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宏昌 賀亞麗 劉鐘鳴 楊雪萍 王艷萍

近年來,三門峽市蘋果產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農民致富和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為了進一步理清蘋果產業發展思路,2015年,我們通過進基層、人果園、訪果農等方式,對全市蘋果產業進行了實地調研,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和討論,從發展現狀、問題分析、提出發展對策與建議。
1.發展現狀
1.1面積與品種
三門峽市現有蘋果面積174.3萬畝、產量18.6億千克,分別占果樹總面積、總產量的62%、80%。被世界糧農組織、農業部確定為蘋果優勢產業帶和最佳適生區。蘋果品種豐富,早熟蘋果主要有夏麗、藤牧l號等品種,中熟蘋果主要有嘎拉、美國八號、華冠、新紅星、金冠等品種,晚熟蘋果主要有富士、秦冠等品種。
1.2基地與品牌
目前已建成5l萬畝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3000畝綠色蘋果基地、2000畝有機蘋果基地;建成了112.5萬畝蘋果出口基地,占水果出口基地的88%,靈寶市、陜縣成為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特別是2013年以來,靈寶市、陜縣共有6000畝蘋果生產基地通過了GAP認證,并先后通過加拿大、智利和美國官方注冊認證,為三門峽市蘋果出口國際高端市場打開了通道。創建、注冊蘋果品牌30余個,“靈寶蘋果”、“寺河山”牌蘋果、“二仙坡”牌蘋果等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
1.3推廣技術
近年來,全市以果品“三管一做”(即:管成精品果,向每個果子要效益;管成精品樹,向每棵果樹要效益;管成精品園,向每片果園要效益;做大果品產業,向整個果品產業要效益)為抓手,強化“果、樹、園”管理,大力推廣了蘋果矮密栽培、品種改良、果園生(覆)草、配方施肥、肥水一體化、高光效樹形、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無公害病蟲防治、SOD功能蘋果生產、組培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一系列綜合配套技術,90%以上的蘋果園實現了良種化栽培,80%以上的蘋果園實現了高光效管理。2015年,蘋果套袋數量達到79.93億只,套袋蘋果產量占蘋果總產量的80%以上。
1.4服務體系
圍繞蘋果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初步形成了技術推廣、農資供應、貯藏保鮮、市場營銷、信息網絡、質量檢測等六大服務體系,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格局。一是建成了以“黃河農網”和“優質果品信息網”為核心的市、縣、鄉、村四級信息服務體系,實現了水果產供銷的全程信息服務。二是建成三門峽優質農產品(蘋果)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并率先獲得河南省雙認證,形成市有檢測中心、縣有監控中心、鄉有監控站、村有監控員的蘋果質量安全監控檢測體系。三是建成年交易量萬噸以上水果市場21個,在全國100多個城市設立蘋果直銷門店300多個。四是建成蘋果機械冷藏庫150余座、貯藏能力達到20萬噸,初步實現了季產年銷、周年上市。五是建成了農資供應體系和技術推廣體系,確保農藥、肥料、果袋、包裝等生產資料及時、優質、優價供應到果農手中。
1.5果業企業
三門峽市現有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14家,水果制品綜合生產能力接近60萬噸,其中蘋果濃縮汁生產能力40萬噸,成為全國重要的蘋果濃縮汁生產基地。這些龍頭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連萬家、建基地、拓市場,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2.存在問題
2.1整體生產水平不高,精品果相對偏少
一是果園基礎設施薄弱。蘋果產區遭受凍害、霜害、雹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果園防雹減災、減輕晚霜凍害等設施少。同時,道路、水利、電力等硬件建設相對落后,機械化果園管理水平較低。二是苗小繁育困難大。作為一個果業大市,每年都要發展一定數量的果園,但標準高、規模大、管理規范的育苗基地少,本地繁育的苗小不能滿足需求。三是矮密蘋果園所占比例少。現有矮密蘋果園僅占全市蘋果面積的7%。四是老齡果園占有一定面積。25年以上的蘋果園占有一定面積,這些果園品種落后、樹體老化、抗性較差、病害嚴重、優質果率低,急需更新冉建。
2.2品種結構不太合理,有待進一步優化
一是早、中、晚熟蘋果比例不盡合理。目前,早、中熟蘋果面積偏小、產量低,而晚熟蘋果面積偏大,造成銷售壓力大、價格不高。二是鮮食與適合加工品種的比例不協調。主栽品種基本上都是鮮食品種,適合加工的蘋果品種很少。
2.3經營主體小,組織化程度低
水果專業合作組織數量少、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絕大多數果農還是以戶為經營單位,導致統一生產管理難度大,不能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流通主體,不能實現與市場有效接軌。
2.4產業化程度低,產銷連接不緊密
一是沒有形成多層次開發、多層次增值的完整產業鏈。蘋果采后分級處理能力差,機械冷藏庫規模小,境內蘋果市場影響小。二是具有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輻射面不廣。三是產業鏈條中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農戶產銷連接不夠,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
2.5名牌效應沒有充分挖掘,高端市場開拓不夠
一是雖然創建、注冊蘋果品牌達30余個,但真正在全國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名牌不多;二是蘋果銷售目標市場主要集中在兩廣兩湖,而北京、上海等同際化大都市市場占有率偏低;三是國內銷售供給批發市場的多,超市直供的少,大型連鎖超市供應的更少;四是出口數量少、檔次低。
3.發展對策與建議
3.1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蘋果基地
(1)優化區域布局,建設優質蘋果基地。
(2)加大早中熟蘋果發展,優化品種結構。
(3)利用組培技術,快速繁育無毒矮化苗小。
(4)采取不同措施,更新改造老果園。
3.2推進示范園區建設,引領蘋果產業健康發展
(1)加快推進現代蘋果示范園區建設。
(2)建設高標準出口示范基地。
(3)加快現代休閑觀光果園建設。
3.3培育優勢品牌,提高輻射能力
(1)推進蘋果品牌整合。
(2)提升品牌市場占有率。
(3)加大品牌保護力度。
3.4加強宣傳推介,加快市場開拓
(1)大力開展果品推介活動。
(2)充分發揮產地市場功能。
(3)努力創新銷售模式。
(4)強力推進出口創匯。
3.5推進產業化進程,提升產業效益
一是通過大力培育蘋果龍頭企業,帶動全市蘋果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方向發展;二是通過引導和扶持果品加工龍頭企業,著力開發蘋果精深產品加工,實現南粗放果品加工到精深果品加工的高附加值產品換代升級。三是通過大力發展包裝和冷鏈物流,完善包裝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加強蘋果采后分級包裝、冷鏈技術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果品采后包裝冷鏈物流信息化。
3.6完善保障機制,促進持續發展
(1)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蘋果產業的組織領導,要把蘋果產業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為以民為本的長效工程,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同時,要把蘋果產業發展的年度任務納入到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考評,嚴格獎懲。
(2)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一要設立財政專項資金。市、縣兩級要建立蘋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矮化密植蘋果基地建設、老齡果園更新冉建、市場開拓等項工作。二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根據國家蘋果產業發展政策和投資方向,建立項目儲備庫,積極申報、爭取國家和省有關蘋果產業項目。三要利用社會資金。鼓勵社會資金開發“四荒”,投建、擴建蘋果生產基地。
(3)強化服務支撐機制。一要充分發揮南河南高山果業集團牽頭成立的《河南省蘋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作用,整合省內外蘋果產業科技資源,加快蘋果科技創新步伐;二要積極引進各類高素質的蘋果專業人才,不斷提升蘋果產業技術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三要支持創立各級蘋果生產、流通、加工行業協會,指導、協調行業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市場價格、品牌商標等,避免企業問無序競爭,幫助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4)完善質量控制機制,鞏同完善蘋果質量安全檢測監控體系,加大市、縣、鄉三級質量安全檢測基礎設施和監測檢驗體系建設力度,提升檢測能力;加強對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和指導,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探索建立全市蘋果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確保全市蘋果質量安全。