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雄,祝俊健,季晶晶,夏幸輝
(寧波林豐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寧海 315600)
?
不同基質、容器規(guī)格和施肥對紫薇容器苗質量的影響研究
王肖雄,祝俊健,季晶晶,夏幸輝
(寧波林豐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寧海 315600)
系統(tǒng)地研究了育苗基質、容器規(guī)格、不同施肥對容器苗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雙紅紫薇容器苗最佳生長基質配方為泥炭∶蛭石∶珍珠巖=1∶2∶1(體積比);適合容器規(guī)格是6 cm×6 cm×8 cm(B);從不同肥料處理的效果看,其中的復合肥(N∶P∶K=1∶2∶1)施肥配比最佳,為進一步推廣雙紅紫薇在園林中的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雙紅紫薇;容器苗;生根
容器育苗是采用各種容器裝入配制好的基質或營養(yǎng)土進行育苗的苗木培育方式[1,2]。園林苗木容器育苗技術又稱為控根快速育苗技術,是一種以調控根系生長為核心的新型快速園林苗木育苗技術。園林苗木容器栽培是園林苗木從幼苗到能夠應用于城市綠化的成苗的栽培過程,是在容器內(nèi)進行的新型栽培方式。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是千屈菜科的著名夏季木本觀花樹種,原產(chǎn)我國,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因樹姿優(yōu)美、樹皮光滑、花色艷麗、花期極長,成為極具觀賞性的綠化和美化樹種。同時,紫薇枝頭柔軟,可進行工藝處理,形成系列產(chǎn)品,經(jīng)濟價值十分可觀,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容器苗木根系健壯,生長旺盛,極大地縮短育苗周期,提高了移栽成活率,減少了苗木移栽后管護工作量外,特別在大苗移栽及反季節(jié)移栽上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利用容器全年都可以對苗木移栽[3,4]。研究選擇公司培育雙紅101紫薇為材料,系統(tǒng)研究育苗基質、容器規(guī)格、不同施肥對容器苗質量的影響,提出雙紅101紫薇容器育苗的主要關鍵技術,為進一步推廣雙紅101紫薇在園林中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2.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選取紫薇雙紅101無性系扦插小苗,株高7~8 cm,移栽前均用小苗和育苗基質統(tǒng)一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2.2試驗方法
容器苗最佳基質篩選試驗: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容器選用同一規(guī)格的塑料袋(8 cm×8 cm×16 cm)。每種基質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小苗100袋。試驗處理用沙、泥炭、蛭石、珍珠巖配制成4種配方(表1),以土為對照。2014年6月15日,每處理隨機選擇20盆容器苗,測定苗高、地徑、植株鮮重等生長指標。

表1 基質試驗設計
不同規(guī)格容器試驗:采用3種不同規(guī)格的自制有底長方體黑色聚乙烯塑料袋進行試驗,3種規(guī)格為(長×寬×高):6 cm×6 cm×10 cm(A)、6 cm×6 cm×8 cm(B)、10 cm×10 cm×12 cm(C)。育苗袋底部打圓孔12~18個。實驗設計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每種規(guī)格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各移栽小苗60袋,基質配比采用泥炭∶蛭石=1∶1。2014年6月30日,挑選生長較為一致的小苗移栽于育苗容器中。生長期間,常規(guī)栽培管理。2014年10月30日,處理每株分別測苗高、地徑、鮮重。
施肥試驗:試驗材料選取紫薇雙紅101無性系扦插小苗,株高7~8 cm,移栽前均用小苗和育苗基質統(tǒng)一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種植于10 cm×10 cm的黑色營養(yǎng)缽內(nèi),栽培介質采用泥炭∶蛭石=1∶1,每株一盆,于2014年6月30日上盆定植。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為單因素不同水平的試驗。
試驗處理用以N、P、K占肥料中的百分率為標準,分別配成了4種不同N、P、K配比的肥料(表2),以未施肥為對照,2015年3月施肥一次,7月20日再施肥一次,施肥后立即澆水,施肥量為5 g/株。每次處理50株,重復3次,常規(guī)栽培管理。2015年10月份試驗結束時,每次處理隨機選取紫薇容器苗分別測株高、地徑、生物量等指標。
2.3數(shù)據(jù)分析
用DP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表2 肥料試驗設計
3.1不同基質配方對雙紅101容器苗生長的影響
雙紅紫薇101新品種120 d后,各處理苗高、地徑、全株鮮質量3個生長指標的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基質配方對雙紅101容器苗生長的影響
注:同一列平均值后的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差異(P<0.05)
5種育苗基質培育時紫薇的平均苗高為44.68 cm,變幅為26.5~67.5 cm,對苗高測定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3,雙紅101苗高在5種不同育苗基質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看出:D處理的苗高生長優(yōu)于CK、A、B、C(對照)處理。由此可見,適合苗木苗高生長的育苗基質是: 泥炭∶蛭石∶珍珠巖=1∶2∶1,最不適合的育苗基質是土(對照)。
5種育苗基質生長的苗木, 平均地徑為0.48 cm,變幅為0.29~0.58 cm,對其進行方差分析,苗木地徑生長在5種不同的育苗基質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B處理的地徑生長優(yōu)于CK、A、D、C、CK處理。由此可見,適合苗木地徑生長的育苗基質是:泥炭∶蛭石=1∶1,不適合的育苗基質是土(對照)。
5種育苗基質生長苗木株鮮重,變幅為28.5~145.7 g,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可知:苗木株鮮重地徑生長在5種不同的育苗基質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看出D處理的株鮮重生長優(yōu)于CK、A、B、C(對照)處理。由此可見,適合苗木株鮮重生長的育苗基質是:泥炭∶蛭石∶珍珠巖=1∶2∶1,最不適合的育苗基質是土(對照)。
3.2不同規(guī)格容器對雙紅101苗木生長的影響
采用3種不同規(guī)格的自制有底長方體黑色聚乙烯塑料袋進行試驗,3種規(guī)格為(長×寬×高):6 cm×6 cm×10 cm(A)、6 cm×6 cm×8 cm(B)、10 cm×10 cm×12 cm(C)。由表4可以看出:苗木地徑隨著容器規(guī)格的增大而增大,且差異顯著(P<0.05)。多數(shù)研究表明,地徑與苗木成活率及林木生長量成正比,而和苗高規(guī)律不是很有關系,而且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同一種容器不同高度對苗高和地徑的生長沒有明顯的相關性。、6 cm×6 cm×8 cm(B)、10 cm×10 cm×12 cm(C)苗高差異不顯著(P>0.05)。植株鮮重同規(guī)格沒有關系,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4 不同規(guī)格容器對雙紅101苗木生長的影響
3.3肥料配比對雙紅101容器苗生長特性的影響
由表5可知,4種肥料配比對雙紅101容器苗苗高、地徑、存在著顯著性差異(P<0.05),處理C在苗高、地徑上表現(xiàn)最好,因此為最佳施肥配比。對照和處理A在雙紅101容器苗地徑上差異不顯著,處理B和處理D在雙紅101容器苗苗高生長上差異不顯著(P>0.05)。

表5 肥料配比對雙紅101容器苗生長特性的影響
注:同一列平均值后的字母不同表示有顯著差異(P<0.05)
容器苗的生長與基質的選擇密切相關,優(yōu)質基質是植株正常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基質的選擇要注重適用性和經(jīng)濟性。研究通過設計不同基質配方組合培育紫薇容器苗。綜合雙紅101苗木的苗高、地徑、株鮮重3個生長指標的生長情況結果可以看出,雙紅101容器苗最佳生長基質配比是:泥炭∶蛭石∶珍珠巖=1∶2∶1。
育苗容器的容器設計的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苗木的生長情況、管理和經(jīng)濟成本。試驗結果表明,6 cm×6 cm×8 cm(B)、10 cm×10 cm×12 cm(C)規(guī)格的容器培育出的苗木地徑均有顯著性,植株鮮重同規(guī)格關系不大,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從節(jié)約角度考慮,雙紅101比較適合規(guī)格是6 cm×6 cm×8 cm(B)。
地栽苗以通過根系的延伸獲得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分和營養(yǎng),而容器苗由于受到容器體積的影響,根系被固定在有限的空間里,維持正常生長需要不斷的營養(yǎng)物質補充。研究表明,從不同肥料處理的效果看,而其中的復合肥(N∶P∶K=1∶2∶1)最佳,這表明容器育苗應重視肥料中N、P和K的配比,并結合不同容器育苗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施肥。此外,在容器苗培育過程中依靠水溶性肥料是遠遠滿足不了植物對肥料需要,基質太濕又沒有辦法加入,再加上還發(fā)生大量的青苔,這必定影響基質的透氣性、透水性。這也是水溶性肥料的一個最大不足之處,也是育苗階段因使用水溶性肥料造成死苗、弱苗的重要原因,今后應加強雙紅紫薇101控釋肥容器育苗中應用,由于控釋肥具有緩釋作用,可以減少化肥的氣態(tài)和淋洗損失,從而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1]任志聰,胡宏強.提高容器苗質量的關鍵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5,2(2):76~78.
[2]秦國峰,吳天林,金國慶,等.馬尾松舒根型容器苗培育技術研究[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0,20(1):68~70.
[3]李永良,包文生,林青,等.城市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植技術的探討[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02(9):7.
[4]胡運驊,李莉.強化技術管理確保“大樹”移植質量-“大樹”移植工程技術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園林,2000(6):5~6.
2016-06-06
寧波市科技局項目(編號:2014C10036)
王肖雄(1986—),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方向的研究工作。
S685
A
1674-9944(2016)13-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