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勛
(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廣東廣州510000)
探討樁基礎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及對策
■鄧建勛
(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廣東廣州510000)
建筑樁基礎工程是工程建設的重要支撐,對工程的質量和性能有著較大的影響。伴隨著近幾年來國內建筑行業的發展,我國的樁基礎的施工質量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樁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較多的質問題,制約了樁基礎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以下文章結合自身經驗,先對現階段的樁基礎工程質量問題進行探討,然后提出相關的提升樁基礎施工的質量的措施。
樁基礎施工 質量問題 解決對策
建筑物的樁基礎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樁經常會受到地質條件的影響,同時由于施工過程中的工藝隱蔽性能較強。這就導致了在樁基施工過程中,其質量控制受到了影響。建筑樁基的施工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施工操作,就容易導致柱偏差以及樁預標高偏差超出施工規范的相關問題。現階段的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條形基礎以及獨立柱基礎等相關的施工技術,但是相關的設計已經不能服務于現階段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的要求。因此,樁基礎作為深基礎的一種主要的形式,應該選擇深處的巖石層,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承載力的要求,同時還能使建筑更加的安全可靠。以下文章先對樁基礎的類型以及特點進行探討,并進一步說明現階段的樁基礎施工中的問題以及提高樁基礎施工質量的措施。
2.1 樁基礎的類型
根據持力情況的不同,可以將樁基礎分為端承樁和摩擦樁。第一,就是端承樁。在施工中穿過軟土層達到深層堅實土層。這樣一來上部的荷載主要由樁端的阻力來承受,這種樁基礎在進行施工時,一般以貫人度為主,樁尖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以及標高的確定可根據實際施工需求進行確定。第二,就是摩擦樁。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打入軟弱土層一定的深度,并且要將軟弱土層擠密。這樣一來才能提高土壤的密實度以及承載力。上部建筑的荷載是由樁尖阻力以及樁身的側面與土之間的摩擦力一起來承受。在進行施工時,要控制好樁尖的標高。同時,可以根據施工方法的不同將摩擦樁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另外,預制樁可以根據將樁沉人土中的不同方法,將其分為打人樁和靜力壓樁,振動沉樁以及水沖樁等。灌入樁是先在樁位處成孔,然后放入鋼筋骨架再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灌注樁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分為泥漿護壁成孔、干作業成孔、套管成孔及爆破成孔等幾種灌注樁。
2.2 樁基礎工程的特點
樁基礎施工是整個工程建設的支撐,成為了影響工程建設水平至關重要的因素,樁基礎工程主要包括承臺和基樁兩個部分,基樁深埋在地下,承臺則在地面之上,樁基礎工程的的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就是承載能力。樁基礎是工程的承載,因而必須有很強的承載能力,隨著樁基礎承載能力的加強,能提高工程的穩定性。承載能力也是樁基礎質量檢測的關鍵部分,衡量樁基礎性能的重要指標。第二,就是平衡能力。樁基礎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證建筑工程的平衡性,能夠提高工程的穩定性。第三,就是穩定性高。只有保證樁基礎的穩定性,才能保證工程的可靠性,尤其是在抗震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就是剛度大。剛度是樁基礎的一個重要指標,能承載上層建筑的全部載荷,因而要保證樁基礎有足夠的剛度。
3.1 施工前的準備問題
樁基礎工程建設具有較高的復雜性,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前期準備工作如資料收集、勘查、測量、評估等,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這些環節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前期準備工作存在偏差或疏漏,影響后期的測量或施工。很多施工方不重視前期的準備工作,導致工程中存在各種紕漏,降低了工程的質量或效益。
3.2 樁基礎工程的設計問題
樁基礎工程的質量和設計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設計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樁基礎工程的穩定性、剛度、平衡性等指標。設計過程是建立在精確的勘查、測量、論證和計算的基礎上,設計流程嚴格規定。但實際的工作中,為了縮短時間,設計流程被簡化,計算驗證也不嚴謹,造成樁基礎施工中存在各種質量問題。
3.3 施工階段的問題
施工是樁基礎工程付諸實施的階段,此階段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施工階段的質量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存在問題。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施工質量問題頻發。第二,施工進度的安排存在問題。為了追趕施工進度,施工方對質量的忽視,導致各種質量問題。第三,施工材料存在問題。偷工減料的問題比較常見,導致樁基礎的強度、剛度不足,影響其穩定性。第四,施工中的質量監控措施不到位,沒有有效的質量監控,疏忽質量問題,樁基礎存在質量隱患。下圖1是正在施工中的樁基礎,只有保證施工階段的相關,才能控制好樁基礎的質量。

圖1 樁基礎施工現場
4.1 保證樁基施工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樁基施工圖能夠對樁基施工進行指導,因此樁基施工圖的正確性,將直接的影響到施工中樁基礎的質量。但是實際的設計工作中,由于相關人員缺乏施工圖紙的設計經驗,導致了樁基的施工圖在指導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在進行施工前,應認真的審核樁基礎的施工圖,并且要保證施工圖的科學性以及可行性。第一,要對承臺邊緣的尺寸是否符合相關規范進行審核。由于建筑樁基沉樁的問題,這一過程中會造成一定尺寸的偏差。因此要求承臺邊緣的尺寸要符合相關規范的樁位允許偏差的規定。有基礎梁的樁,基礎的梁邊緣距樁邊的距離不小于100mm。第二,審核樁頂的標高是否精確。在施工及監理的實踐中,經常遇到施工圖中的樁頂標高定得偏低的情況,這幾乎成為了質量法通病,給施工造成一定的麻煩。確定沉樁樁頂的標高,應考慮樁頂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因此,一般鋼筋混凝土方樁沉樁的樁頂標高,應高出混凝土的墊層面200-250mm。第三,要注意控制樁頂的標高,樁頂標高應堅持“宜高勿低”的原則。
4.2 提高質量控制人員的專業素養
樁基礎人員的施工水平和工程質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因而要著手于提高人員的素質,嚴格管理,提高員工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確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與質量。提高質量控制人員的專業素養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其一,組織定期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其二,聘請資深的技術人員講座,提高員工的經驗。其三,進行考核,激發員工自我提高的潛能。
4.3 增強破樁操作的規范性
實際工程中的樁基開挖之后,破樁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作業。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制訂相關的方案,并且要做好技術的交底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樁頂與承臺之間的連接。同時,還要選出具有一定責任心的管理人員負責施工過程。在破樁順序的選擇上,首先要去樁頂的混凝土的保護層,并且要鑿出其四角的主筋。同時還要去掉背出的有關的鋼筋網片和松散的混凝土塊體。對于嵌入承臺的樁頂來說,應該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對于嵌入的長度要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
4.4 提高勘查的效果
勘查技術是質量控制的關鍵,能為樁基礎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際的勘查過程中,要對重點的區域進行研究分析,規避一些不利因素,做好嚴謹的規劃。提高勘查的效果還與設備的投入有很大的關系,因而要著手引進先進的勘查設備,提高勘查的精確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建筑事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許多先進的建筑技術不斷的運用到了建筑行業。由于施工人員中缺乏專業人員施工技術以及眾多方面的原因,現階段的國內樁基礎的施工質量依舊存下問題。因此,只有不斷的學些和積累新的專業知識,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施工工藝和管理體系,才能使施工企業得以發展,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進步。
[1]蔡鳳江.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質量問題及對策探索 [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 (12):62-63.
[2]李桂寧.探討樁基礎工程質量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J].江西建材,2015(14): 81-81.
[3]劉敏賢.探析樁基礎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對策 [J].低碳世界,2014(47):152-153.
P694[文獻碼]B
1000-405X(2016)-5-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