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西元
在“西元國學堂”開幕典禮上的講話(摘要)
文/郭西元
今天“西元國學堂”開幕,十分高興,我和大家分享如下幾個問題:
國學就是“國之學問”,咱們國家的學問。那么,歐美那些大國有國學嗎?沒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國家的學問是普世的,他們一直努力把他們國家的學問全球化!“四大”文明古國的另外“三大”的“國學”已經被西洋文化“化”去了!只剩下我們還在“抵抗”著,這就是今日“國學”問題的全部!
國學包括的范圍甚廣,狹義說指經、史、子、集等經典,廣義說可包括中國的文學、藝術、哲學、醫學、建筑……就以藝術論,美術、音樂(琴、棋、書、畫)、戲劇;就美術而言,中國畫、書法、中國雕塑等等。中國畫,以前并不叫“中國畫”,我們只叫它繪畫或者繪事,西方列強的槍炮挾裹著他們的繪畫來了,我們只好把他們的叫“西洋畫”,我們的叫“中國畫”!這個過程從我們被西方列強打敗開始!我們的先烈曾經用自己的身軀抵御敵人的槍炮的入侵,可是在文化的入侵面前,我們的許多同胞喪失了辨別力,甚至甘心情愿地拱手當了敵人的俘虜。
看看現在的中國畫,我們自己把基礎改為西洋畫了。請問:“基礎既改,上層如何建筑?!”加之入學考試要考西洋的“素描”“色彩”,使得我們的子弟從小就要接受西洋畫的“基礎”訓練。更何況我們自己辦的大學,美術學科竟然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西洋畫科!要我們的子弟從中國那些“二手”的西洋畫教授那里學成了西洋畫后,再畫出“三手”的西洋畫為他們的中國父老服務!可怪也夫!
國學既然是“國之學問”,作為中國人,學習國學就天經地義,理應以知之不多、學之不多為恥!何況,現今我們正處于民族崛起國家振興之際!要知道,沒有文化的崛起,那崛起將是一句空話。
更何況,國學的現狀極不如人意。
以中國畫論,中國畫已經不再“中國”,由于中國畫失去了原有的書法和詩文的基礎,畫人滿腦子西畫觀念。有人戲稱現在中國畫的皴法是所謂“素描皴”!中國畫只剩下材料還是“中國”的了!
書法也是一樣,教育部現在要求書法進入中小學,可是教師在哪里?教材在哪里?(這么多年,我們的大學根本就沒有書法專業)有的學校干脆教硬筆書法,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發明了書法的教學軟件!
其他藝術也大致如此,比如,還有許多家長在逼孩子砸那個鋼琴!他們不知道咱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一個叫“古琴”的樂器!單論年代,這古琴就比西方那個鋼琴“悠久”了兩千余年(和西方的紀年幾乎相等)!更不用說古琴注重自身修養、不事張揚的內涵之高!
其他國學門類的現狀也大致如是。
我想作為中國人,我說到這里,要學國學就應該沒有“為什么”了!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有這兩句話,就夠了!比如:大家都在關心自己的孩子,想要他們多學習一點國學,這實在太對了!但是,首先別忘了從我做起,要孩子練習書法,你自己先練起,如果你在一旁看手機(更不要說看電視、打麻將),那效果不言自明。更何況,國學本身具有非凡的魅力,比如練習書法就和練氣功一樣入靜,身心舒暢,寫一幅好字,又有成功感,在世風浮躁之今日,能清凈那一段時間,尋找到另類的成功感,是多么令人向往!
事實上,當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以西方文化“去中國化”的殖民進程就開始了。百余年來,我們學會了仰著頭以羨慕的眼光看西方,低著頭以鄙視的眼光看自己……

寒山詩意圖(右) 132cm × 66cm
近年來隨著國力增強,我們才慢慢學會抬起頭來平視西方,而當我們提出實現民族崛起的中國夢的時候,我們應該也必須知道振興中華文化的重任已經落在我們的肩上。重新審視自己的民族文化,找回我們的自尊和自信,找回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化”去了的精彩部分,為自己的國學知識補課,這是首先要做的。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識到,我們一些同胞民族文化認同的“迷失”,自覺地接受西方的“精神殖民”是多么可悲!真應了紅樓夢的那句話了!“甚荒唐,到頭來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時不我待,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民族崛起、為中華文化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丙申四月于木石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