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古斌 江峻毅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山東濟南250013)
不同對流層延遲改正方法對PPP解算的影響
■張古斌 江峻毅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山東濟南250013)
探討了3種對流層延遲改正方法對PPP數據處理的影響。結果表明,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度優于Sasstamonien模型法,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對參數估計法略有提高,三者平面精度相當;收斂速度方面,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基本一致,三個方向上都優于Sasstamonien模型法。
PPP 對流層延遲 模型改正 參數估計 水平梯度
精密單點定位(PPP)是一種無需引入遠距離測站即可進行高精度定位的方法,其模型簡單、站站之間不相關[1],可實現全球的無縫觀測[2]。目前,PPP已廣泛用于低軌衛星精密定軌、航空測量、海洋測繪等諸多領域[3]。隨著IGS軌道和鐘差產品精度和可靠性的不斷完善,對流層延遲成為了PPP定位的主要誤差源。有關對流層延遲的改正,國內外學者提出了模型改正法、參數估計法等方法[4]。本文主要討論了對流層延遲改正的Sasstamonien模型、參數估計法以及對流層水平梯度對PPP定位解算的影響。
對流層延遲主要包括干延遲和濕延遲,可利用天頂方向的延遲及相應的投影函數投影至信號傳播路徑上,即:

對于Sasstamonien模型,其天頂延遲改正模型為[5]

式中,p為測站大氣壓(kpa);θ為測站緯度(°);Hs為測站高程(km);T為測站溫度(K);e為測站水汽壓(kpa)。對于投影函數,使用NMF函數模型,其能更好反映測站上空的氣象狀況。其中,干延遲映射函數模型為[6]:

式中,aht=2.53×10-5,bht=5.49×10-3,cht=1.14×10-3;ahyd,bhyd,chyd為年積日的函數可根據格網表內插得到。濕延遲映射函數模型為:

式中,ahyd,bhyd,chyd只與測站緯度有關,由映射系數格網值內插得到。
由于氣象條件變幻莫測,使得不能準確測定大氣參數,從而無法利用函數模型法反映真實大氣狀態。因此在高精度GPS數據處理時,將模型改正值作為先驗值,然后將天頂延遲的剩余誤差作為待定參數,與待定坐標及其它未知量一起估計,稱為參數估計法[7]。模型改正法對干分量部分的改正可達厘米級,而對濕部分的改正精度較低。在PPP中,可將濕分量的模型殘差作為一個參數進行估計。
考慮到大氣層在各方向上并不均勻,有學者提出了一種附加水平梯度(Horizontal Gradients)改正的對流層延遲改正模型[8]:

式中,下標azi代表梯度;φ為測站到衛星的方位角;GN為南北方向的大氣梯度參數;
GE為東西方向的大氣梯度參數;梯度映射函數Mazi(E)使用濕映射函數,表示為:

利用改編的RTKLIB軟件處理IGS的NAIN站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的觀測數據,采樣間隔為30s,星歷采用SP3精密星歷,衛星高度角為10°。PPP采用逐歷元卡爾曼濾波,并做回退處理。對流層延遲分別采用Sasstamonien模型改正、參數估計法改正和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改正。
對每天所有歷元的定位坐標取均值作為當天的坐標,并投影到高斯平面。其與IGS提供的真值對比,差值結果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從圖1、圖2和圖3可知,后兩種方法在高程方向上優于模型改正法。三種方法定位差值的RMS統計見表1。

表1 三種方法在三個方向上坐標差值的RMS值/m

圖1 Sasstamonien模型計算坐標與IGS左標差值
從表1可以看出,模型改正法與參數估計法、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在平面上的精度相當,小于1厘米;在高程方向上,參數估計法優于模型改正法,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對參數估計法略有提高。

圖2 參數估計計算坐標與IGS坐標差值

圖3 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計算坐標與IGS坐標差值
為了對比三種方法在三個方向上的收斂速度,取7月15日的數據做逐歷元卡爾曼濾波計算,不做回退處理。三個方向都減去了IGS坐標真值,差值如圖4、圖5和圖6所示。

圖4 三種方法在北方向的收斂速度

圖5 三種方法在東方向的收斂速度

圖6 三種方法在高程方向的收斂速度
從圖4、圖5和圖6可以看出,在三個方向上,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收斂至0.5m的速度更優;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改正的參數估計法的收斂速度基本一致。
三種不同的對流層延遲處理方法,結果表明:在坐標精度方面,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改正的參數估計法與Sasstamonien模型改正法在平面精度相當,在高程方向,前兩種方法優于模型改正法,而附加水平梯度的參數估計法對參數估計法略有提高;在收斂速度方面,參數估計法和附加水平梯度改正的參數估計法基本一致,都優于模型改正法。
[1]葉世榕,張雙成,劉經南.精密單點定位方法估計對流層延遲精度分析 [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08:788-791.
[2]高成發,陳安京,陳默,王小輝.GPS精密單點定位精度測試與分析 [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6,06:23-26.
[3]張小紅,郭斐,李星星.IGS衛星鐘差產品采樣間隔對PPP精度的影響 [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0,02:152-155.
[4]施展,孟祥廣,郭際明,劉東明.GPS精密單點定位中對流層延遲模型改正法與參數估計法的比較 [J].測繪通報,2009,06:9-11.
[5]李昭,邱衛寧,邱蕾,花向紅.幾種對流層延遲改正模型的分析與比較 [J].測繪通報, 2009,07:16-18.
[6]李黎,匡翠林,朱建軍,陳永奇,李洪玉.水平梯度和映射函數對PPP對流層延遲估計的影響分析 [J].工程勘察,2011,05:52-56.
[7]劉經南,葉世榕.GPS非差相位精密單點定位技術探討 [J].武漢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2002,03:234-240.
[8]葉世榕.GPS非差相位精密單點定位理論與實現 [D].武漢:武漢大學,2002
[9]朱慶林,趙振維,吳振森.精密單點定位方法測量對流層天頂延遲的精度改善 [J].武漢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2009,34(9):1098-1100.
[10]李盼.對流層濕延遲估計方法對PPP數據處理的影響 [J].武漢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2010, (357):850-853.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5-260-2
張古斌(1985~),男,2009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測量與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