的優飼可增加胎兒的存活數(即配種前到妊娠第一個月給以高營養水平);妊娠中期母豬食欲增強,新陳代謝旺盛,飼料利用率提高,此時給以其低營養水平;妊娠后期胎兒的重量與體長增長極為迅速,此時給以母豬高營養水平,這即是兩頭高、中間低的飼養方法。配種、妊娠前期與妊娠后期給以母豬優飼,對保胎,提高產仔數、仔豬初生重等有較大作用。
妊娠母豬應以青料搭配其他飼料飼喂,以保證胎兒對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需要。以喂精料為主的母豬發情不明顯,產仔數少,死胎、木乃伊胎多,所產仔豬生命力弱,常發生下痢。
2.2.2早期斷乳早期斷奶,改60 d哺乳為30、35、40 d哺乳可縮短母豬的生產周期。母豬無論何時斷乳,采取饑餓斷乳法,母豬斷乳后一周皆可發情配種,這樣,母豬一個生產周期僅為152 d(妊娠期+哺乳期+配種期=一個生產周期),一年一頭母豬兩個生產周期需304 d,一年產兩窩仔豬后尚余61 d,兩年則余122d,其又可生產一窩仔豬,即兩年產五窩。

早期斷乳關鍵:豬舍溫度在有厚墊草的情況下保持在12~20℃,舍溫過低,仔豬聚堆會影響休息或壓死體弱的小豬,故搞好豬舍的防寒保溫等工作非常重要;早期離乳的仔豬必須于生后5d訓練吃料,早吃料的仔豬很快可適應新的飼料;離乳仔豬體重越大,以后增重就越快,死亡就越少,為達此目的,必須滿足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以提高哺乳第一個月的泌乳量;仔豬離乳后逐漸改變飼養條件,否則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嚴重時可造成大量死亡;早期離乳時,飼料必須滿足仔豬的營養需要。
2.2.3疫病預防
2.2.3.1免疫重點預防強制免疫病種和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疾病。
后備母豬7月齡前可按商品肉豬免疫程序進行免疫,從7月齡開始,每隔7~10 d依次給后備母豬注射豬瘟滅活苗、細小病毒滅活苗、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偽狂犬基因缺失苗。母豬產仔后10d起,再注射豬瘟滅活苗、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偽狂犬基因缺失苗一次。
蚊、蠅活動頻繁季節前1個月母豬注射乙腦疫苗,每年春秋兩季注射口蹄疫疫苗1次。
2.2.3.2消毒每季度用2%火堿消毒舍區1次,每周用1∶3000百毒殺或0.5%過氧乙酸消毒豬舍1次,疫病高發期每天帶豬消毒1次。
豬場、豬舍門口的消毒池每周添加3%火堿1次,每月更換消毒液1次。每天清晨清理豬舍糞便1次,清除的糞便無害化處理。
后備母豬配種前、經產母豬空懷期分別皮下注射阿維菌素驅蟲,驅蟲前停喂1頓,驅蟲后用大黃蘇打片健胃3d。
母豬產前、產后及斷奶前后7 d,在飼料中拌入適量抗生素,以防發病,母豬產后注射青霉素、鏈霉素、促產素,預防子宮炎和乳房炎。
2.2.4抓管理飼喂母豬的飼料要固定,禁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否則,不僅會造成母豬泌乳量減少、影響母乳品質,甚至可引發仔豬疾病和母豬中毒。日糧供應應穩定,不能隨意改變日糧種類,必須改變日糧種類時,應循序漸進,逐漸改變,否則會引發母豬消化道疾病。
母豬產后應根據體況、消化能力采取少喂勤添,定時定量的方法飼喂,泌乳母豬最好每天喂4~5頓,每頓喂8成飽。
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寒冷的地方可用塑料暖棚養豬,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并及時清除舍內的糞便。仔豬要固定奶頭吃奶,防止其爭搶而咬傷母豬奶頭。
S814.7
C
1001_8964(2016)09_0036_02
2016_07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