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穎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
高職園林類專業建設路徑探索
張文穎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根據現代高職教育特點與園林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和需求特點,探討了園林類專業的建設路徑。提出了該類專業應以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戰略發展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地理氣候條件確定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標準;以園林行業的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達到合格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園林專業;專業建設
近年來,我國園林教育發展十分迅速,開設園林專業的院校數量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且開設園林專業的院校呈多元化趨勢,不但農林院校、工科院校和綜合院校中的園林專業數量顯著增加,就連部分民族類、藝術類和師范類院校也相繼開設了園林專業。各類高校在學科設置、特色專業建設等方面競爭激烈,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力量、教學科研硬件設施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人才培養質量也參差不齊。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迅速發展,我國園林專業高等教育的質量要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單就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園林專業必須要適應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職業院校應根據人居環境建設事業的發展,不斷更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和職業精神。
園林藝術是集建筑藝術、植物造景藝術、雕塑藝術、詩詞繪畫藝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門類,好的園林作品必定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園林是一個高度綜合的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有生態、生物、設計、建筑、工程、藝術、歷史、美學、管理學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計算機輔助設計、手繪設計、植物栽培與養護、盆景制作、花藝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標與管理、園林工程預算等基本技能。當然在高職有限的培養時間里,是不可能培養出能勝任園林行業各項工作的“綜合性復合人才”的,因此上述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選擇性學習,對于學有余力者,可“一專多能”。
高職園林類專業有園林技術、風景園林設計和園林工程技術,這3個專業既有交叉聯系點,又各有研究重點,如都必須掌握植物造景的知識與技能等。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側重于手繪技巧的掌握、繪圖軟件的運用和設計方法的掌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則必須掌握施工技術、工程預算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等。由于專業性質和行業特點的要求,一個優秀的園林工作者必定是個多面手,設計師與工程師集于一身的案例比比皆是。所謂綜合培養,除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綜合培養外,還包括職業素質和人文素質等方面的培養,這是高職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培養規格的要求,在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上顯得尤為重要。
園林行業的知識綜合性特點較強,對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不但要有工程技術能力,還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水平。此外,項目管理人員還需要具備管理協調能力。目前,園林行業內的高端工程管理人員和專業設計人員比較稀缺,特別是復合型人才較為匱乏。專業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阻礙園林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任何專業建設都離不開行業的支撐,行業實踐與專業理論之間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的關系。有時行業實踐走在前面,即先實踐后理論;有時是專業理論走在前面,即先理論后實踐。無論哪種形式,對于專業教學來說,都必須與行業實踐緊密結合。園林行業是實踐性行業,實踐知識往往先于書本知識而產生,這也是多年來園林行業迅猛發展的原因之一。目前高職園林教學最大的缺陷是教學與市場脫節。在校學生由于實踐性活動較少,對園林市場了解不多。大多數專業教師來源于高校畢業生,他們從學校到學校,擅長理論研究,對市場知之甚少,尤其對一些苗木新品種、工程新技術、栽培新方法、設計新軟件等掌握不夠全面。因此要解決上述問題,學校應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師生都走向園林市場,參與園林市場的社會調研活動。學校還可以聘請一些具有專業技能并熟悉市場的兼職教師授課,或有計劃地派遣學校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實踐,學習企業新技術、新方法。專業教師的授課要緊跟行業發展動態,把園林新技術、新方法及時傳授給學生,要把園林施工標準,設計規范,預算定額等理論性內容融入技能訓練中。如《計算機輔助設計3DMAX》課程,對高職學生來說訓練難度很大,園林行業也不常用,一些學校就適時將此課程調整為《計算機輔助設計Sketchup》;又如將《園林植物識別》、《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簡史》等課程中理論性較強的部分和介紹生物微觀的部分刪除,代之以技能訓練和了解生物宏觀特點。
根據園林專業的不同研究方向,建立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這是園林高職教學的基本任務。以項目任務為導向,強化實踐教學,融教、學、做為一體,把課堂搬到花圃、苗圃,搬到園林施工現場,搬到設計工作室,搬到公園和小區。打破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觀念,可以嘗試先實踐后理論或是實踐理論的學習同步進行,即首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邊嘗試邊總結,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現場教學法和模擬教學法是園林專業教學的兩種主要方法,如《園林植物識別》、《園林花卉識別》、《常見園林植物病蟲害識別》等認知類課程,不能缺少現場教學。一些設計類課程,如《公園廣場設計》、《植物造景》、《居住小區設計》、《園林建筑小品設計》等課程的教學,上述兩種方法應同時采用。一些單項技能,如扦插嫁接繁殖技術、樹木移植技術、盆景修剪技術、CAD制圖技術等,如能結合實際項目任務的需要進行現場操作實踐則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否則采用模擬教學法,是最經濟節約,簡單易行的方法,結合給定一個地塊,根據要求(模擬甲方要求)進行模擬設計,是設計類課程教學的常用方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在指定的地塊上進行模擬施工,聯系地形、假山、水池、植物、建筑小品的施工技術,同時還可以練習施工設計、施工管理、施工預算、施工招投標等,如此則能訓練學生的各項技能,完成園林專業的綜合實訓。
另外,校企合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深化實踐性教學的最好手段,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學習鍛煉。園林企業為了生存發展,一定是站在市場最前沿的,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往往還落后于企業,因此合作對學校和企業來說就是雙贏。企業既可以作為教學主體也可以作為辦學主體與學校進行全面合作,前者主要是學生的實習實訓、師資隊伍培養、企業員工培訓、聯合科技攻關等;后者是指學校和企業聯合組建董事會或委員會共同出資、共同建設管理學校(或二級學院、專業)。無論采取何種合作形式,對高校來說,就是開門辦學。讓師生走向企業,建立“廠中校”,讓企業走進學校,建立“校中廠”,這既是高職辦學的要求,也是目標。現代學徒制的推行,更離不開校企合作。師傅從哪來?只能從企業來,師傅不是傳授某一門課程的專業教師,而是全面傳授專業技能和市場行情的老師,因此對師傅的要求會很高,師傅的遴選就是一個重要的復雜的過程。可以這樣理解,現代學徒制是進一步推進實踐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而校企合作是實踐教學和現代學徒制的保障。
如上所述,根據教育部最新專業目錄,園林類的3個專業分屬兩大學科類別,即園林技術專業屬于農林大類,而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和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屬于建筑大類,這就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增加了難度,特別是風景園林設計屬于新增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需要盡快設計。按照專業目錄設計者的初衷,結合園林專業多年來的建設實際,屬于農林類的園林技術專業的培養方向應以植物景觀的營造和植物培育為特色,屬于建筑類的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應以假山水池等除園林植物以外的園林景觀要素的營造為培養特色,但在具體確定兩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質量標準時需要作一些技術處理,即如何既重基礎,又突出特色?另外,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與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區別是什么?二者的區別怎樣在人才培養規格上體現?與之相應的教學質量標準又是怎樣的?以上問題是每一個高職園林教育者首先要厘清的問題。表1列出了園林類3個專業的基礎知識和特色技能,供園林教育者參考。

表1 園林類專業基礎知識和特色技能
表1是制定園林專業標準和各項教學質量標準的基礎。園林類專業教學標準與其他專業標準相比既有共同點,也有區別,具體應包括以下特征:一是以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戰略發展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園林專業的發展受區域經濟的影響很大,區域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園林產業和園林消費;二是地理氣候條件決定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標準。我國地域廣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這就導致了以植物花卉為主體的園林形式豐富多彩,從而決定了各地園林專業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不能千篇一律;三是以園林行業的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四是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隨著園林經濟的發展,園林職業分類越來越細,工作崗位多達十幾種,因此職業院校要創建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培養學生適應多崗位的工作能力;五是順應園林職教協調發展趨勢,科學指導技術技能人才的系統培養。要建立行業、企業參與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共同開發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和考核體系,根據園林市場需求,確定專業標準的技術規范和實施條件。
[1]易弦.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8):323~325.
[2]聶磊.園林工程專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大學教育,2016(4):149~151.
[3]魯蓉蓉.高職園林上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凱里學院學報,2015(6):149~162.
[4]何新紅.高職教育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研究[J].才智,2014(5):60.
2016-07-11
張文穎(1980—),女,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高職園林教育、病蟲害防治和土壤生態方面的研究。
G642
A
1674-9944(2016)15-02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