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明,韋盛忠,胡曉軍
(1.浙江省磐安縣林業局,浙江 磐安 322300;2.浙江省磐安縣安文鎮林業站,浙江 磐安 322300)
?
磐安縣林地流轉現狀與對策
陳 明1,韋盛忠1,胡曉軍2
(1.浙江省磐安縣林業局,浙江 磐安 322300;2.浙江省磐安縣安文鎮林業站,浙江 磐安 322300)
分析了磐安縣林地流轉現狀,探討了在林地流轉中存在流轉不規范、市場化程度不高、服務體系滯后等問題,提出了磐安縣林地流轉的對策和建議。
林地流轉;現狀;分析;對策
隨著林業生產責任制的不斷完善與落實,特別是中央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磐安縣林地流轉取得了較大成效,涌現出一大批承包經營大戶,創辦了一批鄉辦林場,培育了一批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和特色經濟林基地,極大地促進了林果業、生態觀光和森林休閑養生旅游等產業的發展,推進了產業的規模經營。
1.1林地流轉規模
截至2015年底,磐安縣林地流轉面積15萬畝,其中鄉鎮林場16個計經營面積7萬畝,縣屬牛背龍林場7000畝,共有15家企業,12家專業合作社,100多位業主參與林地流轉經營。
1.2林地流轉做法
1.2.1搭建服務網絡
成立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森林資源收儲中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等機構,設置服務窗口,積極開展林權登記、流轉相關服務,建立林權信息管理系統,給林農提供林權證查詢服務。
1.2.2提供政策保障
出臺《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意見,加大林權流轉的扶持力度;出臺了磐安縣《林權登記管理辦法》、《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管理辦法》、《國有和集體森林林木林地流轉招投標拍賣掛牌辦法》等5個管理辦法,規范林權運作行為。林業部門為林地流轉單位與個人提供技術指導,促使以山養林、以林養山的良性循環的格局形成。
1.2.3推進林權抵押貸款
建立銀林協作機制,出臺《林權直接抵押貸款實施細則》、《林農小額循環貸款實施細則》等配套政策制度,積極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有力地促進了林地流轉工作。截至2015年底,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億余元。
2.1流轉不規范
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前,部分林地流轉程序不到位,手續不完備,存在矛盾隱患,如比例分成、借出期限與承包期限不一致等;有的集體統管山未召開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私下流轉,造成林農上訪,影響社會穩定。
2.2流轉市場化程度不高
對山林資源缺乏科學的評估體系,高值低估、高值低賣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集體資產流失。
2.3思想觀念不夠解放
許多林農思想觀念不夠解放,流轉經營理念不強,不愿流轉給他人經營,再加上農戶山林比較分散(最多的一戶45塊),推進責任山、自留山流轉比較困難。
2.4政策法規限制
受現行政策限制,自留山、生態公益林、新造林地、未投產林地等均不能抵押,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林地流轉進程。
進一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創新林地流轉的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林地依法有序流轉,實現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標。
3.1切實加強領導,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一是解放思想。加大林地流轉對發展現代林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解放各級政府、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林地流轉進程。二是加強協調。發揮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的作用,協調解決林地流轉中涉及困難和問題。三是完善政策。健全完善支持林地流轉的公共財政制度和優惠政策,促使農民、工商企業、合作組織積極參與林地流轉,推進資本與林地的聯合。
3.2嚴格政策制度,推進林地規范流轉
在穩定農民與集體承包關系、不改變林地所有權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實現林地有序流轉。一是尊重農民意愿。在林地流轉中,切實把群眾愿意不愿意作為重要前提;對現有林農承包山、自留山的流轉,可自行協調確定交易方式。二是引導集體林地有序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集體林地有序規范流轉,發展規模林業。三要嚴格依法操作。對國有、集體所有的林地的流轉,應嚴格按照《磐安縣林權登記管理辦法》《磐安縣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管理辦法》《磐安縣國有和集體森林林木林地流轉招投標拍賣掛牌辦法》等五個政策制度的有關規定和程序依法進行,使林農真正成為集體經濟的投資主體、決策主體和受益主體。四是加強監督管理。切實加強流轉過程中的指導和監督,對存在暗箱操作、以權謀私、嚴重損害集體或村民利益的流轉行為,應予以終止;嚴肅查處強行低價流轉林地、套取集體資產等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防止造成山區林農新的失山失地。
3.3培育引進主體,增強流轉帶動能力
一是加快發展林業龍頭企業。積極引導林農在自主自愿和明確利益分配的基礎上,采取家庭聯合經營、委托經營、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以資金、技術和親情、友情為紐帶,積極培育林業龍頭企業,加快林地流轉營。二是加快培育林業合作組織。積極扶持和培養涉及林業的各類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中介組織,鼓勵引導他們參與林地流轉、集約經營,不斷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三是積極引進工商企業參與林地流轉。大力推進資本與林地的聯合,通過招商會、項目推進會等形式,吸引大公司、大集團等參與林業開發、合作建基地,達到加快林地流轉、工商資本投入林業的目標。
3.4深化流轉服務,構建良好服務平臺
健全完善林權流轉交易平臺,積極做好林權登記管理、信息發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流轉交易、林權抵押貸款、林業保險、林業法律咨詢和林業科技服務等方面工作,為林農和業主提供一站式林地流轉綜合服務。
3.5創新機制,形成林地依法有序流轉的格局
推廣林地股份制合作模式,建立“林地變股權、林農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林地經營新機制,真正實現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建立考核獎勵機制,將林地流轉工作列入鄉鎮、有關部門的年度目標考核,確保責任措施落實;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林地流轉過程中的監督管理,促使林地流轉工作扎實有序;完善投融資體制,加快林權抵押貸款工作,完善經濟發展政策,為林農、林業專業合作社和林業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多元化信貸服務和財政支持;完善糾紛防范機制,切實做好林地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深化采伐管理改革,給予林業經營主體在采伐審批上優惠照顧,并對已劃為生態公益林后的林業承包戶在擇伐上提高采伐強度;建立導向驅動機制,促使林地流轉的轉讓方和受讓方互得實惠,實現最大利益化。
[1]來桂林,余一翔.淺談淳安縣林地使用權的流轉機制[J].華東森林經理,2007(6).
[2]馬甫韜,吳偉萍.完善集體林權流轉制度 推進山區生態經濟發展[J].中國林業,2010(11).
[3]庹漢武.淺析林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林業科技,2012(8).
[4]李姜黎.浙江省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制度研究[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2(7).
[5]中共磐安縣委,磐安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R].磐安:磐安縣人民政府,2009.
2016-07-15
陳明(1962—),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5-0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