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哲
(青海省第一測繪院青海西寧810000)
淺談地理國情普查基本要素內容
■于謹哲
(青海省第一測繪院青海西寧810000)
地理國情是我國國情重要的組成之一,工作人員對某地區的自然環境、物產資源、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發展現狀等進行有效的調查分析,進而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得出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演變規律。而掌握我國地區的地理國情的基本要素是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的奠定基礎。
地理國情普查 基本要素 內容
地理國情的考察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其不僅考研參與者的創新性,同時它實施的范圍較廣、涉及的有關部門較多、具有較高的工作難度等等,這就需要參與者不僅熟悉地理國情的基本調查要素,還需要對工作實施的步驟了解。本文通過青海省進行地理國情普查為視角,詳細敘述地理國情普查的基本要素內容。
1.1 各項工作的核準
在進行青海省地區的地理國情普查之前,先對各項工作的時間、內容等進行詳細的核準。(1)標準時點的核準。只有將標準時點進行準確的核實才能準確反映普查標準時點的地理國情現狀及特征,對了解、分析及全面獲取地理國情信息至關重要。(2)工作原則的核準。本次對青海省進行地理國情普查主要遵守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完標準時點核準工作,并且堅持“全面覆蓋、重點突出、分區核準”的原則。(3)工作內容的核準。首先是完成開展標準時點核準試點工作,其次是各項工作的標準時點的核準,包括專題資料收集、影像資料獲取與整景正射影像處理、變化區域與內容識別、變化信息提取與編輯整理、必要的外業調查與核查、普查成果數據編輯整理最后是數據庫的預處理。(4)工作范圍以及完成時間的核準。本次標準時點核準范圍為青海省全境,包含6州2市46個縣(行委)所轄范圍,而主要的標準時點核準的地理國情要素核準重點包括新增的鐵路、公路、城市道路、以及相應的交通設施;地(市、州)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鎮)行政區以及行政村的變更及代碼更新;2014-2015年新增或撤銷的各類社會經濟區域單元;2014-2015年新增或撤銷的居住小區、休閑娛樂或景區、體育活動場所、宗教場所等。
1.2 各項工作的資料的收集

表格1青海政區
為了保證對于青海省地理國情普查的工作全面進行,要針對作業區的行政狀況、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等進行有質量的資料收集。如本次調查前對青海省行政狀況的以往資料為,截至2013年,青海省共下轄2個地級市;6個民族自治州;縣級行政區劃46個,其中28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3個縣級市,5個市轄區,3個行政委員會;鄉級基層行政單位398個,其中200個鄉、28個民族鄉、137個鎮、30個街道辦事處、3個行政委員會;村級區劃數4630個,其中社區居委會460個,村(牧)民委員會4170個。其他還包括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及其元數據、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以及像控點數據等等。而為了工作的順利進行,還需要該地區的正射影像以及1:10000和1: 50000DLG數據,再者根據地理國情普查標準時點核準工作的需要,需要進一步更新收集有關專業資料,如國土、農牧、交通、民政、統計、旅游、體育、宗教等方面的專業資料[1]。
進行地理國情普查中對外業核查的標準為以下幾方面,(1)對普查數據內業時點核準中不能確定的地表覆蓋分類的,CHCODE值為3的,由外業進行補調,包括屬性、范圍,并做好記錄。(2)外業新發現由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變更為房屋建筑、道路、構筑物等地物類型的圖斑,須以外業為準。(3)外業新發現由高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區變為建筑工地、多層及以上高層建筑、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的情況,須以外業核準。(4)外業新發現由硬化地表變更為房屋建筑、道路的情況,須以外業為準。(5)外業核準時發現建筑工地已完工,須以外業為準。(6)對于通過影像和其他資料不能準確判讀或者更新地表覆蓋分類類型的圖斑,由外業重點核準。(7)對于CHCODE為1,且外業無法到達區域的圖斑,可采用同類地物類比、地理相關分析及調查、實地目測判繪、詢問和參照相關專業資料等方法進行核準,并將無法到達圖斑整理合并等等。
外業核查主要包括道路(公路、鐵路、城市道路、鄉村道路);水系(河流、水渠、湖泊、水庫、坑塘)如青海省西北部為內流區域,面積37.41km2;水文特點河網稀疏、徑流貧乏、流程短、年內分配及年際變化大,多為季節性河流;集水面積500km2以上的河流91條;構筑物即包括水工設施以及交通設施或者城墻等等。另外該包括地理單元以及界線,其中所屬二級類包含了行政區劃分單元、社會經濟區域單元以及城鎮綜合功能單元等等。
在完成地理國情普查的各項數據采集工作之后,要對地理國情的基本要素的數據內容、數據直接的聯系、數據的命名等進行檢查匯總。并且對于外業調查的要素、材料等進行詳細的核查,并保證數據的機密性。最后,將所有匯總資料進行綜合整理進行成果匯交[2]。
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開展需要一個完備的監測系統才能為我國提供權威性的國情依據,而如何科學有效的進行地理國情的普查,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努力的完善體制。
[1]鄭兆洋.淺談地理國情普查要素采集與指標 [J].電子制作,2015,(10):191.
[2]董冬,龔偉.淺談地理國情普查基本要素內容 [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08):206.
G623.45[文獻碼]B
1000-405X(2016)-5-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