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遠立,宋育忠,陳國丹
(廣東省五華縣林業局,廣東 梅州 514400)
?
五華縣銀合歡樹種的引種表現調查
廖遠立,宋育忠,陳國丹
(廣東省五華縣林業局,廣東 梅州 514400)
指出了銀合歡自1966年引進五華縣,多年生長,表現出粗生、快長、再生力強等優良栽培性狀[1],適宜在五華縣擴大種植。并且還對占有五華縣山地面積12.8%的紫色土丘陵地,發展銀合歡栽培利用,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銀合歡;引種;植物栽培
銀合歡(Leucaenaleucocephala(Lam.) de Wit)為含羞草科木本植物,原產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地區,現廣布世界熱帶、部分亞熱帶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多用途能源樹種[2]。五華縣農科所,由廣東省林業廳提供種子,1966年開始引種;現于縣內部分紫色土地區,作為四旁地綠樹栽培種植。
五華縣位于北緯23°23′~24°12′、東經115°18′~116°02′,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銀合歡主要引種在五華縣安流、橫陂、水寨、城鎮等紫色土地帶。以水寨鎮為代表,年平均氣溫21.2 ℃。一月份氣溫11.9 ℃,年總積溫7755.5 ℃;全年有霜日數7~8 d,年降水量1466.2 mm。土壤由紫色砂頁巖風化發育而成,含有機質少,但有效磷、鉀含量較高,土壤呈中性或堿性反應;據水寨沙渴點低丘陵地土樣測試,含有機質0.8%、全氮0.079%、速效磷10×10-6、速效鉀141×10-6,pH值7.6,丘陵坡地,主要地被植物有臭根子草(Bothriochloaleaintermedia),青箱(Celosiaargentea)等,植被覆蓋度20%~40%,水土流失嚴重。
2.1幼樹速生特性
種植點,多采用稞根苗挖小坑定植。也有直接用種子點播在未經穴墾的地面,苗木均能正常生長。根據查點觀測,在不施肥的條件下,植株生勢旺盛,年平均高生長量2.23±0.95 m、胸徑2.48±0.74 cm(表1)。銀合歡是目前五華縣引進樹種中,最粗生、快長的樹種之一。

表1 銀合歡樹生長量
2.2植株再生性狀
據對五華縣農科所的銀合歡伐樁調查,砍伐樹,單株有萌芽多達84條。萌芽條經去弱留強整理后,年均生長量,樹高2.8 m、胸徑2.8 cm(表2)。以伐樁留下3條萌芽條計,單株半年生長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鮮重)1.5 kg,風干物重0.40 kg(表3)。

表2 銀合歡再生植株生長量

表3 0.5年生伐樁萌芽生物量
2.3適應性
銀合歡在五華縣多散生于居民點住宅附近,立地小環境條件一般較好。多年來,未見有植株因霜凍、干旱和蟲、病害引起的枯干死亡現象。新種植的銀合歡,一般生長1~2年,開花結籽,以后逐年均大量結莢。種子自然落地,萌生成苗;有的地方,成片小苗著生密度達400株/m2。距地面12 cm深處,挖取長30 cm、粗0.1 cm的一條例根,其須根上著生有呈不同形狀的根瘤,總
鮮重0.3 g;其中長0.6 cm、寬0.2 cm珊瑚狀根瘤7個。直徑0.2 cm粒狀和棒狀根瘤26個。
銀合歡在五華縣人工粗放管理條件下,正常生長發育;未經人工接種根瘤菌,能形成根瘤;可通過種子自然萌芽繁衍。可見,該樹種適宜在當地紫色土地區種植[3]。
3.1栽培潛力
五華縣紫色土面積44.4萬畝,占全縣山地面積12.8%。多屬矮丘緩崗,植被覆蓋率低,夏季地表氣溫高達60 ℃以上,土層干旱。水土流失嚴重。銀合歡耐高溫干旱,適宜作為該地區營林先鋒樹種發展種植。栽培潛力巨大。
銀合歡是一種多用途的優良樹種。其木材熱值4445 Kcal/kg,人工栽培。年生長量1~3 m3/畝,木材除提供燃料外,可作為紙漿生產的優質原料。銀合歡葉,含粗蛋白質23%以上,嫩枝、葉適口性好,是豬、牛、家禽的高蛋白飼料。在果園四周種植,接收3000 kg可為果樹增施氮27.3 kg、磷2.91 kg、鉀18.2 kg,是果園改土、提高土壤肥力的壓青好材料。
近幾年,五華縣農科所利用銀合歡嫩枝、葉喂兔、雞;有的農戶用葉來喂黃牛,枝、干燒火,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隨著銀合歡大規模種植利用,其栽培利用潛力將得到充分挖掘[4]。
3.2發展中的問題與建議
目前銀合歡在五華縣尚未大面積生產栽培,特別是在丘陵坡地成片種植較少。其原因,除對該樹的認識不足外,還與五華縣開展紫色土流失區治理的工作進展有關。當前,有必要進行對25年來五華縣銀合歡引種與栽培利用的總結;引導農民首先在四旁地、果園四周,積極擴大銀合歡種植利用;同時,配合紫色土丘陵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在筑起的人工壩上(攔沙壩),高密度、籬笆式建立銀合歡大面積示范林,通過示范,逐步推廣[5]。
[1]趙英,陳小斌,蔣昌順.我國銀合歡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學,2006(4).
[2]BRAY R A,曾天勛.北澳大利亞銀合歡綜述[J].廣東林業科技,1987(6).
[3]張任之.銀合歡[J].廣東林業科技,1980(1).
[4]徐燕千.新銀合歡 有前途的飼料、肥料、燃料、木料樹種[J].廣東園林,1981(2).
2016-05-04
廖遠立(1968—),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植物引種方面的研究。
S722.7
A
1674-9944(2016)13-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